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企业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全球化,悄然打响好莱坞反击战,以应对2017年全面开放的终极考验。但中国几家知名的电影公司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最新统计,2015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03.63亿元,国产片份额占比为46.83%,为近三年来的最低点。其中,仅《速度与激情7》、《复仇者联盟2》与《侏罗纪世界》3部好莱坞大片便分去53.1亿,占中国票房1/4。除了凶猛的进口大片,狮门影业为首的好莱坞电影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准备争抢中国内地票房这块大蛋糕,中国电影公司生存境地看似岌岌可危。
事实上,中国电影企业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全球化,悄然打响好莱坞反击战,以应对2017年全面开放的终极考验。我们来盘点下,中国知名电影公司进军好莱坞的经典姿势有哪些?
华谊兄弟:最有野心的中国电影企业
华谊兄弟其实是最早意识到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潜力的国内电影公司之一,早在1999年就开始尝试让中国电影产业走向国际,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联合推出《大腕》、《可可西里》、《天地英雄》、《功夫》等一些系列电影,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与口碑。
从1999年至今,华谊多次尝试收购好莱坞公司,与传奇影业和studio8的合作均以失败告终,尽管输送了如《狂怒》、《贵族大盗》等好莱坞大片,但合作程度仍停留在合拍片层面,电影工业系统化引进进展缓慢。
十几年的合作,让华谊兄弟明白版权才是好莱坞工业体系的核心所在,也是他们在国际化道路前进得更远的突破口,主投方借众多企业的资本打造电影,却独享版权带来的衍生收益。因此,华谊兄弟如今进军好莱坞,核心瞄准版权。
近期,华谊宣布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与好莱坞新创电影公司STX展开未来3年18部影片的合作,参与全球分账并按比例享有版权。这是华谊近几年出海的最大动作。但一揽子买卖到底能否确保华谊成功入局,只能留待时间去检验了。
阿里:谨慎试水,投资极具价值好莱坞商业大片
阿里影业作为互联网巨头进军电影行业的典型代表,处处彰显出“财大气粗”的优势,但在与好莱坞的合作中却十分的谨慎。到目前为止,最瞩目的投资便是经典系列电影《碟中谍5:神秘国度》,与派拉蒙影业展开官方宣传、票务和衍生品领域的合作。
与华谊兄弟相比,阿里进军好莱坞显得十分谨慎。但背靠不差钱的阿里巴巴,后续的发展还很难下定论。目前阿里专注于深耕国内市场,出击海外的需求并不那么迫切。但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彻底开放的节点临近,阿里影业的全球化脚步会相应的加快。
其实,阿里以极具票房价值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作为试水之作,一方面自然是希望能够获取资本回报,另一方面也是想更多了解中美电影合作的规则和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能够为进一步的合作提供相应的砝码。
游族:新金融模式打入好莱坞内部
作为一家新生代互联网企业,游族影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资金及产量上,都不占优势,在进军好莱坞过程中,无法大手笔投资去博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因此,游族出海时,更多思考的是如何从策略上扭转弱势局面。
我们注意到,游族参与管理的电影基金模式颇为新颖,成功将美国影视传媒公司Bliss Media、好莱坞最知名的经纪公司CAA拉拢到同一利益阵营,让CAA可以主动调用目前好莱坞最好的导演、编剧及演员,项目的品质可想而知。
此外,游族将与Bliss Media、CAA共同管理基金,从而享有投资项目的全球署名权及内容版权,并获得全球分账收益,该基金初期将出品10部纯好莱坞电影,具体名单将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公布。这种弯道超车寻求捷径的方式,令游族从众多跻身好莱坞的中国影视企业中脱颖而出。
光线传媒:弃金融,做纯粹电影
在这么多中国电影企业中,与好莱坞合作最纯粹的应该算是光线传媒。与其他各种模式相比,光线传媒没有那么多想法,其出发点始终是在做电影。近期上映的《横冲直撞好莱坞》就是光线传媒与好莱坞合作的敲门之作,该电影全程在美国拍摄,美国好莱坞团队制作,打造中国电影。
虽然《横冲直撞好莱坞》在同期电影中票房表现平平,但也能看出光线传媒对电影的专注,利用中国资本,借助海外团队打造中国电影,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借助好莱坞制片的经验与技术提高电影产品的品质,这种去金融、重品质的模式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