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海失全国、得北京得天下?天天果园重启北京战役

O2O在北京是竞争最激烈的,各家都在拼命烧钱。

 |  王冠雄

得上海者失全国、得北京者得天下。

这是中国营销界的著名魔咒,曾被无数企业用血的教训验证。放眼电商行业也不乏先例,1号店、易迅等先后起家上海、败走北京,甚至退出一线阵营。可现在,生鲜电商巨头“天天果园”CEO王伟偏偏不信这个邪,誓要用O2O打法重启北京战役!

北京市场为何如此重要?O2O打法靠谱吗?生鲜电商市场到底有多大?本期深受读者欢迎的《生鲜电商列传》专栏就来简单八一下。

【内部邮件,背水一战】

实际上王伟不但不信邪,还发了一封《天天果园北京战役内部动员信》的内部邮件。措辞之激烈、态度之坦率、决心之大,引起了生鲜电商圈里不小争论。

在邮件中,王伟坦言,从今年4月份开始试水到现在,天天果园进入北京市场已有半年时间。对比同步进入的华南市场,天天果园在北京市场取得的成绩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这对王伟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挫败,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都需要深刻反思。

当然也有人归因于北京市场的诸多难点,一是竞争对手太多,对手们烧钱烧得太厉害,到了不惜成本的地步。另一个是北京市场的消费特点偏平民化,天天果园相对较高的客单价不太适应这个市场。

“谁会拒绝好的东西呢?说北京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不高,那是因为他们没体验过好的服务。说北京消费者对水果的要求不高,是因为他们没吃过好的水果。接下来你们要做的,就是将天天果园更好地商品和服务,渗透到更多的消费人群中,让他们从手机里卸掉中粮我买、顺丰优选、许鲜和一米鲜!”王伟霸气侧漏,决心不变。

我曾写过,互联网公司的内部邮件历来都是抄送全国人民的。。。因为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信息透明,而且很好地利用了人性喜欢窥私的弱点,变成了企业传播的大杀器。无论你爱与不爱,它都是这个时代的传播新规则。

所以,王伟的内部邮件看似自暴其短,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风格。直面现实、快速迭代,也是团队公开背水一战的勇气。现在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有拼了!

【战术手段可以迭代,战略决心永远不变】

为什么要背水一战拿下北京市场?因为王伟的雄心,或者说天天果园的战略,从来都是成为水果乃至生鲜电商的领头羊,京师必须攻克。

核心逻辑在于,天天果园的目标是一家全国性的公司,而不是偏安华东一隅的小打小闹。要做全国性的公司,就一定要拿下北京市场,这样才具备向全国其他城市复制的基因和底气。因此,战略决定了北京战役是一场硬仗。

当年。毛泽东对抗日军政大学有三句著名的校训:“坚定正确的方向、艰苦朴素的作风、灵活机动的战术”。方向是第一位的,而且要坚定、正确,这就是创业中的“初心”;在这个基础上,作风艰苦朴素;在具体执行上,就是战术手段灵活机动。政治、商业某种程度上殊途同归。

当然了,不能光打鸡血不给资源。为了支持北京团队彻底拿下市场,天天果园给了倾斜性的资源支持。现在,北京市场成了是整个公司的“特区”,很多资源优先给到他们。如褚橙和12月份将上市的智利樱桃。北京的冷库,也是天天果园全国最先进的冷库。

王伟对重新成立的天天果园北京项目组提了几个要求:“首先,一定要有归零的心态,忘掉之前在北京做的基础,一切重头再来;其次,要有创业心态,公司会倾斜大量资源给到你们,包括在北京给你们建全国设备最好的冷库,包括在APP上将天天到家放到首页位置,用O2O更高频更高效的去接触消费者,还包括我们把受北京市场认可的褚橙谈下来给到你们。你们要做的,就是放下市场第一的架子,重新去了解北京市场,重新了解消费者,重新去研究竞争对手的打法!”

王伟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魔咒。1号店、易迅和光明食品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来做。天天果园创业以来的使命感,决定了我们绝不满足于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天天果园去年同期时,还是上海市场占绝大多数份额。如今华东市场只占果园市场份额的30%左右,广州市场经过半年时间,在交易额上就已经赶上了上海市场。既然上海、广州可以,北京凭什么不行?

许多人嘴里喊着宏大愿景,但是一遇困难就想绕着走,哪个伟大公司不是打了许多硬仗一路走上来的?战略永远不能乱变,只是迭代战术而已。打不赢的硬仗的创业公司,能有啥出息?

【自信源于O2O模式】

王伟的自信,还来源于O2O与生俱来的模式。

所谓O2O,意思是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在概念满天飞的互联网行业,O2O其实是一个务实、伟大的提法。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必须和实体经济进行深度的融合。让我们从“连接”的高度来观照,这一波O2O的超级行情其实就是高效的“人连接服务”。

而在生鲜电商中,水果有着与生俱来的高频次消费的特点,也就是传说中的入口。中国中高端水果生鲜消费市场兴起,电商逐步成为主要消费渠道,而天天果园是这一细分领域的领导者,京东近亿美元投资天天果园进一步强化了天天果园的行业领先地位。水果生鲜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显现。

回看京沪市场差异。上海的区域优势造就了金融、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强势地位,而O2O的本质是对用户服务的提升。天天果园相信,只要把服务做好了,其他区域的用户也会认服务更好的品牌。这是天天果园对北京市从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

正因为如此,天天果园为了打北京市场,特地将B2C与O2O两个业务部门组合了起来,在北京做试点。对外用O2O高频、高效的去触及用户。今年天天果园的策略是向一线城市扩张,打法验证之后,明年会大范围地向全国布局。

最新的尼尔森报告显示:中国生鲜电商目前的规模是500亿,而生鲜市场的规模是2万多亿,也就是说电商渠道只占了2%。作为行业老大,天天果园的年销售额是10亿元,也才占生鲜电商的2%。这两个2%说明,整个生鲜电商行业远未到寡头竞争的爆发期。O2O高频、高效的特点,有望将这个行业引爆。

值得一提的是,天天果园在北京市场不打算烧钱,而是高品质、好服务。O2O在北京是竞争最激烈的,各家都在拼命烧钱。生鲜电商行业今年获得的融资也蛮多。但天天果园还是希望更加理性的去看待O2O,烧钱烧不出来口碑。

我认为,中国波澜壮阔的消费大升级,高品质、高价格的商品是一个趋势,华为等本土优秀公司横扫低端山寨机、杂牌机、京东正在追赶阿里巴巴都是一个例子。生鲜电商的未来,也必将是如此。

【结束语】

目前整个生鲜电商行业的区域性比较严重,导致行业缺乏寡头的局面。天天果园是除天猫、京东等平台之外最大的独立生鲜电商平台,必须更加速圈地。圈地必拿下战略制高点的北京,这就是逻辑所在。

而重启北京市场,意味着北京成为特区,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用户。当然,一旦这么套路被大规模复制,也许会像王伟希望的那样“生鲜O2O如果最终只剩一家 那家一定会是天天果园!”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天天果园北京战役内部动员信曝光——

创始人王伟:生鲜O2O如果最终只剩一家,那家一定会是天天果园

各位参与北京项目的伙伴们:

从今年四月份开始试水到现在,我们进入北京市场已有半年时间。坦率地说,对比同步进入的华南市场,我们在北京市场取得的成绩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挫败,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都需要深刻反思。

考量很久,决定给大家写这封动员信,是希望大家能够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拿下北京战役的最终胜利。

之前有北京项目的同事找我反映,吐槽北京市场的诸多难点。一是竞争对手太多,对手们烧钱烧得太厉害,到了不惜成本的地步。另一个是北京市场的消费特点偏平民化,天天果园相对较高的客单价不太适应这个市场。

这里我想跟大家说一下,谁会拒绝好的东西呢?你们说北京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不高,那是因为他们没体验过好的服务。说北京消费者对水果的要求不高,是因为他们没吃过好的水果。接下来你们要做的,就是将天天果园更好地商品和服务,渗透到更多的消费人群中,让他们从手机里卸掉中粮我买、顺丰优选、许鲜和一米鲜。

这里我想先谈一下北京市场对于天天果园的重要性。天天果园的目标一定是一家全国性的公司,而不是偏安华东一隅的小打小闹。要做全国性的公司,一定要拿下北京市场,这样公司才具备向全国其他城市复制的基因和底气。之前不断有人跟我说,营销界有个魔咒,得上海失全国,得北京得天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魔咒。1号店、易迅和光明食品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来做。天天果园创业以来的使命感,决定了我们绝不满足于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我们重新成立的项目组,首先,一定要有归零的心态,忘掉之前在北京做的基础,一切重头再来;其次,要有创业心态,公司会倾斜大量资源给到你们,包括在北京给你们建全国设备最好的冷库,包括在APP上将天天到家放到首页位置,用O2O更高频更高效的去接触消费者,还包括我们把受北京市场认可的褚橙谈下来给到你们。你们要做的,就是放下市场第一的架子,重新去了解北京市场,重新了解消费者,重新去研究竞争对手的打法。

具体的打法我不管,你们去研究,我只提3个要求。一、务必保证商品质量。宁可不做这个生意,也不做昧良心的事,这是天天果园的企业文化,也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二、11月底之前务必做到北京五环内全覆盖+2小时内送达,服务必须不落人后;三、围绕办公室、家庭全场景,满足用户的生鲜需求。

我们就拿北京市场当试验田或特区,给你们最好的资源支持,你们给我做一个最好的商业模式出来。

最后,我想跟你们聊一下在北京市场面临的竞争。最近无论是我们开内部董事会,或是出去跟投资人聊,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O2O的投资寒冬即将到来,我们要提前做好御寒的准备。当投资潮褪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别人在裸泳,而我们还穿着衣服。

之所以做这样的判断,首先是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的。经过6年的发展,投资人已经熟悉并认可了我们的商业模式,这就意味着别人还要做很多刷单之类的事情给投资人看时,我们已经能够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些触动用户的事情了。他们做的事情是为了明天不饿死,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明天更美好。

其次,我们搭建的采购体系、物流体系、IT系统,足以支撑我们的商业梦想。而我们的对手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相应的支持体系。在供应链上,我们远未做到百分百的好,但一定已是国内最好。还是那句话,别人能做的我们一定能做,别人能做好的我们一定做得比别人好,我们能做的别人根本做不了。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开董事会的时候,大家开玩笑说现在各种“鲜”字辈在做的是O2O2VC,拼命烧钱做kpi给投资人看,买一送一算两单,现在开始买一送二了。玩笑归玩笑,但你们需要坚信,O2O绝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烧投资人的钱去补贴用户,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而是更好去服务用户的一个手段。

我们也须认清对手的优势。这些勇猛无比的对手们,光脚不怕穿鞋,今天做的决定,第二天就能实施。而我们逐渐已经开始有大公司病,包袱太重,考虑事情总是在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你们在北京市场,要丢掉这些包袱,摆出进攻姿态,打出我们在华南市场的气势来。

祝顺利!请记住,生鲜电商最终的决胜因素是商品和服务,而支持这一切的则是供应链和企业的格局。生鲜O2O如果最终只剩一家,那家一定会是天天果园!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