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正规军”,支付宝是否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变化呢?
文|三易生活
日前,支付宝方面宣布12306官方小程序已正式上线,而这是12306继官网与App之外的首个站外官方渠道。用户可以在最新版支付宝首页顶栏的“出行”页面,即可购买火车票或进行退改签,或是在支付宝中搜索“12306”实现一键购票。
据悉,12306的支付宝小程序随后还将推出“候补下单功能”,而这一功能此前只有在12306的官方渠道才有提供。因此相比目前其他渠道,支付宝这支互联网行业中的火车票“正规军”,在购票速度与安全性方面显然更胜一筹,因此对于类似携程等OTA平台来说,这或许也将会带来不小的变化。
官方购票的挫折与OTA的崛起
在各大OTA平台开始头疼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其第三方购票业务崛起的原因。早在2010年春运首日,官方开通并试运行了12306官方网站,到2011年12月23日这一网站正式上线,虽然这兑现了网络售票覆盖所有车次的承诺,但是挫折却在其上线的第一天就找上门来——订票用户的蜂拥而入导致网站宕机。甚至于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即便曾在全球招标希望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但宕机问题依然频繁出现。
与此同时,携程等OTA平台也在随后开始提供第三方购票服务。虽然这些平台的票实际上最终也是通过官方渠道购买,但是至少页面不会出现让人崩溃的404,且支付流程与渠道在当时更加多样化,更何况价格相比黄牛更加公开透明,因此不少用户开始将购买火车票的希望寄托在这些OTA平台身上。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各大航司也早已开通了自家官网的购票功能。但由于各航司的航班信息并未打通,因此OTA平台在购买机票这件事上相当于起到信息汇总的作用,能够帮助用户在同一时间内高效横向对比更多的航班时间与价格。因此不难发现,过去无论是机票还是火车票,官方购票渠道确实存在种种问题,而OTA平台正是通过针对用户需求的大量改进,才有了如今的市场地位。
而在这些平台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样也收获了巨大的收益。以携程为例,其在营收上的四大支柱分别来自住宿预订、交通票务、旅游度假,以及商旅管理。根据其2019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在交通票务上的收入达到了140亿元,远超其他三项业务。
地位稳固后,逐渐变味的第三方购票服务
但在市场地位稳固之后,OTA平台也并未全然安心去做卖票的生意。举例来说,前文中提到的官方“候补下单”功能,虽然OTA平台同样支持,但往往需要用户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以便能够在更快的时间里拿到“候补票”,然而官方的这项服务是并需要付费的。此外最令用户不满的,无疑是在购买火车票与机票时存在搭售的情况。甚至这种搭售现象不仅仅是那一个平台,而是基本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
并且除了购票之外,OTA平台另一个引发大量争议的地方,则在于退票的不自由,而这一点在机票的退换上也尤为明显。近年社交平台上时长会曝出平台拖欠机票退款,或者退票时需缴纳手续费的情况,甚至很多平台干脆将“无理由退票”作为服务卖点,用户付费成为超级会员后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外界认为,之所以OTA平台存在这样的操作,虽然确实部分用户有“用钱换效率”或者“买票时附带保险”的需求,但是OTA平台并未细分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而是将这种付费服务扩散到默认所有用户都需要。而这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则是平台对自身在行业优势地位的自信——即便用户知道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依然会因为种种原因继续使用。
支付宝的鲶鱼作用,或将引发OTA的改进
当这种现象在行业中成为“潜规则”后,仅靠OTA平台的努力无疑将很难促使其做出改变了。但突如其来“正规军”,支付宝是否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变化呢?在目前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到,不少媒体对于这场支付宝与12306之间的合作,用上了“没有中间商”这个评价。
如果将12306的流量比作一条河的话,此次其合作的支付宝就相当于是成为了这条河流的支流,其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在与官方看齐的同时,本身也具备用户基础深厚、界面优化好,以及支付安全等优势。
现阶段难以预测的问题则在于,支付宝能否承担起为12306分流的重任。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支付宝小程序目前数量已经达到200万,月活用户数超过6亿,这样的流量处理能力在互联网圈已经算得上是顶级,但12306的在节假日所承受的百亿级即时交易流量挑战显然也不是盖的,因此这也意味着其所需承受的压力或许会超过“618”及“双11”。
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除了十一长假之外的出行高峰期已经不算太多,因此也意味着支付宝可以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好好熟悉并调试12306的订票服务。如果后续支付宝这条“支流”的表现不错,那么对于携程等将票务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OTA来说,无疑就将不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了。
然而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随着支付宝这只“鲶鱼”的入局,或许届时这些OTA平台也会改进自身的服务质量来赢得用户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