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应尊重自然规律

在第二届“地震灾区地震次生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研修班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表示,建设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时需要全面考虑,尊重自然规律。

 |  界面中国报道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大型水利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的影响向来是专家和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话题。10月17日,在第二届“地震灾区地震次生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研修班上,8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表示,建设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时需要全面考虑,尊重自然规律。

据中新网报道,刘宝珺院士在演讲中指出,“一些水利工程在建好储水之后,加压和泄压之间,会对地质产生影响。”他认为,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全面考虑。

刘宝珺以北纬30度为例,在这条纬度带上布满了沙漠和干旱地带,而在中国却形成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这是大自然给我们好处,不能轻易破坏”,刘宝珺认为,在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时不能由一个单位来决定,而需要集思广益,多个层面进行考虑。

关于水利工程对地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讨论为时已久。

长江水利委员会早在1950年代研究三峡的时候,就曾在报告中提出三峡工程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库岸稳定及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水库诱发地震、水库移民问题、泥沙以及对水生生物影响等。

在2011年6月由中国水科院牵头召开的长江三峡工程综合效益高层论坛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指出,三峡库区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自古以来就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在历史上记载的大型崩塌、滑坡有十余处之多。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国阶也曾公开指出,三峡工程蓄水175米试验以来,全库区发生新老滑坡变形200余起,塌岸百余处,不稳定库岸30公里,涌浪开始出现。库区22个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9324处,修建前为5512处,2003年蓄水后新增3812处。

但是郑守仁认为,当三峡蓄到175米之后,水面面积是1054平方公里,沿着库岸一圈是5311公里,因此在蓄水过程中有些地方发生局部崩塌实属正常。

同时,他指出,地质灾害采取了分期治理,投入一百多亿元对居民点和城镇进行了治理,效果比较显著,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问题,崩塌数量是逐年在减少。

中国另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的生态影响也一直受到业内格外的关注。早在2006年,近60名教授、学者等撰写出版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从地质、水文、气候、民族宗教等几大方面对西线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中新网报道称,刘宝珺作为该书作者之一,曾指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横断山北段,受控于大旋转、大推覆、大走滑的构造活动背景。

中国是山地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伴随着中国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未来一段时间,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发电的比重不断下降,水电等清洁能源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这些纷纷上马的水利工程对生态和地质会有怎样长期或不确定的影响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