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来看,与其说绿洲是一款社交平台,不如说更像是用户呈现给网上社交的一张精致“名片”。
文|3eLife
近日,微博旗下的新社交平台App“绿洲”开始大张旗鼓的推广,就连CEO王高飞(“来去之间”)不出意外的也为绿洲打起了广告。对于这片全新的“绿洲”,不少网友已经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抢先体验,短短几天时间也使得其中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几乎所有体验过的网友,都不可避免地发出这样一声感叹,“与Instagram真像啊!”
【界面属性太过眼熟,但绿洲不是ins第一个学生】
打开绿洲,内容中不出意外的有着大量精致的食物、配上滤镜的网红景点打卡、各种小动物照片,以及社交平台必备的大头自拍照。在图片右下角则是熟悉的爱心(点赞),气泡(评论)和箭头(转发),再往下就是左侧的点赞人圆形头像,以及用小号字体呈现的部分网友精彩评论。
微博似乎并不避讳“与Instagram高度一致”,甚至于按部分网友的话说,其几乎是“像素级复刻Instagram”。甚至连绿洲上的内容,也充满了“ins式”的精致。如果非要找出一些不同,可能是评论下方多了一个“wow!”功能,能够自动出现常用的回复用语,比如“如果人类有尾巴,一定会不住的摇起来”、“不就是膝盖吗?给你”、“这是什么神仙颜值”等等微博常见的“彩虹屁”(简化版)。但由于其还处于内测阶段,因此也无法确认这一功能是否会在正式版中得以延续。
现阶段来看,与其说绿洲是一款社交平台,不如说更像是用户呈现给网上社交的一张精致“名片”。而实际上几乎所有具备“图片社交”属性的平台,都免不了会让用户矜持的挑选上传内容,且不提Instagram带动的著名“ins风”,仅仅只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几张生活照,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多拍几张,从中挑选出角度、光线、画面最好的发布。其实,这种需要维持精致人设的图片社交平台,以往国内并非无人尝试,但只是结局都不太令人满意罢了。
【模仿ins的要么转型要么死,单一模式暂时很难独立】
这种“维持人设”式的社交应用使用惯性,固然令平台内容呈现一片和谐的景象,却也从某种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图片社交归根结底还是归属于“社交”,但图片社交显然无论模式还是风格,都较为单一,而这些缺陷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国内不少学习Instagram的应用,比如“LOFTER”,“in”,“nice”,甚至都被当作滤镜工具的黄油相机,但其最后要么没有活下来,要么就是表现得不太尽如人意。
以网易LOFTER为例,其产品定位可以说是一直在摇摆不定,最开始的切入点是摄影,与“图片社交”属性高度一致。然而网友晒照片的欲望显然并没有产品经理想象的那么强烈,于是LOFTER后续扩充产品功能,还用上了很文艺的slogan“每个人的理想国”,并加入绘画及二次元等元素,鼓励用户在平台上讨论兴趣,而不单单只是晒精美照片。但到如今,LOFTER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兴趣爱好者的聚集地,而平台所推崇的内容,也演变为“CP榜单”和“最热IP”。
“in”与“nice”这两个没有实现转型的平台,目前则已经湮没于众多App中,而至于黄油相机,则基本上只承担着拍照App,而非社交App的任务。诸多的案例似乎都在暗示,单一的图片社交很难支撑平台的发展,而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海外市场图片社交仅有Instagram一家拿得出手,未能出现出现更多势均力敌竞争者的原因。而Instagram风靡全球背后,Facebook所提供的各方面支持显然都不容忽视。
【大佬支持图片社交,本质上还是为了兜住用户】
虽说初创公司搞图片社交很难独立生存,但是对于像Facebook、微博、微信朋友圈这种已经非常成熟的社交平台来说,图片社交或许依然能给平台带来新鲜血液。此前,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十几岁年轻人为了彰显个性,纷纷开始离开Facebook寻找新的社交网络,而他们的选择,则正是Instagram。
虽然这些年轻人可能并不知道Facebook与Instagram的关系,因此兜兜转转从扎克伯格的左口袋跳到了右口袋里。而现在微博推出绿洲所谋求的,或许也正是同样的效果。
时至今日,微博已经有着十年的历史,其日活用户也突破2亿,但与此同时,日活增长及最为重要数字广告增长,则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放缓。事实上不止是微博,全球的各类社交平台都在面临用户增长触及天花板的难题,而且更麻烦的是,广告作为社交平台商业化变现的重要手段,却是极易引起用户反感,甚至造成用户的流失。过往在新增用户高速增长时,或许这部分流失可以忽视,但在进入新的阶段之后,这一问题无疑就成为了平台所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对绝大多数社交平台来说,细分并深耕用户群是接下来转型首选。但对于微博这样已经凭借现有业务成为行业巨头的企业来说,即便是转型也显然不能伤及现有的模式。
于是乎,一个尝试性的小白鼠平台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对于微博来说,绿洲的存在不仅可以给原有用户带来更为新鲜的使用感受,刺激其活跃度;未来这一平台开放后,也有机会吸引那些原本对微博并不感冒的用户;与此同时,图片和短视频这类内容,也天然契合电商的引入,为其能够带来更多的想象力。因此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能刺激到用户日活及月活数据的增长,相信都是社交平台所乐于见到的结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