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合保税区发展模式创新的思考

经过4年的快速发展,红河综保区开始进入发展瓶颈期,面临着产业政策吸引力下降、招商引资困难、发展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  东滩顾问

文 | 东滩顾问 波波

9月初,应东滩云南合作伙伴的邀请,东滩顾问董事长朱跃军带队在云南红河、楚雄先后考察对接了两个项目。

其中,在与云南红河综保区的考察交流中,朱总对红河综合保税区如何进行创新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得到了较多的共鸣,在此将部分内容整理成文,以供大家探讨。

经过4年的快速发展,红河综保区开始进入发展瓶颈期,面临着产业政策吸引力下降、招商引资困难、发展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综保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鼓励中西部地区参与中国—新加坡(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载体。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需要对“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重大国家战略进行研究,对《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等关键性政策进行解读,研判在新形势背景下红河综保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判红河综保区未来所能承载的国家战略和新的发展前景,并积极创新发展模式。

综保区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从单一功能的保税出口加工产业集聚区,变成了一个二三产业联动、国内外联动发展的政策区域。尤其注重发展保税科研、保税贸易、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在传统的出口加工企业集聚以及国外高科技企业招引之外,更强调科研、交易、金融功能的引入。

云南红河综保区跟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肯定有所差别,还是需要强调发展需要保税功能的制造业集群,但应该强化交易和金融功能。选择地方有优势、发展有前景、高附加值的产业门类,不仅在物理空间上聚集发展“垂直产业集群”,而且突破物理空间,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发展“虚拟综合保税区”。

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综保区采取“产业集群+产业电商+产业金融”三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由产业互联网专家曾雄提出,已在上海宝山、浙江余姚、江苏仪征等多个地方落地实施。

核心的要义在于:特色产业聚焦,垂直产业集群发展;在生产制造功能之外,强化产业电商和产业金融的功能建设。以产业电商和产业金融功能运转,加速保税生产加工企业集聚可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电商和产业金融服务后期可以突破综保区的物理空间,发展虚拟园区运营。

基于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红河综保区可以寻找专业的产业运营商、金融公司、智库机构等合作伙伴,组建产融智府合作联盟,创新利益分享的合作机制,将产业、金融、智库和政府四者结合起来,推动规划落地。围绕综保区的产业发展,确认独特的产业资源优势,梳理清楚主导产业集群,每一个主导产业都可以形成“四个一”的发展模式。

1、策划产业落地方案:

聚焦当地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产业集群。

2、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政府与企业合作发起设立一只产业引导基金,利用产业基金加速产业项目导入和产业集聚发展。

3、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

构建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于一体的,为全产业链上企业提供销售、采贩、贸易、物流、仓储、结算、融资等综合服务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4、成立专业运营公司:

政府与企业合作在当地成立一家产业运营服务公司,负责平台运营,招商引资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投资标的筛选服务......

每一个合作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比如智库机构负责产业策划和运营顾问、金融公司负责基金募资和管理,利用专业化的服务力量撬动优质的产业资源导入,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与国内外各种资源的链接。

综保区也是一个园区,园区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目前正在向园区5.0迈进。

园区1.0:生产要素共享和政策优惠——成本节省;

园区2.0:政府提供一站式行政服务——效率提升;

园区3.0:政府集成更多市场化的产业运营服务——提高效益;

园区4.0:政府成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入园企业——共同成长。

园区1.0-4.0的发展模式,核心目的都在于打造地区经济的增长极,间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园区5.0模式有所不同,直接的目标不是打造增长极;而是做平台型、赋能型园区,降低区域经济活动中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降低区域经济活动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通过共享智能制造及要素资源、共享检验检测和加工中心、共享仓储物流服务、共享交易平台、共享研发设施、共享综保政策等,与综保区周边区域经济建立紧密和高频的商业往来。不追求一个大项目带动简单的配套上下游,而是追求建立一个大平台促进活跃的产业生态。

1.0-5.0,是层层升级的,不能“还不会爬就要飞”,具体到红河综保区,具体任何一个地方的园区发展,并不是一步迈到5.0阶段就一定是对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诸多公路/铁路/港口物流园区(涵盖综保区政策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最多的尴尬境地就是:交通优势不能转化为物流优势,交通网络没能成为物流网络。巨量的资金/资源被投入到物流/交通基础设施上,面向物流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各类补贴降成本的措施方面,简单粗暴低层次竞争,没有任何差异化。

在咨询实践中,诸多业主和东滩顾问共同探讨,在切实贯通物流通道方面,发现有三个方面的措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

1、致力于降低全通道成本(广域物流成本)。

在政策手段之后,多探讨技术手段、联盟合作策略来降低全通道物流成本,逐个环节挖潜,逐个环节改善,而不是泛泛而谈。

2、致力于创造更多的物流需求。

不仅仅是招商引资搬砖块,而且调整政府/平台公司的资金投资方向,控制在物流基础设施上大开大合的投资节奏。拿出部分资源和资金,探讨通过政府的引导基金,撬动成立物流产业基金,来扩大物流园区的贸易流量,创造更多的物流需求,实质性地贯通物流通道。

3、致力于创新更好的盈利模式。

简单的、规模化物流经济模型是挣苦力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国来看,物流经济正在向供应链经济演化。比之配套型仓储物流,供应链更深入嵌入到相关区域产业经济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可以包括:供应链金融、检验检测、集采集销服务、跨境分销、保税加工分拨等多种多样的盈利模式。这些盈利模式的创新,使得物流通道的贯通拥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更长的时间缓冲。

总而言之,全通道物流成本优势是基础,需要建立并持续保持;创造更多物流需求是切实贯通物流通道,形成实质性的贸易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关键,发展供应链经济试验区(示范区)是综保区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方向,在此基础上,鼓励传统物流企业,引入新型供应链环节服务企业,创新更好的盈利模式是重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