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最严苛的观察者,也无法否认三星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在我看来,三星在过去的成功主要源自对产业链的控制,以及填补市场空白两方面,而三星则迫切希望将这种优势带到产品本身。
三星新机Galaxy S6 edge+。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时间8月13日晚上,三星在纽约举办了2015新品发布会,传闻已久的Galaxy Note5与Galaxy S6 edge+正式亮相。面对即将问世的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双旗舰机Note5和Galaxy S6 edge+无疑是三星“对标”老对手苹果的重要砝码。
虽都是旗舰机型,但我个人觉得,若想真正扛起阻击iPhone的重任,三星最值得仰仗的或许还是被誉为“曲面屏巅峰之作”的Galaxy S6 edge+。对三星而言,每次推出的明星旗舰产品,都被视为集当时三星产业链和技术优势于一身的骄傲,edge+也不例外。透过edge+,人们多少可以窥探到三星帝国的内核,也得以重新审视这家被竞争对手多次唱衰的国际巨头。
也在不久前,三星公布第二季度财报,营业利润6.9万亿韩元,环比增加15.4%。从市调机构IDC和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数据看,三星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值得一提的是,具体到各业务部门数据,芯片业务无疑是本财季的一抹亮色,运营利润达到3.4万亿韩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86万亿韩元,上涨幅度接近一倍。
即使是最严苛的观察者,也无法否认三星在产业链上的优势,在我看来,三星在过去的成功主要源自对产业链的控制,以及填补市场空白两方面,而三星则迫切希望将这种优势带到产品本身。
Galaxy S6 edge+的秘密
那么就先来谈谈Galaxy S6 edge+这款产品。从各个方面来讲,它和前辈Galaxy S6 edge都可谓一脉相承,5.7吋大屏,机身厚度只有6.9毫米,几乎可被视作“放大修身版”的S6 edge。
当然,edge+延续了前者最大的差异化标签:双曲面侧屏。目前手机产品同质化严重,再有突破颇为不易,所以当三星今年推出“曲线救市”的Galaxy S6 edge之后,市场需求令三星自己也感到意外:三星原本预计S6和S6 edge的需求比例大致7:3,但事实上两者实际销量几乎相当。市场热烈反响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期待与渴求,也从侧面充分证明目前曲面屏幕技术的唯一性与复杂性。
不过尽管颜值华丽,在S6 edge问世后不少人仍心有疑问:曲面屏功能上的局限是否对得起设计背后的成本?如今Galaxy S6 edge+冲淡了这样的质疑,双曲面侧屏在功能上得到了完善:加入了双层菜单,你可以自定义常用联系人和常用程序,加入了应用快捷方式,你可以从侧屏直接打开应用或选择联系人发短信或打电话,且在待机状况下,轻轻摩擦侧屏,就可以点亮并查看信息。
正如同当年Note对大屏市场的开拓,在指引硬件潮流之路上,曲面屏以及其背后的柔性屏技术正在做着同样的事,尽管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开发尚需时间,但曲面屏本身将会对未来的移动产品产生深远影响。
除了直观的曲面屏,容易被普通用户忽视,但仍值得关注的一点是,Galaxy S6 edge+选择了三星自主研发的Exynos 7420处理器。对于醉心于手机参数的专业用户,被不少人誉为安卓处理器“最强芯”的Exynos 7420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作为三星第一款使用14nm工艺制作的芯片,其问世的时间早于台积电的FinFTE 16nm工艺,某种意义上,整合四个A57 2.1GHz和四个A53 1.5GHz CPU核心,同时集成了Mali-T760 MP8 772MHz的Exynos 7420,是三星在芯片领域最骄傲的得意之作。
如你所知,三星可谓当世半导体领域的第一集团。有消息称,在高端市场与三星处于竞争关系的苹果也不得不将前期A9处理器交由三星生产,以赶上9月份即将上市的新款iPhone。
全产业链的控制力
比起最风光的年月,由于国产厂商在低端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三星手机市场份额确实有所下降。但从Exynos 7420的炙手可热仍可看出三星在产业链上游的巨大控制能力。
事实上,三星在半导体加工、DRAM 、显然屏、手机SOC、CMOS图像传感器这些离聚光灯较远的上游领域都可谓实力强劲。三星生产的内部构件许多都直接用在了“友商”上,它直接为小米及其他中国手机小伙伴提供处理器,屏幕面板和闪存等元器件。换句话说,这些小伙伴们卖手机无论哪家强,都会为占据产业链上游的三星电子带去利润,这其中当然还包括苹果。正所谓“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对欢喜冤家虽官司不断,却并不妨碍三星始终作为苹果重要的供应商之一。那么问题来了,它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韩国最知名的财阀,踩着历史的脉络,三星有着特殊的发展史。仅从这一轮消费电子浪潮算起,早在iPhone横空出世之前,三星就已在微型电池和智能手机上押注十年之久。而当智能手机时代真正来临,凭靠多年技术沉淀,在内存、CPU、电池等方面,三星生产线几乎无所不包,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三星的手机业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毫无疑问,这种优势在已是一片红海的手机乱战之中显得尤为重要,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相较于诸多国产手机对于供应商的严重仰仗,三星有着无比强大的自主话语权。至少在这一轮手机厮杀中,从数十家供应链名单里挑选货物然后低成本拼凑,是大多数国产手机的不二套路,但手机行业真正的技术关键结点几乎都攥在如三星索尼这样的巨头手中。这意味着,当搏杀期结束,人口红利不再,面对即将到来的长久竞赛,一些国内手机厂商的命运至少值得忧虑,未来一旦供应链上的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后果也许将很难收场,这并不是没有先例的。
除此之外,就像一位评论者所言,国内手机厂商在技术环节的失语,或许将无法应对未来智能手机——甚至是手机之后下一代主流移动设备在技术转捩点上的质变,关于这一点,你多少可以参见当年从功能机迈向智能机时诺基亚的悲歌。要知道,国内厂商从来就不擅自什么技术革命。而由于掌控了核心技术,三星这样的巨头至少可以在应对变化之时反应得机警些,甚至主动寻求技术突破。坦率地讲,国内手机厂商所能做的,或许只是当技术普及之后,从也许更为复杂的供应链名单里迅速复制生产,然后如轮回一般陷入同质化竞争。
如何将技术变“酷”
追求对于产业的掌控,一定是以在技术转捩点上置身高处为基础,这几乎是所有巨头的共识。巨头们对于专利的追逐也堪比一场军备竞赛,而在这场事关未来的战争中三星如今站在前列。单从纸面上看,三星的技术能力颇为可期——根据美国专利及商标局2014年度授权专利统计结果,三星位列第二(老大属于IBM),授权专利4952件。而根据普华永道的一项调查报告,在IT公司中三星是研发投入最多的科技公司,在全球所有公司排名中也仅次于大众,排名第二。
有些专利直观可见,除了Galaxy S6 edge+上的曲面屏,三星还拥有像用眼球和眨眼控制屏幕,用通过头部运动控制手机的技术专利等,这些在人机交互上的革新虽然看起来有些亦真亦幻,但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就将转化成三星最直接的话语权。
没人能否决三星的技术优势,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在不少人眼里,相比于那些以盛产“黑科技”闻名的巨头,三星给人的感觉并不是那么酷?
虽然国内手机厂商将科技竞赛置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故事大奖赛”,但无可否认,至少在新时代话语体系里的市场营销上,他们似乎更胜一筹,这却是三星的短板。人们见到更多是三星在众多营销场景中的隐匿,相比于各种社交平台,它最常出现的地方却是以大众传播为基础的电视和路边的广告牌。
相比于迷人的产品本身,也许塑造一个同样迷人的品牌故事,才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当务之急。毕竟,在未来商业世界的逻辑里,真正拼的不是卖出多少手机,而是是否有人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