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每当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期,总会有一批“迷茫彷徨者”,也会产生一群“时代弄潮儿”,关键看你怎么玩。
作者:郭允剑(智纲智库成都战略中心)
王志纲在武侯新城产业升级及区域发展高峰论坛讲话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寒冬总比春天来得早,不变,一定会死,改变,则有可能活,企业只有业态创新、创造市场才有活路。——王志纲
李嘉诚“出逃”,超人也难赚到钱
前一段时间,媒体上炒得最热的一个话题,就是“李嘉诚跑了”,围绕这个话题,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但问题不在于这个石头,而在于千层浪,为什么会有千层浪这么大的关联效应呢?因为今天的中国经济迎来了几十年高歌猛进之后最大的危机,连李嘉诚这样的“老超人”在中国都难赚到钱了。近期我们接触到的几乎所有企业家都感到日子非常难熬,并且昨天习以为常的做法今天全部失效,不知道明天的奶酪在哪里?明天怎么玩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谁能够看清、看懂、看透中国的未来,谁就能成为时代的宠儿,而那些“把偶然当必然,把行情当能力”的企业,只能在偶然中成功,在必然中失败,从而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彻底消失。
转折与变化:消费拉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出口拉动二十年,投资拉动十多年,现在中国正经历新一轮的巨变,其引发的震动,不亚于三十多年前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那一场变革。
我们总说,过去中国能够保持高速增长得益于出口拉动与投资拉动这两驾马车,但今天的中国,这两个已经精疲力竭,动力不足了。
第一,靠传统出口拉动已难以为继。现在有一种说法说的很准确,“以前如果世界贸易增长10%,中国贸易就会增长30%,而现在世界贸易增长10%,中国贸易也会增长10%。”出口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已越来越小。
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属于中国,低端传统制造业的冬天仍将持续,若不创新,是没有出路的。 随着“人口红利”优势逐步丧失、用工成本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的贸易方式已成过眼云烟,传统制造业也将逐步向东南亚、南亚转移,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实际上,出口仍在继续,但玩法变了。不再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高精尖产品,一定是那些能够展现中国泱泱大国才能做的东西,如高铁、核电等,高铁在日本、法国虽然起步早,但现在他们根本打不过中国,因为只有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才有可能给高铁产业留下充分施展、实验的舞台。
第二,投资拉动经过近十年的运行也疲态尽显。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4万亿投资计划能够让中国这艘大船轰然快行,但现在,中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人们住的房子、用的家电、出行的交通工具等硬件设施也都过剩了,各级政府对于投资已经力不从心,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撒钱”了。
左起:锐理数据战略研究中心总经理 郭洁,智纲智库创始人 王志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吴丰
所以,中国未来一定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前一段时间的几个数据很有说服力,一是2014年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超过20万亿美元;二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超过1亿人。这说明着什么呢?说明中国出现了一个升级型需求的巨大“蓝海市场”,而且他们对于产品将不在乎价格,更在乎服务及体验。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产阶级群体是现代服务业的消费主力,也是推动中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且现代服务业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产值占到各自GDP的70%以上,更重要的是这些服务业不是传统的商业、运输业等,而是高端现代服务业。
另外,李克强总理近期有个内部讲话,讲了一个不可思议但很有趣的现象,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就业增长率比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还要好。他得出的结论就是,大消费时代到来,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吸纳了更多的就业人口。
中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已发生质的变化,消费拉动的巨大动能已经启动并持续释放能量,而消费拉动一定是“企业唱戏,政府搭台”,未来企业将会拥有一个能让自己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考验企业内功的时候到了。
找不到坐标的企业注定是一场悲剧
前一阵国家统计局说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增长率接近7%,但据我判断,能有5%实打实的增长就不错了,意味着什么呢?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潮起总有潮落,今天中国所面临的“新常态”,实质上就是一个转折点。这些年因为职业的原因,我看了太多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摔在沙滩上”的画面。未来的中国肯定会进入一个大洗牌、大调整的时代。而那些习惯了规模和速度的老板,若脱离不了昨日成功的惯性,必然充满失落与迷茫、困顿与困惑,更找不到自己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坐标。
最近我做了一个调研,得出一个很令人惊讶的结论,企业家们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看法简直是冰火两重天,90%的人持悲观态度,个个唉声叹气,认为活不下去了,仅有10%的人持乐观态度。
首先,地产圈出现“拼死不拼活”的怪象,前几天国内一个地产大佬告诉我,说过去原以为像青岛、大连这样的城市,胜过很多二线省会城市,应该不愁市场,但现在房子根本卖不动。在这种大背景下,房地产界出现一种拼死心理。几乎有实力的老板,全部杀回北上广深,连碧桂园这样一个,二十年如一日“以农村包围城市”做城郊大盘,已经是上千亿规模的企业,今年也专门成立大城市事业部,集中精力杀回北上广深抢夺地盘。最后,几千亿上万亿元的资本回到这几个一线城市,导致“僧多粥少”,从而地王频现。
“与其等死,不如一块去比死,看谁死得早。”这是地产大佬的真实想法。就像湖泊里只能停三艘船,但闯进来几十艘,其他湖又没有水,又不能离开,最后只能比内功,比谁先死掉。还有一个大佬说得比较直接,他说,“如果这个市场只能留下三个,我能成为第一最好,不行我就第二,如果只能留下一个,我就要成为那唯一的一个。”
其次,传统制造业也举步维艰。一个老板向我诉苦,说现在的制造业已哀鸿遍野,基本玩不下去了。我说,“像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已经不属于中国,如果不去创新,还会死掉一批。”我记得十五年前广东的用工成本仅600元/月左右,现在低于3000元/月根本招不到人,人力成本优势没有了,就逼得这些产业只好离开。还有一个更凄惨,一个老板说,这次股灾把中国的中产阶级消灭完了,他身边一个朋友把自己的工厂卖掉,赚了12亿元,正好股市暴涨,就把这12亿元全部投进股市,短短一个半月全部赔光,而且类似的老板比比皆是。我听完之后,给他讲了一句话,“消灭的不是中产阶级,而是土豪,这样的老板本该消灭。” 做企业一定要坚守本份,千万不能做投机取巧的事情。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每当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期,总会有一批“迷茫彷徨者”,也会产生一群“时代弄潮儿”。关键看你怎么玩?
歌德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鸟儿。”如果企业对时代变了却浑然不知,“找不到坐标”,仍固守老业与市场,或投机取巧,将来被拍在沙滩上的肯定是这些“找不到坐标”的企业。
危机即转机,思路决定出路
我常说,“日子好过的时候,英雄都会变成狗熊,而真正的英雄都是在日子最难过的时候出现。”而且,我一直深信,只有在危机中锤炼出来的,才是真本领,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新常态”,对于没有准备的企业来说,是无止境的“苦难”;而对于有准备的企业来说,却是铸就成功的最好机会。若要成功,必须从过去“短平快”思维中撤离出来,以打造百年老店的心态,对市场需求深度把握,以“匠人精神”提供让市场惊喜的极致产品、服务及体验。
企业发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下一步中国,不管愿不愿意,企业必须走业态创新、创造市场的道路,时刻准备为自己“换芯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业态创新:平台为王到内容为王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过去传统企业的产品及服务基本都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本上都是“我生产什么,你就只能买什么”。而未来一定是“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要生产什么”。
因此,传统制造业通过业态创新也会有明天。前两年,我们帮助过重庆朝天门的一帮草根企业,他们主要做服装批发零售,后来被电商打得七零八落。我们介入后,帮他们将传统低端的服装批发零售升级为集时装设计、面辅料商贸、服装加工、展览展示到销售的时尚产业集群,亮相后韩国、西班牙、意大利的时装业都向这里聚集,现已成为重庆乃至中国服装产业的一张王牌。
然而,消费者未来需要什么呢?我常说,现在的中国已进入“吃饱了撑的时代”。过去我们往往笼统地说消费,但实际上消费也有不同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吃、住、行,游、养、娱”。而现在人的消费需求已发生180度的大转变,上半场是“吃、住、行”,下半场是“游、养、娱”。我认为前三个属于吃饱了的阶段,后三个属于“吃饱了撑的”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消费特点是什么呢?
第一,游就是旅游休闲度假。为了提高生活品质,人们热衷于走出去游玩、游乐、旅居。而现在中国的旅游现状还是“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同时,传统的观光旅游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未来休闲度假将大有所为。今年十一假期去旅游的人都知道,凡是好的旅游区,基本上是用麻袋装钱。广东长隆集团在珠海横琴岛打造的国际海洋度假区,一到周末就成为爸妈带孩子非去不可的游玩目的地,每一个家庭平均消费高达五千多元,而且一票难求,硬生生地把香港迪士尼给打败了,这就是当前中国的旅游消费。
第二,养就是养生养老养育。我把它叫做“大健康产业”,它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呢?从发达国家看,美国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15%,而中国的健康产业占GDP不到5%,说明中国“大健康产业”的未来不可小觑。由于过去经济粗放发展,今天的水、空气、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沉重的工作压力,还有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我想中国未来十年家庭出现的最大问题将出现在 “大健康”上,这也是阿里巴巴、腾讯、谷歌、苹果等大举进军“大健康产业”的原因。
第三,娱就是娱乐。包括体育、电影、演艺、手游等玩出来的产业,特别是随着新生代的不断崛起,玩法更加多样,这是关于如何“快乐”的产业。像过去10年里,中国电影票房每年收入增长率都高于25%,而今年上半年更是高达50%左右,像我这样的人,多年没看电影,现在也跑去电影院了。宋城依靠一个千古情演出也可以做到上市。可以说,“快乐产业”蕴含着巨大的金矿。
未来与“游养娱”紧密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与热点,而且与中产阶级关联系数最高,都是为了提高生活、生命质量。
下一步的中国,任何企业要想有明天,平台必须要有好的内容,平台因内容而值钱,没有好内容,平台将一文不值。这就要求企业从开发思维转换为整合思维,用新的商业模式把这些“游养娱”等内容引入到你的平台,从而创造新的市场和新的价值。
万达王健林向我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原来做万达广场的时候,公司一直盯着大百货,电影院线只是其中的一个配菜,那时候10元钱一张影票,看电影的人也寥寥无几,没想到短短十年过去,人们突然疯了似的,电影票100元钱一张也不嫌贵。后来就出现一个所谓的笑话,电影院线的估值是万达用二十年打造的城市综合体的若干倍,搞得那些做商业的人一头雾水。问为什么?时代变了,内容高于平台的时代到了,主菜变配菜,配菜变主菜。
今天的中国,对于企业来说不是没有希望,只是玩法变了,而且路就在脚下,机会是永远有的,但一定要业态创新、创造市场。如果一个企业不思进取,不图求变,总是希望坐顺风船,总是希望成为“风口上的猪”,我想摔的一定很惨。
创造市场:吃着碗里,盯着锅里,看着田里
现在很多企业家只会“找市场”,或者是“跟市场”, 99%的企业家都是前面两种,因为这种选择没有风险,其实真正优秀的企业都是“创造市场”。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是我们帮助万达研发的新模具,在座的如果有机会都可以去看一看,非常火爆,冬天可以去滑雪,夏天可以打高尔夫、避暑,一房难求。而正是这个项目为万达创造了一个新市场、新天地,并不断地复制,在全中国拓展出几十个,包括武汉的中央文化区、青岛的东方影都、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等。从而以文化旅游占据了一个时代、一个新的消费市场。
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村滑雪场
我还是那句老话,只有知道昨天,才能了解明天。只有敏感于时代变化的端倪,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善于“创造市场”,企业才能在未来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不能盲目创造,要善于“虎骑龙背”、“以时间换空间”。
企业不应拘泥于过去的存量市场,一是存量市场竞争激烈,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的升级,因此,应不断在战略上抢占先机,创造市场。如西双版纳过去一直以观光旅游著称,前几年一个企业在我们的帮助下,打造了一个叫“告庄西双景”的项目,深度糅合了西双版纳特有的傣泰文化,整合原有的“九塔十二寨”,创造了一个傣泰文化体验式风情小镇,为西双版纳的旅游开创了傣泰文化深度体验的市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让人能长时间地留下来,并成为全中国到西双版纳第一目的地及集散地。
道法自然,不忘初心
业态创新、创造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生命基因,这是我这些年所见所闻总结出的一个规律,最后与大家分享几句话——
第一句话: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创新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动力源泉。
第二句话:今天的中国处于一个大洗牌的时代,其深度广度烈度前所未有,企业如果继续沿袭过去的经验,死到临头都不知道。要回到我们的本源上去,回到当初创业的那种精神上去。
第三句话:要尊重常识、敬畏规律、贴近事物的本质。
把握住上面三句话之后,最后要说的是,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区域,做任何事情都要把“魂”找到,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明天在哪里?长计划短安排的路径设计在哪里?最后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坚定不移地十年八年往下走,你可能会发现,短期会有很多短跑冠军,但是二十年下来,真正的胜者肯定是踏踏实实往前走的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