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运动式”ETC抢人大战

推出了这么多年,一向不愠不火的ETC怎么就在今年突然火爆了起来呢?

 |  法治周末报

文|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法治周末实习生 陈雨涵

责编|马蓉蓉

“各位还未装机的朋友,请严肃拒绝任何金融同业装机邀请,务必把服务的机会留给我!让我们的友谊熠熠生辉。”这是一条来自河南省某县级建设银行的部门负责人何军的日常朋友圈,配图还写着“不许背着我装别人的ETC”。

何军说,这是他今年以来的朋友圈常态,除了自己,朋友圈内来自各商业银行的同行们,也都为了ETC而“刷屏”。网络上还有人笑称,最近在银行上班儿的每日暗号便是“ETC、ETC、ETC”。

推出了这么多年,一向不愠不火的ETC怎么就在今年突然火爆了起来呢?

1亿左右的ETC安装量引发市场抢夺战

对于车主来说,以往的人工收费站在出行高峰期被称为是“路障收费站”,5月份刚安装ETC的车主陈先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以前出门上高速,都要提前半天返程,不然过收费站的时候指定堵成停车场。”而ETC专用通道的开通,不仅大大提高了行车效率,减少拥堵排队的时间;同时对管理部门来说,公路收费的电子化也能省下一大笔基建费用与人工费用,发挥一种杠杆作用提高城市的营运能力。

ETC对很多有车一族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广东等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率先引入ETC试行。而后,上海、江苏、天津等地先后发展各自区域性的ETC系统。2014年,交通运输部启动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工作,到201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联网。

而在今年,发展ETC的政策导向更加明显。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加快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力争2019年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随后6月4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ETC的建设目标,即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ETC车道成为主要收费车道,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以上,所有人工收费车道支持移动支付等电子收费方式。

同时,根据交通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从2019年7月1日起,严格落实对ETC用户不少于5%的车辆通行费基本优惠政策,并实现对通行本区域的ETC车辆无差别基本优惠。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底国内汽车保有量大约为3.25亿辆。目前安装ETC的车辆约1亿,按政策要求,也就意味着在今年下半年当中要完成1亿左右的ETC安装量。对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虽然银行以前也有ETC信用卡的业务,但规模较小,银行自身反应也较慢,并没有意识到车主群体这一巨大市场。只是从今年发布政策之后,银行才开始大规模集中推行。”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峥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于是,在政策的全面落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的双重刺激下,之前一直被忽略的车主群体便立刻成为被追逐的对象,各大银行以及移动支付系统纷纷摩拳擦掌,开始了“抢人大战”。

银行营销ETC背后有用意

目前,提供ETC支付服务的主要有两类主体,一类是以工农中建交为代表的各商业银行,一类是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端。

据了解,银行推广ETC支付服务的主要逻辑是,银行高层确定市场战略,然后自上而下层层分发指标,通过不同力度的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分线上线下两渠道,由各支行网点的一线员工完成实际的推广工作。银行优势在于其庞大的地推群体可以直接接触到客户,对于老用户来说有一定的信任积累与心理依赖。

从营销方式来看,现在银行员工全员都有指标任务,分配上各家都不一样,建行银行某位负责人表示:“建行积极性最高,领了6000多万张卡和设备,工行领了5000多万”;山东某一地市银行包括所辖城区、县市支行,分配30万个ETC指标,一线员工的各人分配指标一般在每日10个至30个。

从营销力度和优惠政策来看,几大商业银行大同小异,主要是设备免费并包邮到家,高速公路通行费用打95折,部分存在小幅浮动,以及赠送通行费、洗车费、加油费等附加优惠。除了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小商业银行同样加入竞争,甚至给出更大优惠力度。例如,恒丰银行在信用卡绑定ETC之日起的头三个月,可享受高速通行费5折优惠,然后折扣逐月递减。可见其争取客户群体的决心。

当然银行也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在一定程度上,有车一族本身就说明他在身边的环境中,生活水平处于中高层,说明其存在潜在的资金流动以及管理需求,比如,衍生的个人存贷款、金融分期等业务。有助于我们吸收储蓄并沉淀资金。”一位县级建设银行行长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信用卡专家董峥也表示,在移动支付冲击银行业的大背景下,通过ETC办理信用卡,对于银行的业务增长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此外,ETC更像是一个通道打开了以银行卡为载体的交叉营销空间,为理财、消费、贷款以及未来可能的有关汽车增值服务等拓宽渠道。

以微信、支付宝为代表的支付机构在政策利好的趋势下,当然不会静坐观之。相比于银行,支付机构最大的优势在于坐拥庞大流量,用户粘性较高,业务办理也更快捷、更方便。用户在手机上最快可以在半分钟之内完成办理,并且设备会在申请后包邮到家,由用户通过蓝牙进行安装,在线激活。

实际上,支付宝在2017年就已经推出了ETC线上服务,但当时并未掀起全国性浪潮。今年7月1日,支付宝宣布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作,推出免费办理ETC业务;同时与平安银行合作,满足条件的新客户在活动期间完成任意一笔消费后将由小程序客服返还100元红包。

微信方面则同样开发了小程序“ETC助手”,遵循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规律,用户无需排队办卡、直接绑定微信支付便可。据“ETC助手”数据显示,期限内月办理量已达170多万。

但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微信办理ETC仍需要99元的费用,但可以通过邀请5人办理返还99元。这一裂变营销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与银行业不同的互联网运营模式。

实际上,银行本质上是账户,它想要实现的是用户通过银行卡去支付ETC的费用;而支付宝和微信在本质上都是支付渠道,这两类主体并不是完全的竞争关系,支付宝和邮储银行的合作便是很好的证明。未来,移动支付系统和商业银行强强联合分割市场,为不同用户主体提供多层次的立体综合式服务,同样值得期待。

警惕火爆背后的问题

ETC在推广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挑战。交通运输部的ETC发行周排行榜显示,6月20日到26日,北京市发行总任务是468万个,累计完成进度86%。陕西省、广东省、重庆市、江苏省4省市可以说是第二梯队,总完成进度在50%到65%之间。其他大部分省市在第三梯队,完成进度则在20%到50%之间。

然而,某些无高速费用的省市(如海南和西藏),为了推ETC,完成任务目标,强行推行ETC的安装,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和信用卡风险。

此外,部分银行为完成任务量对信用卡的申请条件有所放宽,使得信用卡的风险增大。

法治周末记者在卡农社区发现,有部分用户表达了“谁开车刷谁的卡”这样的诉求。记者了解到,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乡镇这样车辆还没有像一线城市如此之多,朋友之间相互借车的情况仍比较普遍。当车主将车辆借给朋友时,车上的ETC设备在过高速公路时,刷的仍是车主的银行卡,这样一来相比于以往人工缴费,就造成朋友之间费用往来上的不方便。

在询问相关银行工作人员时,他们也表示,目前实行的是一张车牌号绑定一张银行卡这样的机制。在共享经济趋势下,汽车租赁同样日益普遍,那么在非车主开车通过ETC时,该如何清算过路费用,仍是ETC支付业务中需要解决的服务问题。

据银行员工表示,目前,市、县一级的各商业银行以地推式营销为重要推广手段。前述何军表示,在朋友圈“刷屏”实属无奈之举,银行一下子给每个人分配到指标和任务,同时个人的其他业务仍同步进行,就需要在下班之后抽时间给自己的客户上门安装,“每天都有新的任务,完不成还要扣钱,压力一下子变得很大”。有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自己小区内“人肉”打广告,有业内人士称其激烈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信用卡大战”。

董峥表示:“未来更值得期待的是,银行能够以ETC支付为契机,深化用户的消费场景,在后续向车主提供如保险费、停车费、4S店的消费等一系列的资金服务,而不仅仅是把卖卡当成最终目的,如果是这样就不免显得目光短浅。”

风口上的ETC在未来的发展中既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也存在不可忽视的挑战。董峥最后提醒说:“一旦某个事情出现了‘运动式’发展的趋势,我们就应该学会保持警惕。警惕火爆背后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