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ia】两辆老爷车抢了成都车展新车的风头

如果说成都国际车展喧嚣的氛围和热情的叫卖让你无法融入其中,那我会推荐前来观展的文艺青年们到1号馆入场处寻找三和老爷车的身影,这里绝对能满足你自拍的需求。

 |  驾仕派

此次三和集团在展馆外场布置了两部经典老爷车,而且它们的作用不仅是展示,经过改造后,这两部年逾50岁的古董车在知天命的时候焕发出新活力。

福特F系列第一代

首先我们会关注悬挂“FORD”福特标示的皮卡,这是著名F系列皮卡的第一代型号。作为北美地区最畅销的汽车,福特F系列皮卡年销量超过10万辆,目前已经进入第十三代,宽大的车身尺寸、强劲的动力系统和简洁的机械结构是F系列车型的标准,而这一切早在1948年就已经奠定基础。

第一代福特F系列皮卡生产到1952年停产,不算长的制造周期让它的保有量并不大,三和集团收藏的这部展车在中后期的版本,看起来车况良好,机械部件在60多年后还能正常运转,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F系列皮卡车的第一代产品创立了与以往福特皮卡车不同的风格,圆润的外形看起来很俏皮,高耸的引擎盖拥有条状散热孔,而引擎盖与宽大的前保险杠行程了一个“凸”字,辨识度极高。F系列皮卡车的保险杠进气格栅格外个性,粗壮的饰件将两个圆形灯组囊括其中,左右各竖立着小巧的雾灯则像是蜗牛的触角一样可爱。

对于一款60年前的皮卡车,在内饰上我们不能有奢求,第一代F系列拥有一片式前风挡玻璃、脚踏式雨刮器和遮阳板,这些在当时都可以写入广告当中了,车内照明灯和收音机都是在下代型号才出现。

  福特对第一代F系列皮卡车根据载重量不同,分别命名为F1至F8,而三和展出这台车型设计载重0.5吨,属于F1型号。在载重量更大的车型上,福特装配的是V8引擎,三和老爷车的这辆F1则使用95匹马力的直列6缸发动机,匹配4速手动变速箱。

这部F1是双门版的车型,被福特称为pickup,如果以后大家见到四门版的型号则不能这么称呼,因为它属于panel truck,也就是小货车。这些细节说明上世纪40年代时,F系列皮卡车的属性依旧是以货运为主,直到70年代才从商用向家用市场转型,并逐渐成为北美销量冠军。

大众T2

在今年的车展上,这辆福特F1皮卡凭借超强装载能力扮演着工作车的角色,相较而言停靠在它左侧的亮黄色大众Transporter才是主角。也许听到Transporter这个名字大家还感觉陌生,但如果我说T2的话,很多女生都会忍不住尖叫吧!

作为文艺青年的最爱,65岁的大众Transporter是电影银幕里的常客,许多咖啡店和花店也以能用一辆经典Transporter作为展示而骄傲,而三和老爷车以T2改装咖啡车的形式让不少车迷在成都车展上圆梦。

回顾历史的话,T1、T2这样的称谓更像是昵称,Transporter这个官方名字直到大众推出第四代车型后才启用,很长时间内它都仅是一部厢式多功能车而已。来自荷兰的大众汽车代理商Ben po从运输平板车上得到灵感,手绘出心中理想的小型运输车,而时任大众CEO的Heinz Nordhhff看重这个想法,在1949年 推出第一代车型。值得一提的是Transporter内部代号为Type 2,它是继Type 1甲壳虫后大众汽车投产的第二款车型,而这两款车都足以被载入汽车历史。

三和老爷车博物馆带来的这部第二代Transporter发布于1967年,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款厢式多功能汽车,截止1979年在德国工厂停产时,这代车型共计销出超过250万辆。而在欧洲停产后,T2依旧在阿根廷、墨西哥和巴西工厂生产到新世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车坛常青树,早前还有平行进口商在贩卖巴西工厂制造的限量版T2,要价高达68万元左右。

展出的这部第二代Transporter经过修复和重新喷漆处理,丝毫看不出老态。从设计风格来看,T2延续了第一代车型的理念,依旧是圆润而饱满的体魄,不过在细节上大众汽车进行了更科学的调整,没有了丁字裤式的前脸样式,换在前挡玻璃下安置了前进气格栅,对开式车门改为滑轨式,推拉式车窗也改成升降式,同时大灯、转向灯和保险杠也都有修改。这辆T2作为一部咖啡车,三和工程人员对左侧推拉门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其车窗和车顶部分改造为上下对开式,形成了一个有承重能力的展示平台。

进入车内后,我发现车舱已经被全部拆除,三和设计师在内部手工定制了带水槽的全套储物柜,给我印象很像海外流行的拖挂式房车。当然这辆T2还是保留了前排的所有功能,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的内饰极其简陋。

格外有幸的是,三和老爷车博物馆允许我在有限的场地内尝试驾驶这部第二代Transporter。在扭动钥匙之后,2.0升的风冷引擎启动声音很嘶哑,从我用鼻子接受到的信息来看,它也很难通过如今严苛的尾气排放标准。挂入1挡时的行程有些长,而且我需要用力踏下离合器踏板才能让档杆顺畅的移动,这种感觉像是在驾驶小型公交车。更费力的是转向,T2并没有提供助力系统,所以无论是在原地打方向还是跑起来调头的时候,我都需要让手臂保持绷紧状态,更糟糕的是这部车的指向性无法和新世代汽车平衡,稍微开快之后想要感知前轮位置并不容易,而且这部车后还拖挂着为制作咖啡提供的电机组,整个动作就更显拖沓。好消息是第二代Transporter使用扭力梁与双叉臂组成的底盘结构,它没有我想象中的颠簸,舒适性跟目前在售的厢式货车比也不会差,而且转向时有一定横向支撑力道。

考虑到这部Transporter的珍贵和场地的限制,我只能以不到40km/h的速度驾驶它,所以能提供的体验并不充分,但这样与时光交流的经历对于任何人来讲都是宝贵的回忆。

  同样宝贵的还有由这辆Transporter送上的咖啡。虽然出于避免人群聚集导致危险的原因,组委会要求三和老爷车从7号公众日开始才能发放现磨咖啡,但这丝毫不会阻止它的魅力,不少大众粉丝都是见到相关报道后专程前来与T2共度美好时刻。

撰稿:Lo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