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在做梦,梦回悠悠大国,繁华似锦。长期封闭、骄傲自满的中国,在日本的痛击下,才后来者居上,走向现代化
作者 黄坚
“日本”这两个字,在当今的中国,应该说是听到频率最高,时间也是最持久的。从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阅兵到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遗,再到各大卫视轮番播放抗日电视剧、国人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网站呼吁抵制日货、国庆长假期间赴日游客数量翻番等,不言而喻,日本这个国家,“日本”这两个字,从情感上、从政治上、从经济上、从民族上、从马桶上、从电饭煲上,深深影响我们每一个国人。
既然我们和日本爱恨情仇延绵13亿中国人,各个年龄层次的国人。哪怕是偏远农村的一个角落,老大爷或许都在谈论日本。大都市的80后90后,或许在看苍井空的作品。我就在思考,对待日本这个国度,国人各种互相矛盾的行为和想法,不能光从表像上来解释,我们必须从大历史角度来思考中国和日本的渊源,国人才不会燥热,才会理性看待一切,才会更加安静的思考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元朝:善战的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惨败 他极度愤怒又非常憋屈
忽必烈两次远征日本,在中国的历史上,应该是唯一一次主动“侵略”日本的朝代。也因为这两次用兵失败,也产生了日本“神风”的传说。
1274年的第一次远征日本,当时南宋尚没有完全灭亡,忽必烈利用朝鲜作为跳板,联合舰队利用八百艘大小船只,上载蒙古与朝鲜兵员两万五千人。11月20日登陆九州博多湾,准备一举歼灭日本。日本军在完成防御工事之后等候援军的到来。然而,在战事胜负未决的情况下,台风帮了日本一个大忙,蒙古大军没有任何台风作战的经验,于是决定撤退。撤退时秩序打乱,据朝鲜方面的记录,一万三千人沉没大海。
1281年,忽必烈决定第二次远征日本。此时,南宋已经覆亡,元朝兵力大增。北方进攻部队有蒙古和朝鲜部队四万人,船只九百艘,仍循第一次路线前进;南方军由宋朝降将范文虎率领,有大小船只三千五百艘,载兵十万,由浙江舟山岛起航。此次出兵远征日本,规模之大,是当时历史上所仅有。日本人在海滩一带构筑了一线石墙,阻碍蒙古骑兵行动,于是远征军少有进展。战斗自六月持续到七月,仍无决定性的突破。八月间又有台风来临,又是因为台风帮了日本大忙,元军船舶覆没数百艘。海陆军将领率领巨舰逃脱,淹没的军士难以计数。陆上残存部队则被日军在滩头拘捕集体斩首。
日本人两次将忽必烈的来使斩首,又两次使其远征军惨败,忽必烈极度的愤怒,于是准备第三次远征,维护其声望。大规模造船工作随即展开,大量海上水手被招募,一百万石大米由长江下游运往朝鲜,大军出动在即。可是1286年初,一道诏令,将所有的准备全部放弃。令人意外,忽必烈发出这种指令时,不能没有道义上的勇气。
明朝:倭寇侵扰流害中国沿海达二十年之久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将之剿平
除了忽必烈的远征“侵略”之后,中国对日本,只有“抗击”了。
16世纪的中期,大明帝国的雍容安静气氛被“倭寇”犯境而打破。他们以波浪式的行动在中国沿海侵扰。严格来讲,倭寇非海盗,他们从未在海上作战,他们只是登陆之后,包围攻取中国的城市。倭寇的领袖多为中国人,也有中国人参加其队伍。不过在作战方面讲,本地人效用甚微,其进攻的根据地在日本,所有的战法和战具全由日本人供应。
倭寇之起与走私贸易有关,这样的不法活动在当时已进行一段相当的时期,政府官员被沾染,地方上的之士绅也杂身其间。明朝政府猛然醒悟,这海上之威权虽说尚在新生状态,如果不及时对付,迟早会向以农立国的明帝国挑战。
最后,终于有想象力丰富的戚继光将之剿平。他凭空创造了一支军队,从招募、训练、装备几乎全部从头做起。
晚清: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中国人民感到奇耻大辱,民族自信心尽失
甲午战争的挫败,不仅使清廷颜面扫地,民族自信心尽失;战后的割地、赔款更使中国从此成为了列强的俎上肉,变法图强的主张乃在知识界日益高涨。
中国在1894年和1895年被日本从海上到陆上战败,产生的非常严重的反响,中国感到深耻奇辱。不用说,种族优越感双方都无从避免,这也是1894年战争起因之一。在两个世纪相交之际,世界上遍处展开的人种主义达到了最高潮。日本人爱国而好战,好像比当时懒惰而无气息的中国人要强得多。
戊戌变法,只有百日之维新,103天之后,全部运动突然停止,皇帝被软禁,终身再未重享自由。六位维新人士被出死刑,康有为和梁启超两位最显著的领导人亡命海外,又有约四十个官员被革职。
医学博士孙中山,大革命家,看来曾经希望实现他改革之理想而不推翻清朝,否则他不会作上李鸿章书而盼望能见。到1895年中国被日本战败之后,人民感到奇耻大辱,民族自信心尽失,他才蓄意反清,辛亥革命终于将帝制结束,民国肇造。
1919年5月4日是星期天。当日午后1时30分,三千个学生代表北京十三所大学和学院集结于天安门前示威抗议凡尔赛和会将德国在山东所享特权划归日本。这种特权出自“势力范围”,也是不平等条约中令人最不能忍受的部分。示威者发散传单申明中国人决不承认卖国贼将国家主权转让与人。他们游行到东交民巷,将通知送交各国使馆。当日下午,他们决定和三个内阁部长级的官僚对头,因为他们对上述文件负有责任。其中之一被学生殴打,另一人之房屋被放火焚烧。巡警出面弹压,学生32人被拘。不久这消息即传遍中国。新闻界表示对学生同情,一时游行示威、罢工、罢市如野火之燎原。北京政府只好认错,被押学生开释,受指控官员撤职,内阁也引咎解职。中国出席凡尔赛和会代表团则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事件”不只是学生运动,另有“五四运动”,是为知识界准备工作,以激荡其行动。这运动由大学教授组织,在各学府构成,尤以北京大学为最。
中华民国: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国人民被日本也彻底打醒了
在试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五四运动大潮下,中华民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如果说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是一种恰逢其时的偶然和幸运,而之后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是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真正开始。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反侵略战争,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亚主战场和主力军。在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显示出异乎寻常的意志和韧劲,拖住了日寇陆军的主力,使其既不能南下,也无法北上。这正是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旨在变全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在十四年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肆意践踏中国大地,大肆残杀中国同胞,疯狂掠夺中国资源,蓄意摧残中国文化,犯下罄竹难书的法西斯暴行。日本是近代历史上给中国造成灾难和伤害最大的国家,日本的侵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自然,中国人民在日本的摧残下,也终于觉醒。
感谢日本:没有日本就没有现代中国
可以说,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在做梦,梦回悠悠大国,繁华似锦。长期封闭、骄傲自满的中国,在日本的痛击下,才后来者居上,走向现代化。
在明朝,当日本倭寇侵扰海岸时,朱元璋为着息事宁人,将沿岸一带之中国居民后撤,明令明朝臣民一律不许泛海。在朱棣年间,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也只是为了宣扬国威,并没有多少商业上的贡献。到后来,因为舰队经费开支庞大,国力无法支撑,郑和之后,再未有遣派舰队之事,船员被遣散,船只任之搁置废烂,航海图被兵部尚书刘大夏焚毁。到晚明,显得停滞而毫无生气。
在欧亚大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上,最惊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欧从贫穷的、默默无闻的状态中崛起。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当时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教信仰。中国人很自然的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导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社会变化,突飞猛进。从二战后几十年所发生的情况看,这种加速就十分明显:日本和德国自在战争期间遭受破坏以来,其经济已有了迅速的恢复。
老子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感谢日本,把中国打醒,打的一塌糊涂,巨人才站起来,迎接挑战和创造奇迹,尽管有些晚,但是不算迟。
感谢日本,让中国迅速从一个停滞的国度,转变为奋发图强的国度,就像毛主席说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真的站起来了。
感谢日本,正因为他以前是那么的不起眼,相当于中国的小小弟,突然之间,一场甲午战争,把老大哥打的找不着北,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后面的抗日战争,更是让中国耗尽国力来抗争。反差太大,侮辱太深,中国才真正觉悟,巨人才真正叫巨人。
感谢日本,正因为长期的战争,让国人有了真正的“敌人”参照物,哪怕今后再如何交好,经济上再怎么融合发展,日本在中国大地上的伤疤因为太深,国人记忆深刻,所以,曾经的伤痛是如今最好的动力。
感谢日本,没有他们的沉痛打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能会延迟很多年。可以这么说,没有日本,就没有现代化中国,就没有新中国。
最后,不是感谢了,而是警惕。我们始终要警惕日本,他们其实一直将中国取而代之。今后,可能刀剑枪炮不会有,但是,形形色色的其他战争会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贸易战争、货币战争、金融战争、国际挑衅等。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他们都会野心不死。就像黄仁宇老先生说的:日本人爱国而好战。所以,我们爱好和平,但是,我们必须警惕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