消费者报告 | 伪造学历、考试不过包退,这家工程师培训机构做出虚假承诺

300多名国太教育学员正在参与维权,涉及培训费用达500多万元。

 |  查沁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查沁君

“每年挂靠费保底12万元,全职工作年薪达34万元。”这是北京国太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国太教育)打出的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培训课程的广告。经人介绍,来自杭州的王宇在去年9月份花费12000元报名了该机构培训课程。

据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显示,报考人员的最低学历要求为专科,且从事消防工作满六年。

王宇告诉界面教育,虽认为自己不符合报名资质,但销售人员表示可以通过企业渠道,为其代报名。对方还向他表示,他们机构是消防协会的会员单位,全国各省有200个代报名名额可以免费提供给学员。

图片来源:中大职业培训学院官网

王宇后来才发现,销售人员口中的“代报名”还包括伪造学员相关学历与工作经验,使其符合上述报名条件。

王宇的报考信息显示,其学历背景为成都大学本科学历,但实际上他是小学学历。此外,报考之前王宇还向工作人员表示,只希望在长三角参加考试,但报考信息上却显示考试地点在广东省。

诸多疑虑下,王宇越发觉得不妥。在网上查到与自己相似的网友经历后,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按照《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注册时要进行身份验证,提交各种证明材料。

“就算考过了,也要面临审查,没有相关学历与工作经验,审查是过不去的。” 他告诉界面教育。

王宇并不是个例。据红星新闻调查统计,今年3月以来,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有300多名国太教育学员正在参与维权,涉及培训费用达500多万元。除了少数学员缴纳4000多元的基础班外,大多为2万多元的高端班,最多的交了29800元。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统计的部分维权学员费用统计

据黑猫投诉和聚投诉等平台的投诉信息显示,国太教育除了伪造学历和代报名之外,还存在虚假承诺考试包过,诱导学员报培训班购买密卷押题,却不按承诺退费等诸多问题。

来自福建泉州的连先生于今年7月20日在聚投诉上表示,他花费31640元报考密训班,对方称“这个班型就是针对没有时间、没有基础的学员,还有消协老师王厚军进行讲课。考试前学校会邮寄内部的教材和押题试卷,背下来考过72分肯定没问题。”

图片来源:连先生提供

到了考场,连先生就懵了。“根本不是招生老师承诺的那样,只要把题背下来就行,考试题目跟老师讲的完全连不上。”事后,连先生联系招生老师,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截至发稿,聚投诉平台上的投诉进度显示,平台已跟进,尚未得到国太回复。

图片来源:聚投诉官网

据国太教育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业务是提供大型国企从事消防工程内部培训,自2016年始学院面向社会招生。官网还显示,国泰教育属于全国商业消防与安全协会的会员单位,教师大部分是国家15年的首批注册消防工程师。

该机构提供的全部学科只有注册消防工程师一门,分为一级、二级两小类。班型上有价值6990元的3D领航速成班(录播+直播)、2990元的系统精讲班(直播)、已停售的迎春特惠班(直播),以及免费的零基础入门试听课(录播)。其官网还显示,上述班型的学习人数依次为471人、208人、4747人、18965人。王宇透露,他报的高级班在官网上并没有显示。

图片来源:国太国际教育官网

截止发稿,界面教育记者多次致电国太教育,电话未接通。

值得注意的是,国太教育官网的显著位置还标出“消费者须知”,称“国太教育从不提供包过课程,也严禁销售人员承诺‘包过保过’。”在退费上,国太教育称“从不承诺无条件退费,也严禁销售人员承诺无条件退费。”

据天眼查显示,国太教育的法人为董志军,注册资本900万人民币。其中,董志军占股51%,为最大股东。范素兵持股30%,李宏伟持股19%。2020年7月17日曾涉及一例有关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的法律诉讼。

图片来源:天眼查

其营业执照显示,国太教育的经营范围包括:教育咨询;销售日用品;货物进出口;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企业策划;销售食品;出版物零售等。关于教育方面仅限于咨询服务,并无教育培训资质。

图片来源:国太国际教育官网

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日前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嗨学网。不少嗨学网的学员都陷入“交钱容易、退钱难”的境地。据央视3·15晚会的视频显示,在报名之前,嗨学网的销售会向学员给出各种承诺,“保过班型,签订不过退费协议”、“一科不过,100%保障退费”、“100%保障顺利报名”等。成交一单,嗨学网销售可以拿到6%到13%的提成。

当销售的口头承诺无法兑现,特别是学员们退费时,投诉部门会拿出服务协议,并表示口头承诺无效,以协议为准。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违规情况发生,这也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工商局局长陈学军曾在“2016民生访谈”中表示:“教育培训机构,不仅需要企业公司的成立,还需要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而有些教育咨询机构另有图谋,特别是有一些手段,带有蒙蔽性,比如打着“教育咨询”的名义做“教育培训”,规避了监管部门的监管。”

(应受访者要求,王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