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浙江钱塘的金石书家黄易,最早来到龙门石窟中寻访魏碑,发现并拓下了其中四品碑刻,世称“龙门四品”。
文|探墨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不光是国家政治上的分裂时期,同时也是书法艺术上的对立时期。
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公元四至六世纪的中国南北以江河为界,划而分治。
长江以北是以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长江以南是以南宋、南齐、南梁、南陈为代表的汉族政权。
南北朝时期形势图
不同的政治制度、不一样的风土民情,让南北两地的艺术审美也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北方石刻文字受少数游牧民族风俗影响,审美趋向于苍茫雄浑的刚健气息。而南方碑帖文字一如江南的温婉蕴藉,审美更多于流美隽逸。
楷书正在这一时期进行着它的嬗变,形成了北朝碑刻文字。
龙门石窟和魏碑
龙门不光有客栈,还有石窟。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一经开凿,就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的连续大规模的营造,共计有四百多年之久。
龙门石窟外景
如此多大大小小的朝代都在这座石窟里镌刻着自己时代的佛像和题记。它们无声地伫立着,静静地面对来自千年后四面八方的来客。
龙门石窟一景
龙门石窟共有洞窟1352个,佛龛750个,造像10万余尊,造像题记和碑碣有3600多块,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
藏在龙门石窟中的碑刻,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北朝碑刻,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
龙门石窟中的石刻文字造像记
魏碑是一种介于隶书向楷书转变的过渡书体。作为过渡体,魏碑既保留了隶书古朴醇厚的风韵,又有楷书方整严峻的面貌。
魏碑主要有四种分类,即造像记、碑碣、摩崖、墓志铭。
魏碑刻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在诗句中如此记载南北朝时佛教的繁荣。
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传播达到极为昌盛的地步。其实不仅南朝大兴佛教,北朝也极为推崇,特意为佛教寺宇广开石窟以供奉,更为佛像专门书刻题记以宣扬佛理,彰显禅观。
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刻石雕塑
龙门石窟内的魏碑属于造像记一类,笔画具有棱角分明、斩钉截铁的特点。清代碑学兴起,各地金石学家都以访碑拓碑为目标,龙门石窟造像记数量多达数千方,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有“四品”、“十品”、“二十四”、“三十品”等说法。
其中来自浙江钱塘的金石书家黄易,最早来到龙门石窟中寻访魏碑,发现并拓下了其中四品碑刻,世称“龙门四品”。
《始平公造像记》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刻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九月十四日。
《始平公造像记》全文为阳文,共十行,每行二十字,字间有方格界栏,内容是比丘慧成为其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而作的题记。
《始平公造像记》全文
棱角分明的方笔是《始平公造像》在用笔上的一大开创,堪称是魏体方笔的源头。
这种方切式的入笔技巧改变了以往篆隶书的藏锋用笔,变易为露锋方切,加入了侧锋的妍美体势,突破了笔笔中锋的传统。
在起笔的大胆侧切,转折处的果断翻折,《始平公造像记》强化了雄强险峻、外方内圆的特点。
《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始平公造像记》的结体特点大多由方趋扁,呈横向拓展的体势。整体的重心特意抑左扬右,压低左半部分并抬高了右半部分的重心,将篆隶字体的端正方整改为追求奇险方峻的结构特点,给书法艺术的审美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外拓的方笔强调了内正中实的丰厚力量,博大雄强的面貌下也隐匿着灵秀的内涵,在严正中寓变化,在方峻中见飘逸,在镇密中透空灵,在细腻中发雄浑。
《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康有为在看过龙门石窟中的石刻文字,尤其是《始平公造像记》后说,“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
作为魏碑方笔的代表作,无怪后人评价《始平公造像记》“方笔雄健,允为北碑第一”。
《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孙秋生造像记》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刻于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502年)五月二十七日。
《孙秋生造像记》全文为阴刻,上截记共十三行,每行九字;下截题名共十五行,每行三十字。内容是新城县功曹孙秋生等人敬造石像,祈祷国运昌隆、家族往生极乐的愿望。
《孙秋生造像记》全文
《孙秋生造像记》与《始平公造像记》风格较为接近,而笔法更为多变。书风沉着劲重,用笔方整遒劲,古拙朴厚,在骨力上峭拔劲挺。
在结字上依然取力外拓,有明显的扩张表现感,并延续了隶书横向取势的特点,结体宽绰方整,刀口棱角分明。
《孙秋生造像记》(局部)
在章法的处理上整体较为整齐,纵有行、横有列。在排列整齐的同时又通过改变上下字的重心,欹侧取势,使得每字看似独立,但实际的视角效果却活泼生动,毫无后世楷书严整刻板的弊病。
《孙秋生造像记》(局部)
康有为在评价《孙秋生造像记》时认为,“龙门二十品中,约而分之,亦有数体,《孙秋生》沈著(沉着)劲重为一体”。另一位金石学家杨守敬也评价《孙秋生造像记》为“以劲健胜”。
在上承秦汉,下开隋唐的魏晋南北朝,以《孙秋生造像记》为代表的北朝碑刻,极大地扼制了后世靡弱婉约的书风,成为一剂雄健沉劲的书法良药。
《孙秋生造像记》(局部)
《杨大眼造像记》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未刻具体开凿的时间。
《杨大眼造像记》额刻“邑子像”三字,正文共11行,每行满行23字,因漫长的岁月,文字多有残缺,今存二百三十余字。内容是歌颂北魏将领杨大眼军功显赫的一生。
《杨大眼造像记》全文
杨大眼是北魏的一员名将,真名已不得而知,只因眼睛大得像车轮子,所以人称“杨大眼”。勇冠三军的胆气让杨大眼立下赫赫战功,以肉体凡胎成为北魏时期开凿设像,与其他各位神话传说中的仙佛一样接受后人的供奉,满满的励志感。
和杨大眼武将身份相匹配的是,《杨大眼造像记》用笔方峻,提按顿挫的使转明显,使得刻字的圭角尽露,这种雄奇的笔势也给人一种武将之感。
《杨大眼造像记》(局部)
《杨大眼造像记》的结体庄重而稳健,已脱尽隶法,纯以方切翻折为用笔特色,字体整体变横为纵,体势开始趋于伸长,不再宽横取势,中敛而外放。
《杨大眼造像记》斜画紧结呈中宫紧收的态势,开隋唐楷书的先河。
《杨大眼造像记》(局部)
康有为在他的著作《广艺舟双楫》中把《杨大眼造像记》评为“峻健丰伟之宗”,又称赞它“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
在楷书的发展史上,《杨大眼造像记》以其气力充实,坚实丰满的行笔成为中锋骨力用笔的标杆,为唐朝之后笔画两端用力而中段怯弱的楷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大眼造像记》(局部)
《魏灵藏造像记》
《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既未刻具开凿的年月,也未留下撰书人的姓名。
《魏灵藏造像记》共计十行,每行共二十三字,此外碑额楷书题“魏灵藏”三字,碑额左题“薛法绍”三字,中间一行题“释迦像”三字,共计九字。内容是陆浑县功曹魏灵藏等人祈佑菩萨庇护之愿。
《魏灵藏造像记》全文
《魏灵藏造像记》是魏碑方笔露锋的典型代表,每笔的起笔都将锋颖显现在外,有锋芒毕露之感。
棱角分明的转折和笔锋毕现的点画,《魏灵藏造像记》呈现出方整厚重、恣肆雄奇的态势。
笔画末端上扬的收笔显出浓重的隶书韵味。
《魏灵藏造像记》(局部)
《魏灵藏造像记》的结体随势而布,有的取横势,有的取纵势,充满活泼的基调。
与《始平公造像记》抑左扬右的结构不同的是,《魏灵藏造像记》的刻字结构上密下疏,重心偏高。
通篇的章法在这种轻灵的分布下,显得整严肃穆,端庄隽洁。
《魏灵藏造像记》(局部)
笔画或大或小,结字或横或纵,《魏灵藏造像记》给人一种“欹而能正”的印象。无怪晚清金石学家杨守敬认为它“以灵和胜”的评价。
《魏灵藏造像记》(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