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落地使ETC“出道即过气”?生命力比想象中更旺盛

一直以来,ETC支付都被认为是解决高速公路智能收费快速通行的最佳方案。

 |  中国电子银行网

文|中国电子银行网 汪晨

5G的到来对互联网行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日常生活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这个答案可谓众说纷纭,但大多数行业人士抱有一个共识,即5G将极大地拓展移动设备的运算能力,并从算力和数据传输层面为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不少人已经开始想象,5G的普及将如何干掉手机app,甚至手机本身。因为在5G的带宽下,用户发出的业务需求将不必通过客户端,乃至特定的移动终端接收和传送,而是直接反馈到云端进行处理。类似的交互手段迭代我们也可以在支付技术的演进历程中看到,从2G时代的电话线POS,到3G时代的移动分体式POS,再到4G时代的mPOS、手机支付和仍在不断发展成熟中的刷脸支付等,基本呈现一个带宽量变引起质变的变化过程(2G到4G网络带宽实现了以Kb计到以百兆计的飞跃)。可以预见的是,以信息交互为基础构架的支付行业必将受到5G算力革命的深刻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在上个月接受本网站独家专访时谈到,5G时代移动支付最大的变化将发生在物联网支付上。在物联网实现大范围商用后,各种家用电器,如冰箱、电视机顶盒,以及家中的水表、电表等都将接入物联网,之后便可以实现电视付费节目自动划款、水费电费自动缴纳等智能支付行为。这些支付手段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已广泛应用于停车场收费的车牌识别无感支付以及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的ETC支付,尤其是后者近期在政策面上显现了重大利好,被称为2019年最大的产业风口之一,可谓风头一时无两。

在公路交通支付领域中,多年来一直呈现车牌识别无感支付和ETC支付双雄并起的局面,具体来讲,车牌识别无感支付偏重停车场收费,而ETC支付偏重高速公路收费。两者相比,无感支付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额外安装硬件设备,只需在合法收费第三方平台上绑定自己的车牌号、驾照和行驶证即可。但在公路收费场景中,无感支付显现了易受天气和环境影响、难以识别套牌车、公共设备识别精度低导致通行效率低下等劣势,因此一直以来,ETC支付都被认为是解决高速公路智能收费快速通行的最佳方案。

但5G的到来是否对未来可能的ETC盛世带来一丝不详的隐忧?按照大部分行业人士的预测,5G将使更多的行业云(金融云、医疗云、教育云等)以及承载的数据与资源处于更易获得的状态,并且以此构建万物互联的“大互联网”,对外接硬件设备、外设app做的是大刀阔斧的减法,而依赖于车载设备的ETC支付,是否终将成为5G物联网支付时代的过渡产品?

诚然,ETC支付产业是在被认为“硬件行业余晖”的前5G时代开始发力提速,但4G到5G的过渡可能远比2G、3G到4G的过渡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以及更长的相关产业磨合期。ETC支付产业的起飞也是在交通运输部计划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的语境下发生,首要目的本身便是通过ETC支付的线上属性解决线下的效率问题,因此对于5G物联网应用的相关展望也显现了较为审慎保守的姿态。

并且,ETC支付同样具有自我更新迭代的生命力,通过主动拥抱各类新技术,如电子车牌、高清视频识别+地图信息技术、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等,同样可以融入5G物联网的新浪潮当中,从而做到ETC识别准确率更高、交易速度更快、线上化发展思路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