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俱乐部》展示了真实的高中生活和青少年心理,他们的生活、情感,与家庭和社会的复杂关系。
文|Mtime时光网
时间回到1985年,当时小有名气的约翰·休斯(《小鬼当家》编剧)导演的第二部影片《早餐俱乐部》登上大银幕,这部乍看之下平淡无奇的青春片在美国青少年中迅速成为了热点。
公映至今的35年里,这部影片的人物、故事、台词不但影响和感动着一代代的年轻人,甚至也深刻地影响着美国青少年题材影片的演变和发展。
《大黄蜂》《泰迪熊2》《辛普森一家》等无数作品都有对这部影片的致敬。在《娱乐周刊》评选过的“50部最佳高中题材电影”中,《早餐俱乐部》名列第一。
《早餐俱乐部》海报
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五名高中生被罚在周六留校,在这共处的一天当中,身份、性格各异的五个人从漠不关心到相互敌对,直到逐渐敞开心扉,最终成为交心的好友。
一天的时间,一间图书馆的阅览室,书呆、公主、运动员、小痞子和怪咖五个典型的人物,大量的台词。
《早餐俱乐部》表面看起来像是一出枯燥的戏剧,和青春的躁动相去甚远,但在五个主人公一次次的冲突和矛盾、挣扎、痛哭当中,展现的是80年代青少年真实的生活现状和内心世界。
家庭暴力、学业压力、父母的殷切希望带来的困境,不被人理解的痛苦……这些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至关重要的大事往往被家长和学校当中无病呻吟而置之不理。
或许在成年人看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孩子们根本没有什么“痛苦”可言。正是在这样的漠不关心当中,五个主人公在被留校的这一天里,找到了宣泄的方式和出口,平时采用了各种方式来隐藏伤口,来伪装成另一副面孔的这些年轻人,最终也卸下了对这个世界的防备。幸运的是,在影片结尾,我们看到他们相互之间还能彼此支撑,他们还相信自己的梦想。影片最为动人的地方恰好在于,对于血气方刚的年纪来说,青春的苦闷最终依靠满满的正能量得到了化解——而不是转化成为怨恨和浮躁。
导演约翰·休斯对于这群孩子抱有最单纯的梦想和希望,正如影片开头引用大卫·鲍伊的话,“当你对着孩子们口沫横飞时,他们正在改变自己的世界,他们不会受你影响,他们知道自己在经历什么。”
《早餐俱乐部》展示了真实的高中生活和青少年心理,他们的生活、情感,与家庭和社会的复杂关系。也正因如此,这部既没有大导演,也没有明星的小成本影片能获得超越时代的动人力量,可谓是一部小成本制作的大时代青春片。
《早餐俱乐部》当中的五个主角,相当典型地代表着当时美国高中(可能也是全世界的高中)当中最常见的几类人:一门心思学习的书呆(the brain)、热爱运动的运动员(the athlete)、桀骜不驯的小痞子(the criminal)、家境优渥的公主(the princess)和特立独行的怪人(the basket case)。
在我们的校园时期里,应该也多少都会遇到这几类人,但问题在于,他们是否就真的如这些被赋予的标签所表述的那样?在这些表面之下,有没有谁关心和关注过他们本来是什么样子,或者,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约翰·休斯在《早餐俱乐部》中所关心的,正是这些孩子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成长历程。
“运动员”安德鲁·克拉克
他人眼中的他:高中里的运动明星往往处在学校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安德鲁显然并不属于这一类,在旁人眼中他只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肌肉男而已,或许毕业之后会去修车店工作,一辈子在碌碌无为和自吹自擂中度过。真正的他:安德鲁在片中因为对同学恶作剧而被留校,而他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想让父亲觉得自己并不是“孬种”。安德鲁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被社会和家庭催促着“Be a man”,但是他的内心,还只是个孩子。
“罪犯”约翰·本德
动画《辛普森一家》中校霸尼尔森的名字据说就取自本德扮演者贾德·尼尔森
他人眼中的他:本德是一个典型的“坏学生”,尤其在学校老师的眼中更是如此,学习糟糕、缺乏教养、打架、抽大麻、满嘴脏话。在传统观念看来,他的未来只有一条路——成为街头混混,酗酒吸毒,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在街角。
真正的他:但是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的本德隐藏着另外一面,他的倔强和桀骜只不过是掩饰脆弱的面具。在谈到各自家庭时,本德大大咧咧地演绎着父亲怎么斥责母亲、殴打自己的情景,然后亮出手臂上的烟疤。看似满不在乎,却心酸得让人落泪。
“公主”克莱尔·斯坦迪什
他人眼中的她:克莱尔属于这个学校当中真正的少数,优越的家庭让她们可以过上公主般的生活。也正如此,她们在旁人眼中只是拜金虚荣的女孩。本德一次次激怒克莱尔,不断地用与性有关的话题挑战她。因为对于本德这样的“底层”人来说,富家女的生活,或许只存在钱和男人。真正的她:克莱尔是那个真正说出“我不愿意变成我父母那样”这句话的人,事实上,她才是五个人当中最迷茫的一个。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和未来,甚至在本德一次次的挑衅中无力辩驳。但是最后,最起码,她坦白了自己“仍是处女”,学会开始直面自己。
“书呆”布莱恩·拉尔夫·约翰逊
他人眼中的他:每个学校都会有这样的人,身材瘦弱,长得书生气,每天死命学习,是听老师话的“乖孩子”。布莱恩正是其中一员,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努力,成绩不错。在学校的眼中,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培养的好学生。
真正的他:但讽刺的是,布莱恩也留校了,原因是他的储物柜里藏了一把枪——虽然只是一把信号枪——起因则是因为他的手工课挂科。这是我们时常听说的社会新闻,平时的乖孩子突然犯下惊世骇俗的罪行。因为他们在重重压力之下透不过气来,要不断地往前、向上,不能停歇,甚至不能容忍一点小小的失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生活就像重重牢笼,无法逃脱。
“怪胎”艾莉森·雷诺兹
他人眼中的她:艾莉森或许是一个学校当中存在感很低的那种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同伴。没错,这些人可能有着奇思妙想,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但是更多时候,他们只是神经病,是不合群的怪人,是地球上可有可无的一群。真正的她:片中的艾莉森画着浓重的眼线,头发糟乱,随时准备着离家出走。在影片最后,克莱尔给她重新化了妆,换上亮色的衣服,出现在我们眼中的是一个全新的女孩。在和朋友们长谈之后,她选择了尝试新的生活和风格,懂得敞开心扉,迎接更多的人。
现在再回过头看,1985年似乎是一个属于“青春”的年代。
在台湾,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和杨德昌的《青梅竹马》相继诞生;在北欧,讲诉小男孩成长故事的《狗脸的岁月》上映;在南斯拉夫,库斯图里卡的《爸爸去出差》全票通过赢得当年戛纳金棕榈;在美国,将会影响一代人的经典系列《回到未来》刚刚拉开序幕;而在电视上,《成长的烦恼》也开始了长达七季的漫长故事。每个年代都有数量众多的青春片涌上世界各地的银幕,但是八九十年代青春片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对于八十年代的美国而言,刚刚走出了越战的泥潭,又不得不面对国内种种社会问题,经济的动荡、离婚率上升、青少年犯罪率高涨,再加上冷战的气氛仍在继续,对于未来的焦虑或多或少地表现在对于青少年的关注上。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在60年代激进时期曾振臂狂呼的年轻人,他们的孩子也来到了他们当年的年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叛逆和热情,正如《早餐俱乐部》当中的弗农老师所说,他所焦虑的是“一想到当我老了,国家是由这些年轻人掌握”;而孩子们则在暗暗下定决心:“我不愿意变成我父母那样的人,绝不!”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从未如此巨大尖锐。
《早餐俱乐部》作为一部典型的80年代青春片,在故事的底色当中,混杂了对于这种对立关系的描述和思考。约翰·休斯对于青少年人群的敏锐触觉让影片能够细致深入到每个角色的内心当中,也能清晰描摹出当时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影片结尾部分,五人相互间自曝心底的秘密,坐在一起分享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而他们得出的共同结论就是“We're all pretty bizarre”(我们都是怪人)。事实上,这些青春期少男少女们与社会和家庭产生的种种矛盾正是来自他们与“大人们”的不同。
片中弗农老师要求五个学生留校写作一篇“我是谁”的作文,而这恰好是影片的核心问题,约翰·休斯借演员们之口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在陈腐的世俗面前他们是叛逆的怪人,他们是罪犯、运动员、书呆、公主、怪胎,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正如一句歌词所言,“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