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吴秀波:认领命运,来不及多想

关于声望,他一直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和胆大妄为的人,也从不觉得自己拥有过它。而在这之外,就跟他曾经没钱的时候也做好了认命的准备一样,关于如今所拥有的和所承受的,通通来不及想,于是全认了。

 |  摄影师尹超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人们淹没其中,被裹挟、被簇拥。眼下,吴秀波正在浪潮之上,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拥趸,被渐次加强的追光所包围。

“这几年里和自己的声望相处得怎么样?”我们问他。

关于声望,他一直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和胆大妄为的人,也从不觉得自己拥有过它。而在这之外,就跟他曾经没钱的时候也做好了认命的准备一样,关于如今所拥有的和所承受的,通通来不及想,于是全认了。

“人什么都得认”,吴秀波说。

剧场观众和演员

大幕拉开了。剧场的舞台上竖着木制屏风,一柄铜制长流壶被安置在太师椅和案几脚下。这让置身于此的人们仿佛正等着一幕好戏开演。能容纳几百人的观众席里零星散坐着工作团队十几人,人人面向舞台,凝望,或者发呆。在演员吴秀波登场之前,画面是一个几乎静止的长镜头。沉默。所有人置身于某种微微蓄势待发的张力之中。

拍摄时背景音乐照旧响起来,是马頔的《南山南》一切按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吴秀波会在兴致来了时跟唱几句。他用带颤音的、歌剧舞台般的唱腔断断续续抒发着自己的放松,也缓解众人的沉寂。这不多的放肆人声让舞台有了活跃的意思。

工作是活着的一部分

2015 年,吴秀波第二次和薛晓路导演合作,他说他的创作在自己的工作状态里几乎有一种免审的资格:“很多别人的剧本我需要特别仔细的看全才能做决定,因为怕人生观或某些地方传达出来的信息是自己不认同的。对她来讲我几乎没有这个审核机制,她深知如何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和情感变成视听。

这种信赖是通过每场戏累积起来的。“创作是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段时间,你在跟另外的主创用戏剧来交流人生态度。如果你们没得说就麻烦了,或者说你们一直在密谋着要怎么把观众骗进剧场,那恐怕也比较阴险。它不像坐在火堆边或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聊天那样自然”他说。

作为演员,让吴秀波特别开心的事就是认同创作者的态度,因为这时候自己就变成一个纯导体。

演员一直站在台上

除了今年硕果仅存的一部电影,吴秀波还在 2015 年里做了两件事:去《我是歌手》给李健帮唱,以及主持了《欢乐喜剧人》。

“每个人都会有朋友。我的朋友很少让我去帮他们搬家,基本都是做了一个节目让我帮一下。我去陪他去唱首歌只是帮了这个朋友一个忙。”他这样解释自己被推上舞台唱歌的原因,至于为什么会被推上舞台主持则事关一个演员的责任。

“作为曾经的舞台演员,我们有责任让舞台重新回到观众的眼里。这件事我没怎么犹豫,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别人都觉得舞台已经没落了或者已经腐朽了、成了大笑话的时候,你依旧可以让别人看到那对演戏的人来说依旧是神坛,不管在上面我们给你带来的是泪水还是欢笑,我们依旧那么尊重那个地方。”

被缘分或者其他造就

2015 已经进行到尾声,对吴秀波来说,这是并不仓促的一年:不工作的时候陪孩子出去玩,跟朋友聊聊剧本或者发发呆,时间也就无声流过了。

但在过去不短的一段时间里,他也有过演戏特别密集的一阵:几年之间,被事业上所渴求的东西敦促着,推搡着,去过那种匆忙局促的日子,有时候他几乎能在剧组里藏一年。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时候除了身体疲劳以外对演员来说另是一种安静。但事业的转机终究还是来了。

吴秀波说:“演戏多的人在角色上就没有所谓的成败了。演员前期需要有一部戏来得到别人认可,随着在业内被人认同、资历有所增长你选择的余地丰富了许多。”

眼下,吴秀波已经彻底被时代、命运或者其他什么他和我们都还没来得及看清楚的东西拥上高台,成为此刻这个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吴秀波。

“我不以为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所有的一切是我自己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我觉得那就是无数的缘分造就的”,他说。

开饭馆或者做服装,从一个无业者成为一个演员,又从一个没有戏份的演员成为一个有戏份的演员······直到今天,他不知道自己未来还将成为什么,但愿意相信每一步都是缘分造就的。无论如何,他承认这一点。

(本文部分节选自《时装男士》12月刊)

出演:吴秀波

编辑/形象:沃涛

摄影:尹超(SUPER STUDIO)

妆发:司君(东田造型)

服装/道具:Songyan Duan

场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精 彩 花 絮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