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准妈妈详解西方国家鼓励生二胎的两大利器

在经济层面上,国外的大多数父母们能负担的未必比国内多。但确实从社会环境上来说,给了家庭、尤其是妈妈们一些不同的选择,结果甚至可能造成与国内父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  中美对话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二胎政策已经说了很多,这次来说说二胎政策之外的事儿。今天的推送里,旅居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叶紫铃介绍了她和她的朋友们在海外生活时观察到的,社会对家庭抚养孩子各个方位的制度支持。多生孩子,看来远远不是一句鼓励那么简单。

作者:叶紫铃

编辑:张潇冉

三十年前的计划生育政策让80后的我们缺少兄弟姐妹,一个人“孤独”地长大;三十年后全面放开二胎,又让我们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独生子女,破天荒有了历史的“孤独感”。

或许是这种“孤独”,让我从小就幻想有个哥哥,丝毫不顾我就是头胎的事实;也或许是因为这份孤独,结婚以后,想要孩子,基数就是俩。当然再多也支持不住,但两个孩子好做伴儿,一直是一份心底的期愿。

如我这样想的,其实怕不在少数,只是真正付诸实践的并不多。

2013年“单独政策”实施之后,便有了许多讨论。我自己来说,也与闺蜜们商谈过这种选择背后的无奈和苦楚,也曾被很多人问过,为什么国外养两个孩子就不需要纠结?

其实是否纠结,每个家庭情况不同,答案自然见仁见智。尤其在经济层面上,国外的大多数父母们能负担的未必比国内多。但确实从社会环境上来说,给了家庭、尤其是妈妈们一些不同的选择,结果甚至可能造成与国内父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下面简单说一点儿我曾旅居的美国与澳大利亚的情况。限于个人见识,有不足之处,敬请纠正补充。

海外养娃的第一大利器:完善的托育制度

首先,托育制度的完整,心安了新父母,解放了老一辈。

常能听见国内妈妈们的吐槽和辛酸,也想多陪陪孩子啊,但自己上班怎么办?请老人来带孩子,且不说教育理念是否一致,单说劳动量,一个孩子尚可,家有两个,婆婆妈妈都累得不行,看着都心疼,万一老人这边那边出了点情况,尤其是身体,家里就完全乱了套。难道国外的妈妈们都是全职妈妈吗?

其实要说起各国鼓励生育的制度,个人认为首当其中的就是解决家庭托育的难题。正是为了妈妈们也可以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至于因为生孩子而失去了自我。

譬如洛杉矶的婴幼儿托育,从孩子四周大就开始了;而墨尔本的托育园接受自六周到四岁的孩子(墨尔本的入学时间是五周岁)。

我有位美国朋友在UCLA读博士,她自己的母亲已经七十多,婆婆远在密歇根,都没有办法、或者说不曾想过抛弃自己的生活来带孩子。

于是孩子从半岁进了托育园,一个有护士执照和育儿上岗证的阿姨大约带三到四个孩子,地方干净且整洁。且孩子早早有了自己的朋友,快两岁时候有一天因为生病不能去,还一定打了电话告诉朋友,两个孩童咿咿呀呀电话两边,非常有趣。

反观国内的现实,若说是不是想自己带孩子,当然都想。可是现实是国内的年轻父母们,大都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和自我选择。如何平衡便是永恒的话题。国内许多父母们需要在每天八小时、甚至更长的工作时间之外,挤出时间来与孩子在一起。

譬如我一个闺蜜跟我算了一笔时间账,公司八点半上班,通勤时间最少40到45分钟,于是每天早上七点半出门,那么孩子的早饭只能交给祖父母照管了;中午呢,哪怕是夏时制有三个小时的休息,一来一回路上便是一个半小时甚至更多,如果回家再做饭,孩子跟自己都饿死了,于是依旧只能交给祖父母,最多中午把晚上的菜买了;晚上无论五点半还是六点半下班,到家最早也要六七点了,做了饭,七八点了,孩子洗澡读书睡觉,大人累得可以比孩子睡着得还早。

这样算下来,能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其实也不过是吃了饭以后那一两个小时。说陪伴都难,更不用说陪伴的品质了。

而高福利国家的父母,也许有更多的平衡选择,正是因为社会环境的支持。于是,除了托育之外,另有一项也很值得讨论的,便是八小时如何安排的上班制度。

我自05年到堪培拉,与一对与我父母年纪相仿的夫妻同住了一年半。他们都是政府公务员。孩子小的时候,上学时间从九点到下午三点半,也有托管问题。

于是他们是这样安排的。妻子每天早睡早起是习惯,早上五点多便起床,七点到办公室上班,中午选择一个小时吃中饭,下午三点多便回家了,可以接了孩子,然后消消停停做晚饭;丈夫呢,早上安排孩子吃早饭,然后送孩子上学,自己九点开始上班,晚上到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晚餐。吃了饭之后一家人总有两三个小时在一起,这样算起来,孩子上学后,并不需要夫妻外的人,也可以将工作与家庭安排得当。

而与此相适应的,还有家长的半职工作,常有些妈妈,在孩子半岁一岁可以送了托育的时候,找一份一周上三天班、每次四个小时的工作。除了略微多赚些钱之外,更重要是自己的工作简历,在陪伴孩子成长期间,不会一直是空白。

这样的职位可不只是淘宝女郎这样的工作,从政府机关、到学校或公司,行政的或专业的,都可以找到机会做半职。(中美君的美国同事就有不少是这种半职工作的好妈妈!照样是做基金会筹款、做项目运营的行家里手……)

孩子从零岁到三岁上幼儿园之间都需要家长更多时间和精力,一个孩子三年,两个孩子最少也得要五到六年,再宽松的社会环境,离开职场这么久,也难找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了,但半职给了父母,尤其是母亲更多的机会,既不脱离职场大环境,又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伴孩子成长。

当然,孩子在学校也可以由学校安排放学后的托管,早上由七点到九点,下午由三点到六点。这个时间段的学校托管如果需要,是自费的,如果是在墨尔本所在的维州,那么也有政府基金可以申请,大约家庭只需要负担一半。

托育与上班时间制度的话题,本身便可以成一篇大文章。这里再要这样说下去就有些没完没了。总之,孩子谁来带,是个永恒的现代话题,无论中外。如果没有社会与法律给予大保障,妈妈们有顾虑是最在情理之中、在所难免的事情。

海外养娃的第二大利器:充足的社会硬件福利

除了托育这样的大问题,仍有许多社会硬件福利,让西方国家的父母们感到便利。

比如说,带孩子出街,在这里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有各种社会辅助功能区。

在墨尔本,乘坐地面轨道交通,类似电车,但地面有轨道那种,是个门有斜面的铺设,专门让年轻的父母可以轻松推着婴儿车上去的;

购物时候,大多数商场不但在卫生间设了专给孩子换尿布的平板——最重要,男女厕都有;且有专门的婴孩室,孩子可以在里面嬉戏、母亲可以在小隔间喂奶、并设了让父母好生休息的沙发等,常常可以见到做妈妈的发一发购物的瘾,爸爸们带着孩子在婴孩室玩儿,既可以让妻子休息,自己又多了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

图书馆里,有给孩子的角落,旁边就是大人可以看书的地方,因为氛围安静,小朋友们没有大声叫喊的,就算找妈妈,也会走到母亲身边去说话;

超市中,有小孩子可以坐的推车,也有小孩子自己可以推着购物的推车,于是去超市也成了一件可以学习、可以实践的地方……

如此种种,无法一一说明,其中的便利自然不必说,更重要,在不经意间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格局。

家长陪孩子,还是孩子陪家长?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自然都明白,陪伴很重要。但到底是谁陪伴谁?却不太见到相关的讨论。

从我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中国年轻的父母同孩子在一起,做的大多是孩子要做的事情,上早教、去游乐场、去公园、去孩子的聚会,很少听说在陪伴的时间段里,孩子陪着家长做家庭琐事,如买菜、购物、去图书馆看书、去餐馆与父母的朋友相聚等等。

为什么呢?孩子吵闹总是个理由,但这一点,中外并无二致,不是说西方的孩子天生教养好。大概还有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在中国,孩子不容易被带出门,如果没有自家的车,需要推车的孩子连小区都难出;逛个街,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不然喂奶换尿布没有地方;去图书馆,能有大些的孩子可以去的儿童室就不错了,但常常是单独一小间,就算带了孩子去,家长也得在旁边陪着,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只能在家、或只能做孩子做的事情,那么孩子便少了在大人的世界中耳濡目染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自然一直是孩子,遵守孩子只需遵守的那些规则,不知道到了餐馆不能到处跑着影响别人,不知道超市中的东西不能拿了就吃,不知道需要安静的时候应该安静……

谁会不知道,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传。但若没有身教的机会,也难怪很多父母临时抱佛脚地警告孩子听话,却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了。

二胎好不好?以教育专家和各位二胎妈妈们的现身说法来看,都说好。

尤其在我们这一代“孤独”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有个兄弟姐妹梦想的人们看来,当然希望自家的孩子可以大宝二宝相伴着长大。

但我们,或者就说我与周围一些朋友,我们这些自认普通的妈妈们吧,都不是超人,做不到在外职场白骨精、在家温柔好母亲,我们常常是四处奔波、殚精竭虑,仍然一地鸡毛、风波四起。

我们常常对着国外一手抱一娃、身前推一个,还可以过自己的生活的西方妈妈流口水,不知人家是怎么活的。

其实看得深了就会发现,她们也不是超人,而逼着一个女性在自我与母亲的身份中做选择,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残酷而不公的。

于是,所谓鼓励生育,便是从托育政策、社会机构的设置、到各个公共场所的硬件支持,让母亲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平衡家庭与自我的机会,更有甚者,因为这些支持,可以选择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若有这样的支持,我希望有两个孩子,可以相互支持、不“孤独”地长大,经历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的兄弟姐妹情。

叶紫铃,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后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取得亚洲研究专业、性别学研究方向,荣誉学士和研究式硕士学位。2012年成为南京市作协会员,与秦天合著出版长篇小说《生吧生吧》。曾旅居澳大利亚、德国、美国等地,现定居澳大利亚墨尔本。

本文首发于快乐小水滴(微信ID:kuailexiaoshuidi),由作者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