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璧莲认为,个人能够选择的身份和个人不能选择的身份之间的的冲突和紧张是美国作家的创作灵感来源。
“这个采访结束后我不能再继续回答问题了。如果每个问题都回答,我就没法写作了。”8月22日下午在思南文学之家,当一位记者在群访结束后问任璧莲要她的电邮地址时,她直视记者的眼睛,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回答。
但在拒绝回答更多问题之前,她十分坦率直白,十足“典型美国佬”的做派。
任璧莲是第二代美国华裔作家。1949年前后,其父母从上海移居美国。任璧莲于1955年出生于纽约长岛,1977年于哈佛大学获得英语文学学士学位,而后进入斯坦福商学院,但中途辍学走上职业写作道路。
如今任璧莲已经是美国当代华裔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Typical American)获得1991年度“纽约时报年度图书奖”并入围“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典型的美国佬》于2000年首次在大陆出版,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今年再次出版。同时出版的还有她的短篇小说集《谁是爱尔兰人?》(Who’s Irish?)。
任璧莲坦陈,成为作家是个艰难的决定。在传统保守、追求稳定的中国移民父母和自己内心渴望写作的愿望之间,她曾向前者妥协过,进入斯坦福商学院学习。但她深深地明白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我突然意识到,每个人都会死,包括我在内。我不想在自己临死前想着我要是成为一名作家就好了。”于是任璧莲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斯坦福商学院成了人生的一段插曲,“我妈妈为此有好几年没有跟我说话。”她大笑着回忆这段往事,带着时过境迁的云淡风轻。
对任璧莲来说,写作的灵感来自生活中那些能引发思考的“亲切的刺激”(amiable irritant)。她用融入小说《爱妻》(The Loved Wife)的一个生活经历来举例:“我嫁给了一个白人,所以我们的孩子是混血。当我的女儿出生的时候家里有个德国保姆。她很高很漂亮,而我的女儿皮肤特别白。当我们仨一起出门的时候,别人会以为她才是母亲,我是那个保姆。这样的经历让我思考,并让我有写作的冲动。”
而当我问她是否会把个人经历写进小说时,任璧莲大笑着说自己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丈夫、父母或朋友写进小说。“小说比事实更个人化,但它们并不是事实。”任碧莲回答,“在创造人物时我也许会借用一个人的手肘、一个人的膝盖和另一个人的凉鞋。这些细节的确来自生活,我的任务是确保我的小说具有一种现实感,但没有人会说:‘哦,小说里写的就是我。’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个人经历的确不是任璧莲写作的全部灵感来源。在《莫娜在希望之乡》(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中,她写到了犹太人和犹太宗教;在《大世界与小城镇》(World and Town)中,她写到了柬埔寨人的生活;在《谁是爱尔兰人?》中她写了职场中的美国人。任璧莲的写作力求展示多层次、多棱角的美国现状。“虽然我是一个华裔美国人,但是我的作品题材不仅仅局限于华裔美国。”
如此清醒的自知让任璧莲一直关注美国文学的宏大命题,而她的华裔身份更是让她对“何为美国人”有着本能的敏感。“美国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它有一个导向型的理想,就是所有人都是自愿来到美国的。理想中的美国身份是基于这种自愿的基础。然而同时存在族裔这个概念。民族不是自愿选择的,它是家族和血液的传承,是外在于个人力量、在出生前就已经决定的因素。所以像这种个人能够选择的身份和个人不能选择的身份,这两者之间的的冲突和紧张,在美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凸显。”
美国社会的冲突与复杂性对任璧莲来说不是一种窠臼,而是一种考量自身和外在环境的绝佳契机。她认为,美国小说的核心问题,就是探讨美国理想究竟是什么、在理想和现实中是否存在矛盾、身份认同是否能在美国社会实现。
在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间敢于直面问题本质而非逃避冲突,背后隐藏的是一种美国人特有的自信,任璧莲甚至认为,美国小说是没有悲剧意识的。“美国人信仰身份是一种变化的过程,是能够通过个人的转变而改变的。美国人相信创造和再创造,不断地去推敲、质疑、拓展我们原来的语言边界,也就是拓展我们所认识到的现实边界。像这样可变的现实,就是语言和现实同时在变动之中,这是产生喜剧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美国小说有很多本质上不是悲剧,而是一种喜剧,因为它所肯定的是身份不断变化、语言和现实不断变化的状态。”
但支撑起对这些宏大问题思考的,是小说家笔下一个个具体到个人的故事。在群体的情感共鸣和个体的生命经验间,小说家应该如何取得平衡?任璧莲指出,小说家的任务不是给予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帮助人们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思考一些问题。
“归根结底,我们描述事物。这是故事,我只是在讲故事。希望我讲的故事中能反映出一些张力,至于它们能不能被发现完全取决于读者。对于作者来说,它可能是一种姿态、一种建议,但这都是在故事的框架内传达的。如果这种张力是真实的,故事自己会表现出来。”
在《典型的美国佬》中,任璧莲挑战了“什么是典型的美国人”这个问题的传统认知。就她自己而言,文化身份是流动的。东西方的文化精髓——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她身上调和、共存,她认为对每个人、每种文化来说皆是如此:“没有任何一个文化是单一的,即使在美国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态度,中国也是一样。而且同一个人的身上不同的态度也可以共存。就我个人而言,我在人际交往当中是一个比较倾向于社群主义、比较依赖于别人的人,但是我在个人写作、艺术创作中又有比较主见和见解。所以一个人、一种文化都不要拘泥于某一个状态。每一个人都可以不断地重塑自我。”
在2000年英国《时代》杂志推出的一项评选活动中,任璧莲被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提名为自己的接班人。在被问起得知提名的感受时,任璧莲表示,自己在厄普代克生前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此事,也无意被此事影响:“就像一个人捕鱼的时候,捕到一条没有办法让小船带回去的鱼,这个时候只有把鱼扔出去。如果你时时刻刻想我日后写作如何让厄普代克欣赏,这样会对你的写作带来压力。”她在写作中的主见和个人主义可见一斑。
而当中国读者阅读探讨身份流动性的华裔文学时,是否能感受到那种变动带来的困窘、期冀、不安和自由?在《典型的美国人》中,任璧莲展现出对中英文语言差别的微妙敏感,但时不时嵌入的中文词汇的文化冲击力在全中文的语境下被弱化了。这个构建在民国历史、谚语、《三国演义》故事、杨贵妃传奇、京剧等文化意象之上的,带着时而戏虐时而严肃叙述风格的,无疑是个真正的美国故事。
这是因为,在被称为华人之前,任璧莲首先是个美国作家。
英语才是她的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