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政策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互联网大厂应对建议

我国发展新基建的最新举措不是疫情之下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国内外形势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长期战略部署。

 |  邬克

文|邬克

新基建是我国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还是面向未来的长期战略部署,未来改政策的演进趋势会如何,互联网大厂们怎么样行动,这篇文章将谈一谈这些问题。

一、政策现状评估

(1)分析与把握新基建战略源头:政治政策站位高,始于“互联网+”,谋划于中美竞争,着眼于制造业,加码于疫情需求。

“新基建”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央文件是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得更加完备。在此后近三年时间内,新基建概念一度陷入沉寂。直至2019年,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进行之际,新基建被中央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美贸易战的实质是美国要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崛起,阻止中国产业升级,让中国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中央提高新基建战略高度,可谓顶住美国压力,谋求逆势而上。中央关于新基建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和意图体现在,利用新基建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夯实中国高端智造。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罕见的巨大挑战,新基建被中央高频提及,试图如传统基建曾拉动中国经济起飞一样,用新基建举措开创中国经济新的“黄金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新基建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复杂和艰难形势做出的战略部署,其政治和政策站位都非常高。

图表:中央关于新基建召开会议和发布文件的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发布信息的统计。

(2)评估当前政策的发展阶段:仍处在概念规范、方向指导、政策鼓励及重要性分析的初级阶段;虽部分省市有动作,但未提出如何落地、钱从哪来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目前中央层面的新基建政策主要内容是规范新基建的概念,如新基建包括哪些内容;方向引导,如要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政策鼓励,如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如多次强调新基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新基建建设等。这说明当前中央对新基建建设的政策规划还处于前期准备规划的初级阶段。在中央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各地方政府(含省级和市级)相继出台新基建相关的落实政策,甚至投资规模计划。据统计,除天津、内蒙古、新疆、海南、辽宁、青海等地尚未公布整体投资计划外,全国其余省份所公布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万亿元[①]。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提出项目如何落地,钱从哪里来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3)分析当前政策的驱动因素:疫情环境下催生的“无接触经济”,是当前新基建政策措施的直接驱动力,因此政策指导方向呈现一定的近效性。

经过对今年中央新基建政策措施分析统计,近半数的政策措施强调新基建对疫情防控和疫情常态化中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今年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时称,一些传统行业冲击较大,而人工智能、无人配送、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疫情环境所催生的“无接触经济”或“少接触经济”在恢复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数字基建在研发药物和疫苗等疫情防控方面也被寄予较大的期待,因此疫情环境是当前新基建政策措施的最直接的驱动力量,新基建政策指导方向难以存在一定的近效性。

二、政策趋势研判

(1)中央近期可能会出台“新基建总体战略发展规划”:新基建的基础理论、总体思路、实施路径、战略价值等核心问题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经分析可以研判,我国发展新基建的最新举措不是疫情之下的权宜之计,而是着眼于国内外形势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长期战略部署。目前关于新基建的顶层设计需要制定,基建的基础理论、总体思路、实施路径、战略价值等核心问题尚不明确,虽然大部分地方层面都积极响应和开始部署,但也有持观望态度的存在。因此,近期中央可能会出台“新基建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对新基建的涵盖范畴、发展重点和优先顺序,以及统筹协调措施做清楚规定和说明,让地方各级政府有“规”可依。

(2)新基建细分领域的规划指导和政策细则有望出台:重点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税收减免、贷款优惠、资本市场融资等扶植政策作出明确规定。

新基建战略落地就是要根据新基建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和赌点来进行调研和排查,制定支持新基建项目落地应用的可操作的详细措施。针对新基建细分领域,做到政策精准制定,对政策效果进行及时跟踪评估,实施调整和纠偏。特别是应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税收减免、贷款优惠、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等大力扶植的详细举措。目前新基建的总体方向已经确定,但细分领域的规划指导和政策细则尚未出台,导致地方社会层面存在一些“等、靠、要”的心态。因此,继中央出台“新基建总体战略发展规划”后,新基建细分领域的规划指导和政策细则有望加速出台。

(3)大概率摒弃凯恩斯主义基建逻辑:政府资金主要发挥引领和撬动作用,扶植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和产业条件大力吸引民间资金

关于新基建建设内容,政府所掌握的技术和信息并非具有优势,很难精准判断具体的投资项目和资金需求,因此政府部门不大可能采用大包大揽似的凯恩斯主义基建思路,它将利用有限资金发挥投资引领和撬动作用,聚焦扶植新基建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突破,维护我国新基建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将更多扮演新基建建设治理者的角色,重点发挥规划引导、政策供给、监管规制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府投入改善营商环境和产业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投入新基建建设。

三、大厂应对建议

1.成立新基建政策监测、分析和研究工作小组,实时、准确和全面了解新基建政策制定及其演进动向,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每日或每周监测分析新基建政策最新动向。重点监测分析新基建内涵的变化,产业链的延展;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产业扶植政策,许可管理规定,重点发展项目,公开投标项目等内容。

对新政策出台提出应对建议。研判新政策的总体影响,以及对公司的机遇和挑战,为公司日常决策提供建议。

及时上报需要跟踪的项目。针对适合公司参与的新基建建设项目,如竞标项目、政策扶植项目和优质投资项目等,需及时跟踪上报。

2.参与国家新基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能推动新基建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建设和政策的良性互动。

通过内参、研讨会、外宣及日常沟通渠道参与政策制定。利用多元化的渠道,参与新基建政策制定,促进自身利益,也推动整体产业健康发展。

呼吁跨主体之间数据的整合,推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新基建中最重要的资源要素是数据,人工智能战略也寄希望于各行业、各主体之间的数据整合,但目前数据分散在各类主体当中,不利于新基建建设和持续运营。

利用新基建细分领域政策制定时期,使细分领域相关政策与自身的产品线接轨,扫清发展障碍。如无人驾驶汽车项目,需要构建先进完备的自动驾驶汽车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3.跟踪调研新基建建设情况,提前研判新基建政策措施的变化趋势,服务公司相关业务的超前布局。

对新基建发展、政策演进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为公司业务超前布局提供决策依据。新基建及其政策远未定型,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中大量蕴含发展机遇,需要提前研判、提前部署。

推出新基建相关的搜索产品或信息服务产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建立全生命周期新基建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公开,以及对各类新基建项目的开放透明。

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考量,在新基建思维框架下,充分把握和探索疫情下的“非接触”或“少接触经济”环境下的AI应用场景。

强化云计算的战略重要性,促进公司各产品线、各技术的融合发展。新基建强调生态体打造,需要以平台思维去构建应用生态系统,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跨界融合,催生了一个繁荣茂盛的“数字生态共同体”。

[①]参阅《国家鼓励加大“新基建”建设,全国31省份推出40万亿投资蓝图》,https://tech.ifeng.com/c/7ufW8yAII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