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21亿美元强压FB收购Fitbit,挑战苹果可穿戴领域霸主地位

谷歌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落后太多,需要奋力追赶。

 |  新智元

文|新智元

编辑|鹏飞

眼看着苹果iWatch卖的风生水起,Android阵营却没有一款能打的产品,显然谷歌并不想看到苹果iWatch一家独大,自己却在可穿戴设备市场难以立足。

和做硬件起家的苹果不同,这家充满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对硬件产品的策略,更倾向于收购兼并,最终以21亿美元、相当于两倍于Facebook的出价强收Fitbit。

在周五的一份声明中,Fitbit公司表示,谷歌将支付每股7.35美元(约合21亿美元)的价格,而且全部以现金形式支付。

这项收购也将大幅稀释Fitbit的股权。目前Fitbit的市值约16亿美元。消息宣布后,Fitbit股价大涨近17%。

Fitbit是什么,为什么谷歌非收购不可?

如果你不是很关注可穿戴设备的话,Fitbit或许听起来有一点陌生。实际上,Fitbit是非常早期的可穿戴设备开拓者,曾一度引领了可穿戴设备的风潮,以至于后来出现的各种智能手环、手表等等。

在智能手表领域,Fitbit是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大厂商。根据Fitbit财报显示,上一季度Fitbit在健康解决方案业务的营收增长了16%。Fitbit预计,2019年健康业务收入有望突破1亿美元。

虽然老二的地位暂时坐的很稳,但iWatch让Fitbit的市场份额受到很大的冲击。上一季度财报显示,虽然Fitbit硬件销量增长超过30%,但营收仅增长了5%,与健康解决方案业务相去甚远。

有分析师认为,电子硬件消费品正在成为大众化商品,功能上已趋于雷同,而竞争优势则逐步转向品牌影响力以及价格。

骄人的业绩能够给予投资者和分析师足够的信心,但这并非谷歌非收购Fitbit不可的关键因素。

众多分析师表示,Fitbit是目前仅有的、能够和苹果正面抗衡的可穿戴设备厂商。而Fitbit藏在冰山下的巨大潜在价值,则是其拥有的庞大用户健康数据库。这些数据的价值,对于谷歌的意义,远远超越硬件本身,能够让谷歌在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跑线上。

坐拥宝贵的用户数据,那么觊觎Fitbit的巨头肯定不止一家。据悉,Facebook已经先于谷歌一步,找Fitbit洽谈过收购事宜。无奈谷歌收Fitbit的决心更加坚定,直接翻倍出价!综合考量两家巨头的态度、优劣势,以及报价,Fitbit最终还是选择了出价更高的谷歌(谁又不会呢?)。

为什么巨头开始争夺可穿戴设备市场?

在医疗健康方面,可穿戴设备的实时监测,可以非常及时的掌握身体健康状况,极大的提前大病的诊断时间,并且能够为医疗行业建立庞大的医疗大数据库,为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足够多的数据支撑。

在消费者层面,可穿戴设备成为重要的主机延伸端口,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体验。例如Facebook旗下的Oculus虚拟现实头盔、AR眼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和功能。

同时也有分析师认为,在手机市场越来越趋于稳定,可穿戴设备或将成为下一个爆点。根据研究公司Gartner的最新预测,到2020年,全球用户在可穿戴设备上的支出将达到520亿美元,较今年增长27%。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今年8月发布的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估计,北美可穿戴设备市场在今年Q2的收入达到20亿美元,总出货量770万个,增长近40%!

根据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1950万台,同比增长 34.7%。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25.5%,智能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达到84.6%。中国成人手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4%,也是促进可穿戴设备增长的因素之一。

收购Fitbit能让谷歌战胜苹果iWatch吗?

自从2015年推出初代iWatch以来,可穿戴设备已经逐渐成为苹果非常核心的业务之一。截至9月30日的Q4财报显示,可穿戴设备成为苹果增长最快的业务!

反观谷歌,在该领域一直默默无闻,旗下Android Wear对公司的贡献可以说微不足道。而谷歌目前核心收入80%仍然来自于非常依赖用户数据的广告。

那么,谷歌首先面临的挑战是苹果领先的技术及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其次是巨大的品牌认知度,毕竟相比其他可穿戴设备(包括Fitbit),iWatch已经深入人心;再次,则是来自公众对隐私被滥用的担心。

苹果公司近两年的发布会上,一而再的强调其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的种种举措。而谷歌则因为重度依赖以用户数据为基础的广告业务,导致对在线隐私越来越看中的用户无法对其承诺的“绝对不会将Fitbi的用户数据应用于广告”,但类似打脸的事情谷歌也是第一次做了,媒体曝光Gmail追踪用户消费数据的消息犹在耳边。

用户留存问题也是可穿戴设备厂商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功能交互上,缺乏刚需服务。不断的更新换代并没有带来质的飞跃,而是一直在已有功能的体验上不断打磨,很容易导致用户流失。

苹果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早已深耕多年,已经开始重点关注心血管健康服务。据悉苹果正在研究不需要刺穿皮肤就能测量血糖指标的技术,未来可能应用于旗下智能手表中。相比检测睡眠、检测心率等比较浅层的健康检测,心血管健康显然更加刚需。

谷歌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落后太多,需要奋力追赶,毕竟市场乐于见到竞争而非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