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防腐剂被罚,美康粉黛们为何“弄虚作假”?

过犹不及。

 |  青眼

文|青眼 海苔

前不久,江苏省药监局查处了一批成分与产品批件及标签不符的化妆品。其中,因“检出批件与标签未标示的防腐剂”上黑榜的企业共13家(共27批次化妆品),一度因良好的产品口碑被消费者誉为“国货之光”的美康粉黛赫然在列。

▍截自江苏省药监局官网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业内观点不一。有人愤愤然,“化妆品界刮起‘无添加’概念,一些产品为了成分好看,故意隐藏防腐剂”;有人则打抱不平,“有可能是复配原料中自带防腐剂,药监局规定无需在标签上进行标示。”

美康粉黛们究竟冤不冤?为了突出安全性而刻意瞒报?

以上被检出的未标示防腐剂成分主要包括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酯类(包括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乙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4-羟基苯甲酸丁酯)。例如,美康粉黛草本如玉面膜经检验发现,检出批件与标签未标示的防腐剂4-羟基苯甲酸甲酯、4-羟基苯甲酸丙酯。

▍截自江苏省药监局官网

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规定,苯氧乙醇及4-羟基苯甲酸酯类均属于国家批准限定使用的化妆品成分,苯氧乙醇的限量为1%,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的限定标准为,单一酯0.4%(以酸计);混合酯总量0.8%(以酸计);且其丙酯及其盐类、丁酯及其盐类之和分别不得超过0.14%(以酸计)。江苏省药监局在公告中并未通报这些防腐剂的用量。

随着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无添加”风,以及敏感肌护肤需求增加,一些防腐剂被消费者视为风险成分,避之不及。例如,在小红书上,4-羟基苯甲酸酯被一篇笔记列入“护肤品中的烂脸成分”名单中,该篇笔记获得1000+赞和2000+收藏。

在今年上海CBE上,瑞士Paul Niehans国际集团总裁MR.Michel Schipoff在某技术论坛上发表演讲称,“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有53%的欧洲化妆品消费者表示,去除不良成分比含有有益成分更重要。近些年来,消费者意识到4-羟基苯甲酸酯是一个需要避免的成分,化妆品生产者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应。如今只有35%的美容产品含有4-羟基苯甲酸酯,比过去两年少了7%。”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顾宇翔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化妆品技术峰会上表示,由于近年来舆论环境使食品、化妆品等各类产品中的防腐剂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而化妆品又需要防腐,因此很多企业都在研究准用防腐剂表之外具有防腐功能的物质,其中包括戊二醇、芦荟、姜黄等。

“不排除一些企业为了产品‘更安全’的形象而刻意瞒报的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工程师告诉青眼,“但我不认为一些大企业会为了钻空子而去冒这样的风险。”

原料自带防腐剂需在产品批件中标注

“苯氧乙醇及4-羟基苯甲酸酯类确实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是被限定使用的防腐剂成分,因此对这类成分的含量抽检是必要的。但实际上,有很多复配原料都会带有这两种成分,这也可能是检出标签未标示成分的原因。”上述工程师进一步说明。

事实上,今年1月国家药监局在《化妆品监督管理常见问题解答(一)》中明确提出,为了保证化妆品原料质量而在原料中添加的微量稳定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成分,不属于化妆品成分范畴,可以不在产品标签上进行标注。但,“在产品配方中应该进行填报”。也即是说,原料自带的防腐剂成分虽然不需要在产品标签上进行标示,但在产品批件及备案中应当标注。

▍截自国家药监局官网

从江苏药监局的通报内容可以看出,这些产品被“检出批件与标签未标示的防腐剂”的前提均是“该产品批件与标签标识一致”。也即是说,即便是原料自带的防腐剂成分,这些企业也并未按要求在产品配方中进行填报。

▍截自江苏省药监局官网

这一说法青眼也从另一位行业工程师处得到印证。他表示,“企业确实添加了未填报的防腐剂成分,属于瞒报。”但他认为,大部分正规企业都不会去刻意瞒报。“原料带入了保护原料用的微量成分,有可能是原料商提供的资料并未体现该部分成分和配比,也有可能企业是直接按单一成分(如提取物)来填报。”这都有可能造成“检出批件及标签未标示防腐剂”的情况。

防腐剂问题该警醒了

事实上,产品成分与批件及标签不一致的问题在防晒、染发等特证产品的抽检中早已屡见不鲜。而从这次通告内容来看,有嗅觉敏锐的业内人士意识到:防腐剂问题开始严打了。

“可能在过去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酯这些不是被重点关注和管理的成分,从品牌厂家到监管机构都没有刻意去检查,造成了这种疏漏。”上述工程师进一步解释。但不管是刻意瞒报,还是企业的疏漏,从法律层面上看都属于违规行为。企业抽检屡上黑榜,终归寒的是消费者的心。

然而,防腐剂问题还需各界的共同努力。从企业层面,应该进一步重视“原料携带微量成分”问题,明确原料中的各类成分,进行规范申报;从国家监管层面,应进一步明确原料自带成分可以无需在标签中标识的具体类别及含量,让企业更有法可依,按规行事;从社会层面,媒体及行业各界应正确引导消费者对防腐剂的认知,避免过度强调“无添加”而将一些合法的防腐剂成分“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