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让绿地的金融设想一个个落地,绿地将由此成为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开发商的公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为筹划定增而停牌20天的绿地控股(600606.SH)昨日复牌,然后与万科A一起涨停。这是中国目前市值最高的两家地产公司。虽然绿地的业绩增速已经放缓,基本放弃了对万科的赶超,然而在市值上,绿地仍在“碾压”万科。
这得益于绿地近来展现出的转型决心。绿地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个股权融资计划——一份高达301亿元的定向增发预案,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募集来的资金除了地产项目开发和偿还债务,主要用来进行金融业务的布局。目前中国还有若干大型地产集团在拓展金融板块,如万达、恒大,但很显然,绿地已经成功抢跑,领先竞争对手们一个身位。
房地产企业怎么转型玩金融,张玉良似乎已经找到了明确的答案。如今,绿地金融业务获得了最大的一笔投资,一下子新增了信托牌照、投资基金、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绿地曾高调宣扬过的那些设想,似乎要成真了。
绿地终于买到了信托的牌照,这是他们在内地拿到的第一个金融牌照——绿地金控将花费8亿元从摩根士丹利手中接下杭州工商信托11%的股份,此外还将增资1.5亿元。至此,绿地金控将会成为杭州工商信托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20%。一家房企这样战略入股一家信托公司,在国内金融市场并不多见。
算上花费在杭州工商信托身上的9.5亿元,绿地总共将拿出101.5亿元投入金融业务。其余的92亿元将用来设立投资基金、创办吉客网和增资绿地融资租赁公司。
2014年在博鳌论坛上,张玉良曾经不无羡慕地说,中国金融四大业务中,赚钱最多的是投行。他的梦想也在逐渐变成现实,绿地将拿出65亿元,与中金公司以及长城资管分别设立投资基金。
绿地和中金的基金将以“国企改革、并购重组”为主题,投资pre-IPO,中概股回归A股、分拆上市及并购重组等项目。和长城资管合作的基金则主要投资不良资产。
从不良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绿地已经与国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信达、长城、东方、华融)中的三家结盟——2014年,绿地集团与信达资产管理形成战略合作;2015年,绿地香港(00337.HK)旗下的绿地金服成立时,东方资产管理也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绿地还将拿出15亿元投入互联网金融公司“吉客网”。除了售卖金融类产品,吉客网还承担着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在未来三年内为绿地建立起第三方支付体系。除此之外,吉客网还要把门店开到社区,直接销售金融产品和周边服务。
作为绿地金融板块的重要成员,成立满一年的融资租赁公司也获得了12亿元的支持,他们未来的业务将重点在教育、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制药、环保能源等方面展开。
101亿元让绿地的金融版图一下子拓展了几倍。在这次定向增发之前,绿地控股已经设立了两个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收购了香港三个证券牌照;绿地金服推出了“地产宝”、“置业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试图从日常消费切入金融。
2015年年初,绿地就表示年内有望收购一家寿险公司。如果收购成功,绿地金融王国的短期目标就能圆满完成了,按照张玉良的设想,绿地金融分为三步走——收购险企、组建券商、控股信托。
金融布局对于绿地地产主业的意义不言自明。截至2015年9月地,绿地的资产负债率为87.96%,远高于行业平均值77.16%。从创立至今,绿地的年复合增长率是40%,急速发展中,公司的资金链一直饱受质疑。
尤其是近年来,绿地热衷于开发超高层项目。以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为例,项目包含了一座606米的超高层,也让总投资额达到了118亿元。此次定增筹集来的301亿元中,有70亿正是投在这个项目上。虽然按照绿地的预期,这个项目的投资利润里超过了20%,但是开发周期长,依然是不小的风险。
这样的超高层项目,绿地在过去的10年已经建了24座。
按照定增的预案,绿地将拿出90亿元偿还银行贷款,并拿出110亿元投入武汉和合肥的3个项目。地产项目的吸金能力可见一斑,也催促着绿地的金融转型。
绿地已经开始试水轻资产,3天以前,绿地刚刚把6个商办项目出售给了基金,在此之前,绿地将江西南昌的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做成金融产品,放在“地产宝”上销售。
地产商的金融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大势。保险和互联网金融,是地产金融化最主要的两个选择。
保险号称“资本之王”,流量大、周期长,正好符合地产对资本的所有需求。恒大人寿的成立、平安不动产的崛起,乃至险资与万科、远洋、金地的缠斗,都证明了保险与地产的无缝对接。
互联网金融则是市场新宠,登高一呼便有应者无数。绿地之外,万达通过快钱销售“稳赚一号”,希望借助互联网金融将万达广场拓展到1000家;同时,几乎所有的房产中介和代理商都在从客户端切入互联网金融。
通过绿地金控和绿地金服,绿地的触角伸向的领域已经远不止保险和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金融业务最为庞杂的地产商,而这才仅仅是开始。如果绿地的金融野心全部实现,它将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公司。
对于绿地来说,金融业务不仅会支持地产主业,还有另外一种寄托——在能源业务萎缩之后,成为新的营收和利润来源,帮助集团提高世界500强的排名。
10月底,绿地不堪能源业务的拖累,剥离了旗下两大能源公司之一云峰集团,为此甚至不惜损失1/4的收入和世界500强的排名。能源收缩后的巨大空缺,将由金融来补上。按照张玉良的设想,到了2020年,金融的业务规模将达到800亿元,利润达到100亿元。绿地金控董事长耿靖也曾透露,金融业务目标分两步,第一步,收入在集团三分天下,第二步,占据集团收入的半壁江山。
因此,这次定增也许是绿地转型的最关键一步,野心终于有了真金白银的支持。绿地第一次在内地获得了金融牌照(信托),投资基金也终于切实落地,互联网金融平台拿到了投资,第三方支付系统也因此提上了日程。绿地的金融图景虽然庞杂,但是已经有了雏形。
在地产商巨头转型金融的赛跑中,绿地占得了先机。接下来,绿地是否能保持领先,就看他们能否顺利获取信托、证券等金融牌照。按照绿地的计划,这一天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