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得利将合资公司股权转让后,将通过品牌授权的形式继续允许青岛啤酒生产销售三得利的啤酒产品。
图片来源:CFP
10月16日午间,青岛啤酒(600600)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正在筹划收购资产重大事项,为避免股价波动,股票自当日13时停牌。青岛啤酒H股(00168.hk)也同时停牌。
青岛啤酒突然停牌引发市场猜测,来自日经社的报道称,日本饮料企业三得利控股将退出与青岛啤酒的合资经营项目,同时会将双方对半出资的公司的股份出售给青岛啤酒,转为向青岛啤酒收取品牌授权费的模式。
“正在洽谈中,目前还存在不确定性。”青岛啤酒董事会办公室一名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相关公告将在10月19日发布。
青岛啤酒与日本饮料企业三得利控股的合作始于2012年,当时青岛啤酒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青岛啤酒上海松江有限公司,以13.35亿元的现金收购三得利中国在上海、江苏的生产资产。
青岛啤酒将自己在上海、江苏的生产资产注入松江公司,而三得利中国同步向松江公司现金增资13.52亿元,以取得松江公司50%股权。松江公司成为双方的事业合资公司。
青岛啤酒在华东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仅有2%,且产品结构较低,在青岛啤酒董事会的构想中,通过与在上海、江苏市场占据优势的三得利的合作可以弥补青岛啤酒在华东区域的短板,提高华东区域的竞争力,以对抗华润雪花。
“两家合并之后在华东地区销售市场份额将成为第一,为青啤在全国布局上增加一个新的有力板块。”申银万国当时的一份研报表示,当时三得利占据了上海地区的三成市场份额,“双方合作后,两家产能合计将占到华东地区的30%以上,今后对华东地区的市场控制力将提升。”
日经社的报道称,双方本希望通过合资共同携手扩大市场份额,但是与中国第一大啤酒企业华润雪花啤酒爆发了激烈的价格战而最终陷入了亏损。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啤酒消费第一的中国,受经济减速以及反腐的影响,2014年啤酒消费首次出现下滑。
报道表示,三得利认为与青岛啤酒继续合资经营无望取得较大增长,将在华业务的重点转移到红酒和洋酒上。报道透露,三得利将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转让合资公司的全部股权,预计出售金额为100亿日元-200亿日元(约合5.33亿元-10.66亿元人民币之间)。
三得利将公司股权转让后,将通过品牌授权的形式继续允许青岛啤酒生产销售三得利的啤酒产品。
“上海地区三得利销量还处在下降阶段,但青岛主品牌的销量在上升。受制于限制条款,三得利品牌还将存在一段时间。近期三得利在上海地区推出了新鲜送业务,短期营销费用投入很大,项目还无法实现盈利。”行业分析师的一份研报表示。
“啤酒行业已经走过行业顶点,行业周期开始逐步向下。”东兴证券的一份研报认为,啤酒行业从2014年7月销售旺季开始出现销量下滑,持续到今年4、5月,啤酒行业下滑都在2位数。
全国啤酒行业内的五大龙头企业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嘉士伯共同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华润雪花,不过在五大龙头企业中,青岛啤酒确是今年上半年唯一出现营收和净利双降的企业,同时也是业绩下滑最为严重的啤酒生产企业。
2015年半年报显示,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160.57亿元,同比下滑5.26%,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下滑14.66%。
青岛啤酒六个销售大区(山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东南地区、港澳及其他海外地区)营收无一例外的出现全面下滑,二季度华东区、东南区、华南区销售额同比下滑-15.17%、-11.31%、-8.01%。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青岛啤酒成为五大龙头中唯一一个营收、净利润双降的企业,不仅是因为共同面临的市场下滑以及高端消费减少的影响,还源自市场份额第三的百威英博的蚕食。
“百威力争行业排名坐三争二,因此加快了全国化扩张的步伐,加大品牌宣传,其主品牌“百威”市场定位与青啤重合,给青啤构成直接竞争压力。上半年除了山东本省情况稍好以外,青啤其他区域市场都受到百威不同程度的蚕食,销量下滑较为明显。”浙商证券的一份研报表示。
公开数据显示,百威英博依靠收购品牌上半年整体销量增长9%,其中主品牌百威、哈尔滨、雪津单二季度增长3.5%,百威保持两位数增速,百威英博也是五大龙头企业中唯一逆势增长的企业。
“雪花啤酒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升级品牌形象,提高中高档产品占比来解决吨酒价格过低的问题,今年上半年销量微降0.8%,收入增长6.1%,吨酒价格同比增长6.8%,带动净利润大幅增长30.5%。”中信建投的一份研报认为,相较于华润雪花和百威英博的较为进取的策略,青岛啤酒似乎并无任何应对之策,相反在市场方面的投入仍在压缩。
半年报显示,公司广告及业务宣传费同比下降35%、促销相关费用下降19.8%,带动整体期间费用率下降0.32个百分点。
“若将来在市场、产品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仅靠收缩费用来维持净利润率的稳定将非常困难。”中信建投行业分析师黄付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