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阅要跟Kindle打一场“体验战”,难度几何?

一个好品牌,并不等于有很多销量,这在国外品牌上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但是国内对一个新品牌,更多要求量,要求便宜,但这并不足以促成一个品牌性格的形成。

 |  数码评价

最近的硬件市场十分活跃,我说的活跃不是说出的产品多,而是说出的类型多,之前一堆价格战的手机刚刚消停,这边掌阅就推出电纸书,打起了体验战。打法多了,说明这个大市场上各种考虑的人多了,是好事。然而无论价格战也好,还是体验战也好,都是想把产品发展下去,把硬件做好,市场培育起来,那么打体验牌的难度有多少呢?

首先需要一个机会

掌阅CEO成湘均说,希望体验的人能用其设备认真看完一本书,哪怕就一本,就会体验到用电纸书的,用掌阅电纸书的感受。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机会成本,这款掌阅的iReader售价899元,说贵,也可以认为贵,说便宜,其实大多数人都能支付起。但需要花899元购买,然后体验,然后得出值得或不值得的评价,也是需要成本的,而用户的选择还是谨慎的。

拿我来说,听到耳放这个产品至少3-5年了,今年终于偶尔一天冲动就买了一个,花了900多。同样,我也是偶然机会,买了个机械键盘,花了400多。这些,都是我在了解这个产品,听说这个品牌几年后的事情,我才第一次出手。所以,对于新品牌来说,在迎接用户的体验这个事情上,一定要等。

当然也不是白等,不停地改进人,让用户看到你的效果,以及提升,这是更鼓舞人心的事情。在改进中等待,在努力中等待,这是走体验牌的品牌所必须的。

需要颗非玻璃心

基本上来说,如果价格不够亏,或者不够大亏,是要受到喷子们的喷的,喷子们只喷一段时间,但你改进的动作他们一般不会喷,因为不够刺激,接下去就喷下一个产品了。

而这种改进是对产品有兴趣的人希望看到的,因为很简单,一个人如果对一个产品有兴趣,就会不断搜集其有利的内容,加强自己的信心,最终给自己足够的理由。

对于喷子的动作,不回应并非上策,但却是很多外企的一贯风格。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同时给喜欢自己的潜在消费者鼓劲,才是最正确的,这也是小米一贯的策略。让喷子来的更猛烈些吧,玻璃心的企业领导人始终难以从容面对中国这种市场。

坚持自己的初心

产品一旦上市,基本上短期价格也不能大改变,配置也不能大改变了,既然产品初衷设计的是如此,还是应该坚持这条道路,不要动摇。比如小牛电动车,说是为了城市白领提供一个好的出行体验,只是贵了点,3999元,比普通电动车贵了不少。正因这个思路,所以产品用料足,设计精,但结果也是价格贵。

对于喷子,还有市场的冷清,小牛显然应该做更多的事,比如,成立车友会啊。1000多的车,外形一般,颜色一般,喷漆一般,不太适合成立车友会吧。但3999这款,其实可以各个城市成立车友会。既然你打的是有实力的用户群,打的是体验,就要给人家体验,让大家获得产品,并获得产品以外更好的体验。

体验派,打的终究不是价格,而是体验,而价格是可以说出来的,比较的,体验则多是内在的,不好言说的,说出来有点像广告,所以体验派要更好的方式告知用户。

最终打造品牌而非低价产品

一个好品牌,并不等于有很多销量,这在国外品牌上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但是国内对一个新品牌,更多要求量,要求便宜,但这并不足以促成一个品牌性格的形成。

最终促成这个品牌的,应该是其产品都贯彻的一种性格,比如七匹狼,比如海澜之家,比如欧派橱柜,曲美家具等等,都是中国不错的品牌,可惜在IT领域,能够坚持自己品牌之路的企业更少一些。

正因为坚持品牌之路的企业越来越少,然后价格战越来越多,骂战越来越多,期货越来越多,我们的产品也变得没有味道。有一点我是同意的,直接在价格上迎合消费者,开端容易,但做大难,做大的价值也小,反之,针对中高端用户切入,赢得的赞赏减少不少,但其事业的价值也更大。

掌阅有这个胆量一试,也是基于自己技术和公司的整体实力的,也许长期坚持是可以成功的,当然不是简单坚持,而是不断提升的坚持,看其决心和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