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梦幻到真实:华语青春电影的现实主义转向

青春电影的现实主义转向,将青春片从沉浸于校园和个体的较小格局中解救出来也为青春片的艺术形式探索带来新的可能。

 |  华谊兄弟研究院

文|华谊兄弟研究院

一想到青春电影,观众总会将其与“爱情”、“甜蜜”、“校园”等字眼联系到一起,《小时代》(2013)《栀子花开》(2015)《微微一笑很倾城》(2016)等青春电影的出现也树立了“颜值即正义”的主角生存法则。然而,近些年来《狗十三》(2018)《过春天》(2018)《阳台上》(2019)等一批华语青春片,正带着浓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引发关注。正在上映的《少年的你》(2019)更打破了固有的青春片套路,以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校园欺凌”为主题,取得了青春片目前在商业院线的最佳票房成绩,获得14.08亿票房。

以80、90后的成长经历为背景的现实主义青春片在大众视野渐渐变得“可见”,观众对其的刻板印象也在发生转变。今天,华谊兄弟研究院(ID:HBresearch)将聚焦华语青春电影,回顾这一类型电影的发展之路。

从“怀旧青春”到脱离套路

自2010年在网络上热播的微电影《老男孩》开始,华语商业电影界掀起一股“青春怀旧”的热潮,涌现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3)、《匆匆那年》(2014)、《同桌的你》(2014)等极具80后怀旧色彩的青春电影,吸引了观众走进电影院。

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斩获7亿元票房,使得“青春片”成为电影市场越来越备受关注的细分类型。那一阶段,青春片情节结构相似,故事内容多以毕业或分手为界,回忆中的青春清新、美好、明亮、充满动力,成长阶段则往往是充满被现实打败的压抑和暗淡。例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陈孝正因毕业出国而与郑微在毕业时分手;《匆匆那年》中方茴和陈寻度过了美好的高中时代,却在大学时因第三者的插足而分手。

这些影片为观众呈现出记忆中70后、80后的青春面貌,构建起了一种“怀旧美学”的青春幻象。场景、意象、音乐、时代背景等也都复原旧时代,如《夏洛特烦恼》(2015)中背景音乐为《一剪梅》《曾经的你》《心太软》《那些花儿》等经典歌曲;《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夏洛特烦恼》等电影中,均出现诺基亚手机、CD、录音机等充满年代感的物品等。

随着市场呼声高涨,青春片开始大规模出现,同时也伴随着故事雷同、制作水准不足等情况。以《左耳》(2015)《栀子花开》《微微一笑很倾城》《秘果》(2017)等电影为代表的青春片,剧情甚至过于“梦幻”,让观众觉得影片离现实生活太远,缺乏青春的“真实感”。另外,如《夏有乔木雅望天堂》(2016)《小时代》等影片中的堕胎情节,《左耳》《栀子花开》等影片中的车祸元素,都偏离了青春片该有的模样,以致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创新与回归现实,是青春片在经历市场发展变化后,探索出的另一条轨道。《我的少女时代》(2015)虽仍以校园爱情为主线叙事,却跳出以往青春片对完美爱情的“构建”和“幻想”,着重刻画了与观众共情的情节和角色,影片成功地将观众带回青春期美好朦胧的年代,回忆起曾经拥有的“小幸运”,是一次历经岁月磨练的女性们少女梦想的真实写照,成功掀起了青春回忆潮。

改编自安妮宝贝同名小说的《七月与安生》(2016)则跳出爱情主题,从友情的角度切入,借两个不同性格的女生视角,描述了两个女生的成长历程,包括不同的抉择、内心的冲撞。该片真实再现了女性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历程,讲述了友谊最真实的模样。该片双女主周冬雨和马思纯均获得第53届金马奖影后,成为金马奖首个最佳女主角的“双黄蛋”。

从刻画表面到描绘社会诟病

不同于前几年青春片聚焦于个体与自身成长的困境,近期热映的《少年的你》将镜头对准了校园欺凌现象,通过一个想凭借高考“走出去”却遭遇校园暴力的未成年高三女生和一个从小失去家庭关爱和校园教育的“小混混”守望相助的故事,映射出当下许多青少年真实面临的生存困境——看似美好的青春背后还暗藏着难以言说的的恶意与暴力,成年人权威的面孔之下则是无处不在的冷漠与失职。

将现实主义思考融入青春电影并非《少年的你》首创,随着华语青春片的不断“进化”,现实感逐渐加深,叙事角度随之多元化,影片现实思考也更加深入。反映教育问题的《少年班》(2015)、反映儿童性侵的《嘉年华》(2017),讲述深港跨境学童的《过春天》(2019)以及家庭精神暴力的《狗十三》(2018)等现实主义青春电影逐渐登上荧幕,这些作品从不同的社会角度展现了青少年们各异的生存焦虑,试图以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伤痛,映射出现有大环境下暗中滋生的溃疡和令整个社会不安的炎症。笔者在此以这四部作品为代表,简单剖析当下青春片所融入的现实主义思考。

瞄准中国传统家庭氛围及教育理念

《少年班》以别出心裁的视角对准了教育领域少数人群——天才少年班的成长环境,一群拥有超常智商和对事物独特理解力的青少年,却因“拔苗助长”的成长方式而行为“古怪”。导演通过刻画吴未来反映中国大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略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导演肖杨本人正是出自这样的少年班,亲身经历让这部电影热诚、自然、真实。

曹保平执导的《狗十三》以少女视角展开叙事,以得到宠物和失去宠物为主要线索描绘了被中国传统家庭思想影响下的青春压抑。影片再现家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压抑,以及家庭、社会权力秩序格局对个体独立人格发展的阻碍,片中刻画的原生家庭背景是中国大多数离异家庭状况的真实缩影。中国式家庭的权威和校园欺凌一样,也是属于大多数观众的集体记忆,绝大多数人都曾经历过被家长的“爱”所羞辱的痛苦时刻。该片所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现状的反思和拷问,使得影片有了超越传统青春片的社会价值。

融入更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及关系

部分电影则跳出“中国传统家庭“的圈子,从别样的视角讲述了青少年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在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新生代单元最佳影片提名的《过春天》,以“单非仔”①跨境走私的题材将爱情、亲情、友情三者融在一起。影片将故事设置在大陆与香港复杂关系的社会背景之上,尝试使青春叙述跳出单纯女主角“佩佩”的个人成长故事。虽然也有对少女崩塌的友情与萌动的爱欲的刻画,却也体现了“单非仔”子女的身份认同、“深港”关系、以及两地年轻人的精神困境等一系列深刻的社会性话题。

获得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并为导演文晏赢得第54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的《嘉年华》,则是以青春为线索的影片中最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电影《嘉年华》始于沙滩上巨型梦露雕像的裙下,12岁的女孩小文和小新被当地商会会长强暴,而15岁的女服务员小米目睹了这一切。在这个充满撕裂与痛苦的青春故事中,被害者遭受荡妇羞辱,伸张正义者处处碰壁,旁观者也临渊而行,一步不慎就将万劫不复。一桩“性侵幼女”案件背后是成人对儿童的霸凌,也是男性对女性的霸凌,还有阶级上强者对弱者的霸凌。在这个意义上,《嘉年华》一片虽然以青春为底色,其现实主义叙述却早已远远超出一般青春片所能覆盖的范围。

总结

青春电影的现实主义转向,将青春片从沉浸于校园和个体的较小格局中解救出来也为青春片的艺术形式探索带来新的可能。聚焦“少年”,赋予少年个体以社会责任成为了现实主义青春片的社会性功能。在进入主流视野后,现实主义青春电影如何更诚实地摹写现实,是其亟待解开的症结,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命门。

引用及参考资料

①单非仔:持有香港身份证,在大陆生活的人,离婚父母一方在大陆,一方在香港。

②黎万侠. 青春怀旧电影与集体记忆建构[J]. 电影文学, 2019(14).

③胡丹丹. 国产青春片叙事的现实主义转型——从《狗十三》说开去[J]. 电影文学, 2019, No.727(10):69-73.

④桂琳. 现实主义青春片创新路径探析[J]. 中国文艺评论, 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