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  · 心理罪  · 顾小白

顾小白:《心理罪》虽然点击破了5亿,但网剧整体趋于泡沫化

《心理罪》监制兼编剧顾小白认为,在未来,网剧肯定是主流的平台,现在网剧的受众年龄差不多20岁或者更小,像《心理罪》这种题材的受众已经算偏大的了。

 |  首席娱乐官
《心理罪》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心理罪》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由雷米小说改编的超级网剧《心理罪》一经上线就得到了3亿的点击量,而最终播放量据统计已经超过5亿。里面的实力演员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欢,网友们纷纷直呼这编剧的脑洞简直比黑洞还大,比原作更具震撼效果。

在采访《心理罪》的监制兼编剧顾小白之前,小官一直在想该如何跟这位“神分析”的心理学神人来交流,害怕一点小秘密在他目光的审视下都无处遁形。但是见到顾小白之后,心里的疑云立即烟消云散,戴着一副眼镜的顾小白,更像是一个文人,没错,他就是个编剧。在聊到兴起之处还会点上一根烟,深抽一口后便将思路娓娓道来。

不谈主流,《心理罪》只是为了创作

从IP的潮流来看,《心理罪》并不算是个耳熟能详的IP,对一些爱看推理的,会去网站上看国外推理小说看原创的人,《心理罪》还算有名。但若要在路边随便问一个人,《盗墓笔记》可能有人知道,但是《心理罪》就未必了。对顾小白而言,他来做这个完全就是因为兴趣,若做一个网剧仅仅追求点击率的话,就会选择别的类型来做了。他认为中国目前不管是娱乐业还是影视业,都是类型过于狭窄。青春片火了大家都去做青春片,玄幻修仙的火了大家也一窝蜂去做,包括综艺节目火了大家也都是做的大同小异。但是顾小白觉得这个不论是对产业还是对创作,都是不良的过程。

在好莱坞或是在韩国,其实在很多地方推理、悬疑、罪案这种类型的片子都是受众很大的。但是国内以前因为受制于审查,传统的电影渠道和电视剧渠道都很难做到极致。这个极致不是暴力、血腥的,而是对人类心理更复杂的或是更阴暗的挖掘。它对形态方面控制得比较严,而现在刚好有了相对宽松的网络平台,又是在类型上可以提供一个拓展的平台,刚好凤凰联动又有《心理罪》的版权,可以孵化成网剧,自然就水到渠成去做了。

《心理罪》虽然给顾小白及整个团队带来了成功,顾小白却表示这部剧并没有自己所想的满意,只准备了近1年时间,显得太仓促了,不论在创作上还是剧本层面人物细节表达上,都没有做到完美和极致。他们想以非常标准的模式去操作,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

1、时间问题,不管是公司还是平台,都泡沫化了,它愿意尽快去变现,尽快去上线。现在老是强调IP,但可能这种IP今天红明天就不红了,所以大家就着急想把这事完成。

2、不管是创作层面、拍摄层面、宣发层面到最后的执行层面,最多也只到了及格线。

网剧趋于泡沫化,但未来将成主流

顾小白认为在未来,网剧肯定是主流的平台,现在网剧的受众年龄差不多20岁或者更小,像《心理罪》这种题材的受众已经算偏大的了,而这些主流的观众到了未来肯定会更主流。未来的网剧不能算是网剧,它说白了就是个导体。拿美剧举例子,比如《纸牌屋》是在网络视频平台播出的,《绝命毒师》是在电视机里播的,本质上它们没有区别。

身为编剧,谈到电视剧网剧的顾小白头头是道。他认为即使是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也会出现偏低幼的剧,比如《铁杉树丛》,更偏青少年的还有《吸血鬼》、《暮光之城》,但同时美国也会做《纸牌屋》、《女子监狱》、《权力的游戏》这些大的电视平台。可是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不管是网络平台还是电视剧平台,他们的目标很清楚就是要一个独特的地位。但是现在中国不管是电影、网络剧还是电视台,差异化太不明显了,不论优酷爱奇艺,还是腾讯搜狐,可能在投资层面不一样会有大有小,但是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作品是比较狭窄的。但是这也是个正常现象,美国工业若说有100分了,我们可能只有50分。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不管是网络还是传统的影视平台,都没有经过泡沫化的过程,但中国现在的影视行业有点像10年前的房地产行业,显得泡沫化了。“所以是否能在初级阶段慢慢的到成熟阶段,去泡沫化然后真正达到良性、完善,这个我觉得还有待观察。”顾小白说。

对于顾小白来说,凤凰联动更像是个创作平台,除了出了《心理罪》,它也在做其他的网剧,但是凤凰联动不会做同质化的东西,它的目标是做商业化好看的,与此同时又能对人的内心有挖掘,或者说对社会有态度的东西。顾小白解释:“所谓的态度和深度,肯定是建立在特别跌宕起伏的情节之上,能把人死死的“摁”在屏幕前的这种东西,而不是说只有所谓的IP,不管什么IP都先招过来,迅速套现的那种,那种肯定不会做。”

谈到未来的发展,顾小白表示后面会做一部网剧《只有医生知道》,这有点像美剧的医疗剧,他认为美剧的医疗剧也是很大的一个门类,通过这剧可以把中国当下的世态人心,人的困境等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

张艺谋其实很商业,永远考虑怎么赚钱

首席娱乐官:如果给《心理罪》打分,你的分数是多少?

顾小白:若是不考虑中国的环境,放在所有的影视作品里,我觉得对我个人而言,编剧层面我只能给自己打及格,拍摄层面五百导演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导演,他是从最细节的,比如他对录音对设备对摄影对很多东西的专业性,这种经验他是积累了十几年,在拍摄层面我觉得至少80分,你看跟韩国电影和电视剧比,在这个层面我觉得是一点都不逊色的,反而我觉得在剧本层面还是偏弱,所以在做第二季的时候我特别希望,拍摄可以再提高一些更纯粹,在剧本层面我希望能够80分吧。

首席娱乐官:对于未来您拍摄的剧,你觉得哪个是最重要的?

顾小白:我个人创业跟类型没关系,不管是惊悚片、喜剧片、悬疑片,还是行业剧,那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里面到底想说一个什么主题能否触动我,比如《盗墓笔记》,这书我没怎么看全,它是很类型化的小说,但是不管这个小说我本身对它喜不喜欢,比如别人来找我做这个项目,我一定要在中间挖出一个主题,不管原著有没有,只要能真正触动我的,那我就愿意去做,否则的话不管再大的IP我也会放弃它的。比如《桃花源记》写到最后,那个人怎么说都没人相信有桃花源,其实它是存在的,可它最后就是变成不存在的,其实那挺悲哀的。其实我想借电影来写一个这样的东西,至于别人能不能感受到,我觉得无所谓,但一定要让我有这种冲动才可以。

首席娱乐官:你认为内容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吗?

顾小白:第一就是你想说什么,第二就是围绕这个主题怎么让所有的起承转合、人物、细节都做到最精彩。

首席娱乐官:你觉得“互联网+”对影视剧、网剧的影响是什么?

顾小白: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所谓的“互联网+”对影视而言,其实就是怎么在主流的生活方式里去做所谓的宣传。但是我觉得创作跟这个关系不大,主要是宣传和营销这一块儿。但是现在有点过于强调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宣传营销,有时候更有点喧宾夺主了,反而作品没有那么重要了,从而导致炒作和噱头大于作品。

首席娱乐官:作为张艺谋的“御用编剧”,你觉得跟他合作下来的感受是什么?

顾小白:张艺谋其实特别商业,他永远在想怎么赚钱,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每个人的视角不太一样,他也不想做侯孝贤,所以谈不上对他有太大的批判。但是无论想拍什么电影,不管商业片还是艺术片,他的热情和激情是必须要有的。我现在接触的很多年轻导演都在想,签的这个合同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发展,他们总是在创作之外想事情。其实只要专注于把创作做好了,别的事都不会再彷徨了,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个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