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销品行业的生死节点来了,大面积甩货很有可能发生……价格战迫在眉睫!”
文 | 中国微酒 邱梦思
编辑 | 吴弩
据4月3日外媒报道:全球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科罗娜的生产商,墨西哥莫德洛集团(Grupo Modelo)决定在疫情期间关闭工厂,暂停生产科罗娜(Corona)和其他品牌的啤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业务被墨西哥政府列为非必要活动。
科罗娜是出口180多个国家的国际性啤酒品牌,于2018年成为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进口啤酒,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与消费基础。尽管科罗娜在2019年5月实现了中国自产,但市场仍并存进口产品。停产,或给部分进口啤酒商带来较大损失。
可以确定的是,疫情期间歇业的餐饮市场,以及目前缓慢的恢复过程让进口啤酒经销商,尤其是平行货经销商损失惨重。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啤酒市场受疫情冲击较大。国产啤酒还好点,进口啤酒则面临着要么过期,要么临近过期的问题。今年夏天,进口啤酒的价格可能会比水还便宜。”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也表示:“快销品行业的生死节点来了,大面积甩货很有可能发生……价格战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了解进口啤酒商的状况,微酒记者采访了多名相关者。以下内容,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述式回复。
受访者姓名:李泽浩(化名)
身份:进口啤酒商
所在地:福建
营业规模:2019年销售额3.5亿元
采访时间:2020年3月31日15:37
形式:自述
我做进口酒有十多年了。之前是做进口葡萄酒的,后来因为门槛低、做的人多、周转慢等原因,从2016年转做进口啤酒。
2016-2018年上半年,进口啤酒的平行货很好做。那段时间,国产喜力的市场费用投入很高,零售价也拉得高,形成了进口喜力比国产喜力还要便宜的倒挂现象。而且很多消费者觉得进口喜力比国产喜力的口感要好。
我一开始就是做的进口喜力的平行货,做平行货没有厂家压力,比较自由。当时,一件可以赚10-15元,而且流转很快,利润可观。我主要是从欧洲、巴西一些大贸易商手上进货,国内什么好卖我就做什么。后来,欧洲的喜力公司持续打压跨国窜货,把进口喜力弄下去了,我现在主要是做科罗娜、百威、嘉士伯1664。
这次疫情,真的是把我们整惨了,一个是库存,一个是备货。
从年后到3月中旬,福建的港口有两百多条柜的科罗娜滞销,其中的大部分是疫情爆发前定好,年后陆续送到港口的。
现在看来,这批货基本上就是砸在手里了,血本无归。疫情发生后,国外进来的货柜要在海关停留14天,消完毒才能清关,这就耽误了时间;然后,就算你拿到货了,2月份和3月初物流是个什么状况你也知道,没法卖;再然后,餐饮、酒吧和夜店是啤酒的核心消费场景,这些渠道不启动,酒根本卖不出去。
啤酒和白酒、葡萄酒不一样,属于快消品,必须要快速周转、快速流通。啤酒的价格,和保质期密切相关。
比如我们做平行货的进口商,从下订单到拿货,短则两个月,长则三个月,货到手里保质期还有8个月就算不错,可以批120元一件。要是只剩6个月保质期,可能100元都批不出去。至于只剩三、四个月保质期,那就是腰斩的价格。
尽管现在餐饮市场渐渐在起来,但大部分地区对堂食还是很谨慎,消费者还是不怎么敢聚餐。所以可想而知,第一季度的啤酒生意,数据不会好看,而到了五、六月份,进口啤酒为了清货,极有可能“疯狂促销”。
5月份,啤酒就该进入旺季了,现在正是备货的时候。问题是,很多进口商还在去库存,现金周转不灵,不敢备货。而且,上游货源也很紧张,船运费用也在上涨,就算订货,也有可能无法顺利发出,风险很高。
然而,现在不下单,旺季就会无货可卖。往年的这个时候,我已经备了两、三百个柜的货了,但今年我可能就要放弃,风险太大。旺季的时候我宁愿从同行手里倒货来卖,利润低点也无所谓。
疫情这么一闹,进口啤酒市场估计要走很长时间的下坡路了。第一个,国内主要的啤酒消费场景的恢复还需要时间;第二个,欧美那些主产进口啤酒的国家闹新冠闹得比我们还凶,对整个生产、物流环节影响很大,有好多家供货商都通知我说没办法及时供货了。
要我说的话,我估计今年的进口啤酒会下滑六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