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给资本家打工,但又不像邻居那样充满了对资本家的仇恨,英国电影没有混出大出息,但也好在保有了一份特立独行,省心省力,而且,更省去了一份“国产保护”的焦虑与算计。
作者:徐元
“大圣吃着煎饼捉妖”,掀起了国产电影空前的连波(播)热浪,以至于刚刚过去的七月,全国票房高达55亿,刷新了历史纪录。而且,国产片拿下了其中的52亿——在这个传说中的“国产电影保护月”里,官方、电影公司和观众,完成了一次非常意外又极其完美的配合。
“保护月”当然不会对进口电影下百分百的逐客令,“默契”走开的只是好莱坞分账大片,而行业内称之为“买断片”或“批片”的外国小片,这个时候是允许进场的。所以,今年七月,有四部买断片(即由国内片商买断了播映权而独占国内票房)上映,而除了十年来的第一部意大利进口片《危机行动》,其余三部很巧合的都是英国片——《罪恶赎金》《小羊肖恩》和《模仿游戏》,前者是两位好莱坞明星主演的犯罪惊悚片,中间一个是所谓的“英伦国民级黏土动画”,后者则是前一年的奥斯卡系人物传记片,其实也都算是小有卖相,然而三片合计,最后只拿到了大约9000万的票房,真是名副其实地陪太子读书(《危机行动》更是惨不忍睹,只有几百万入账)。
不过,“陪太子读书”,好像一直就是英国电影挣不脱、甩不掉的宿命。
一
关于“英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到底有没有“英国电影”这种东西(连很多英国人都表示疑惑)。当然,常识和理智告诉我们,它当然存在,知识界和影迷们更能提供大量的证据,来辨析或解释英国电影的种种特性。可是,就像月季和蔷薇、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一样,一般人没兴趣也分不清英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以及加拿大电影、澳大利亚电影)的区别。
▲金面具:英国电影学院奖
跟法意德日,或者香港地区、韩国相比,英国电影的历史成就和当下地位都不够拿得出手。作为一门产业,它是好莱坞的附庸,而作为一个“艺术流派”,它又缺乏个性,和辉煌的“英国文学”“英国流行乐”,完全没法相提并论。
从一战开始直到今天,好莱坞一直占据着英国电影市场80%以上的份额,以至于英国政府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对美国电影执行进口配额制。二战结束后,更是一度对好莱坞电影开征起了高额关税,但戏院和观众宁肯重温好莱坞老片也不愿支持国产新片。五六十年代之后,随着好莱坞八大公司把大不列颠当做外景地和人才储备库,英国电影更是近乎矮化成了好莱坞制片工业的一间外包车间。到了1990年代初期,英国影业跌入历史谷底,纯英产影片的年产量只有六七部,而包括英美合拍在内的好莱坞大片,近乎垄断地占去了90%的市场份额。英国电影界于是哀叹,“‘英国电影工业’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不是英国的”。
而在“艺术电影”这另一方天地里,英吉利也谈不上出色,意法德自不用说,似乎比起波兰捷克丹麦,都要稍逊一筹。最关键在于,当欧陆电影人已经把电影带入到了抽象的、先锋的“现代艺术”时空之时,他们的英伦同行,好像一直跳不出莎士比亚戏剧和狄更斯小说所划定的“古典主义”红圈,而只对叙事强烈的写实题材感兴趣。所以,英国电影最擅长的两大部分:当代社会问题剧和“遗产电影”(即《傲慢与偏见》等古典文学改编作品或历史人物传记片),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最终,007、哈利·波特、指环王……这些“英国故事”,都变成了好莱坞出品,而安东尼奥尼的伦敦题材《放大》,则成了意大利电影的经典、搭载着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的现代视听艺术的范本。
二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而且彼此产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好莱坞实在太强了”,因为,好莱坞电影对所有的本土电影都在无差别碾压,但欧洲大陆始终能守住小半壁江山,意大利、法国、德国都先后跃升为电影大国,不但涌现了一大批艺术电影杰作和大师,本土商业片的道统及势力也一直坚挺,这说明英国的状况更为特殊。
首先一条是,由于有同文同种的便利,从卓别林开始,希区柯克、费雯丽、大卫·里恩、肖恩·康纳利、雷德利·斯科特、克里斯托弗·诺兰、杰森·斯坦森、“卷福”康伯巴奇等等一代代英伦影人,一颗红心都向着好莱坞,并进而由此攀上了银幕世界的王座。所以,虽然奥斯卡的表演奖项几乎要被英国人承包了,但他们更多只是在为美国电影加分,而当他们回来拍纯粹的英国独立电影时,本国同胞通常也不买账——20年来,纯英产影片的年产量从几十部逐渐上升到今天的100多部,而美英合拍片则始终维持在20部上下,但是,后者的票房份额几乎一直是前者的两倍以上。
▲英国演员“卷福”康伯巴奇
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基于民族性格、历史传统、经济实力,大不列颠始终以“光荣孤立”自傲。所以,当法国为首的欧洲文化界用“作者论”、电影节及政府补贴,构建起了一整套“抵制美国文化侵略”的艺术电影生产/消费体制之后,被好莱坞压得抬不了头的英国电影,却并没有加入海峡对岸的这个抵抗阵营。精英的、小众的、强调“作者”个人化表达的艺术电影,在英国一直未能枝繁叶茂。
这是一种上至官方,下到从业者自身的选择,比如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历史上唯一的非美籍CEO、英国著名制片人大卫·普特南,就在他那本精彩的世界电影工业简史《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里,再三抨击了法国人倡导的“作者论”,认为其结果就是“观众几乎都要躲开欧洲电影”。另一个显著的证据是,欧洲大国中,只有英国没有重要的国际电影节。而英国影业最大的危机发生在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领衔的保守党政府上台,认为电影只是一项“商业”,因此依照自由竞争原则,废除了英国施行多年的进口配额制和伊迪税(即针对每张电影票的征税,用于补贴英国国产电影),从而给不左不右的英国电影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直到“偏左”的工党执政,扶助本土电影的政策才重新制定并实施,但补贴力度仍然远逊于法国。
三
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原因,非英语国家一般还能为本土商业片、尤其是语言类喜剧保住一块自留地,但英语系诸国,连这个阵地都会失守。所以,最终留给英国电影人发挥的,就只能是前述的批判现实主义类和文学名著改编类电影了。而这两种电影,恰好构成了英国风貌的两极:一边是粗鲁丑陋的当代民生,其本质是对足球流氓为典型象征的“老旧英国”种种凋敝颓丧现实的写真;而另一边,则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黄金时代,充溢着对二三百年前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尊卑有序的好年景的乡愁。
有趣的是,这两类电影分别在欧陆和美国广受推崇。近20年来,英国电影能在欧洲三大影展上拿回大奖的,如《秘密与谎言》《风吹麦浪》《维拉·德雷克》等,基本全靠“现实主义”派主将迈克·李和肯·洛奇两人(当然,他们的电影也和我们的王小帅贾樟柯一样缺乏本土观众)。而奥斯卡和美国观众受用的英国电影,几乎都是“遗产电影”:《理智与情感》《英国病人》《莎翁情史》《国王的演讲》……对经典名著的一再翻拍,虽然相当程度上是一种“戏剧传统”,但也有英国电影圈人士直言,其实是为了通过这类电影最大的知音——美国——的市场认可,以此为凭,转而在英国本土及其他海外市场推广,实现曲线救国。因为这类电影,实在是英国影业仅存的有出口能力的类型。
▲英国电影《理智与情感》
当然,抛开产业角度的认证,“英国电影”,还有一大构成是美英合拍的好莱坞制品。尽管“投资和收益都归美国人”,但的确保证了大量的英国就业(尤其是演员部门),英国电影业只好对此又爱又恨。这些每年几部、至多十几部的美英合拍片,不仅几乎都是每年暑期的票房巨鳄,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些007、哈利·波特、福尔摩斯电影,说的本就是英国人英国事,所以也是“酷英国”绝佳的软实力输出——谁忘得了伦敦奥运开幕式上,邦德先生和女王一起现身的场面呢?在今天全球最卖座的50部电影里,有20部根据英国原著改编或以英国为主要故事背景,从这个意义上看,英国文化实在是搭上了美国资本的顺风车。
今年,世界影坛的惊喜之一是《王牌特工》,而这正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制造的不列颠风味电影。该片充满了英国特色的阶级论、时尚风和恶趣味,老中青三代英国男星(特工)又靓又正,更带出了一种薪火相传的讲究和尊严。导演马修·沃恩,是从希区柯克、大卫·里恩到诺兰、盖·里奇,一辈辈英国优质商业片导演里的新生代。他们尽管拍的是好莱坞电影,但显著的英国味,还是和美国本土导演大异其趣,连同一代代经受过严格舞台剧训练的迈克尔·凯恩、丹尼尔·戴刘易斯、凯特·温丝莱特、蒂尔达·斯文顿们,这些台前幕后的电影人,成了英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不过,反过来看,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英国电影”长期的发育不良。毕竟,就像杨振宁、李安、林书豪虽令中国人自豪,但功劳终归不能算在中国头上一样。
▲电影《王牌特工》
四
英国电影工作者普遍觉得,比起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同仁,还是大西洋的那一边更让他们有天然的亲切感。这种感受不但存在于电影界,实则也是英国人的常态。但是理智与情感,往往矛盾。
1982年,纯英产电影《火之战车》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大奖,其中的编剧奖得主科林·维兰德上台,抖了个奥斯卡颁奖史上的著名包袱:“英国人来了!”——这一句,典故出自美国独立战争,北美殖民地军民常常以此呼喊通报,以提示敌人的到来,其实传递着同宗同族你死我活的紧张关系。而电影世界的战斗,当然没有硝烟和血迹,然而就在1980年代《火之战车》《印度之行》《甘地传》《末代皇帝》等英国电影先后称雄奥斯卡的同时,由于特效大片的兴起和官方政策的调整,英国电影业却几乎被好莱坞剿灭了。
▲英国电影《甘地传》
所以,随着欧洲一体化及欧盟成立,情感上认同美国的英国,逐渐从理智上倒向欧陆了。虽然作者理论没能对英国电影圈洗脑,然而英国官方、特别是英国电影工业,开始越来越接受“法国人那一套”了,不但政府补贴本土电影创作,英国制片人也频繁申领到了法国从官到私的电影基金。比如《小羊肖恩》和《模仿游戏》,出品方都包括法国电影巨头studiocanal(上半年的《帕丁顿熊》也在该公司名下),实际上,2013、2014连续两年,最卖座的五部纯英国电影(准确说法实则是“英国独立电影”)里,各自有三部出自studiocanal。而且,2013年票房最高的纯英产片《菲洛梅娜》,则是由另一家法国著名电影公司——百代出品(百代是全球最早成立、最早进入英国的电影企业)。
就像英美纠葛不断一样,自“诺曼征服”以来,法国对英国的影响,其实也从未缺席。法国和美国分头发明了电影,而夹在法美之间的英国,从一开始,就成了法国电影(一战前)和美国电影(一战后)的后花园,此后直到今天,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电影规矩,在不列颠岛上互相拉扯、彼此抵消。如今,它们更是一个显一个隐,大体以二八原则分头接管了英国影业。当然,对英国电影而言,和“侵略者”好莱坞不一样,法国人更像是同仇敌忾的远房表亲,属于被压迫的人民联合起来的范畴。然而,尴尬的真相是,英国民族电影业,比以往更像一个陪衬了:美国人来了,法国人也来了。
据说,英国人最早发明了足球、羽毛球,更不用说蒸汽机、计算机(《模仿游戏》正是“电脑之父”图灵的传记片)了,但无论这些体育还是机器,如今的英国,都不再是举足轻重的玩家了,更何况别人鼓捣出来的电影?不过,长期给资本家打工,但又不像邻居那样充满了对资本家的仇恨,英国电影没有混出大出息,但也好在保有了一份特立独行,省心省力,而且,更省去了一份“国产保护”的焦虑与算计。既然两边都当不成太子,陪读也就没有了动力和压力,而英国电影的不幸与幸运,全系于此。
作者简介: 徐元(周二值班作者),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