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那些号称媲美迅雷的下载神器,发现没一个能打的

迅雷还算良心的。

 |  差评

文|差评

说起下载工具,差友们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迅雷。

托尼平时下载用的最多的也是迅雷,它的下载速度还是可以的,不像百度云那样变态的给你限速到几十 KB ,一般情况下确实能够满足日常使用。

不过迅雷里边那臃肿的功能界面和频繁的弹窗广告,难免还是会让人用着有些不爽。

特别是当你将辛苦搜寻到的链接满怀欣喜地放进迅雷,却遇到资源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下载的情况,简直会让人抓狂。

俗话说做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下载也一样,没准有其他更好用的软件呢?

托尼在网上搜了一下好像貌似还真有,而且软件的数量貌似还不少。

本着怀疑的态度,托尼特意将这些下载软件全给下载了,看它们是否真的能够替代迅雷。

首先找到的是这款 FDM( Free Download Manager )下载软件。

它是一款经典免费纯粹的下载器,开源无广告,支持 BT、FTP、FTTP 下载以及批量多线程下载等功能。

可以说迅雷拥有的功能它差不多都有了,关键是它的界面还特别简洁,清爽无广告。

但当托尼尝试下载几个资源之后,发现这下载速度,emmm。。。不是比迅雷慢了一点,而是慢了好几倍。

在同一台电脑使用同一个网络的场景下,迅雷里即使不登账号,不开会员,下载资源的速度也可以达到 3 M/s 。

而在 FDM 里,面对同样的资源,它的下载的速度仅仅只是迅雷的几十分之一,迅雷十几分钟能下载好的资源,FDM 却需要二十多个小时。。。

有些磁力链接或者 bt 种子,甚至不能被很好的识别解析。

别说替代迅雷了,时不时趋零的下载速度最后能不能顺利完成下载也是个问题。

FDM 挑战迅雷失败后,托尼接着又尝试了另外一名叫 Motrix 下载器。

Motrix 可以下载 HTTP、FTP、BT、磁力链接以及百度网盘等资源,并且跨平台支持 Windows、Mac、Linux 三大系统。

软件界面和前面的 FDM 一样干净清爽,下载时的操作逻辑也与迅雷相同,直接拖拽或者黏贴链接即可。

在没有开始下载前,托尼对这款软件还是挺有好感的。

但用它来下载前面的资源时,尴尬的事情又发生了,资源虽然能被识别,它们的下载速度却很统一的停留在了0 KB/s 。。。

换了其他的几个资源后,托尼才算是体验到了它的下载速度,正常下载时几乎可以赶上迅雷。

不过这款下载器用下来给我的感觉不像是在下载,更像是在赌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资源在它这里有没有下载速度,想要替代迅雷,还差的远。

随后托尼还是不死心,又陆续尝试了 qBittorrent 、Mydm 、BitComet 、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 等 PC 端的下载器。

虽然它们的界面都比迅雷更简洁,甚至有些下载器在功能上还比迅雷多上不少,但论起下载速度,说实话,托尼觉得没一个能超过迅雷的。

不得不说在电驴、国际快车、QQ 旋风等下载器都凉了之后,迅雷却能风光至今,还是有点技术的。

早些的资源下载采用的是 P2S( Point to Server )技术,用户通过计算机,直接从服务器上下载各种文件。

这种简陋的技术存在不少缺陷。

比如当下载的人数越多,从服务器分享出去的带宽( 每秒传输的数据 )也越多,分配到每台计算机的带宽就越少,下载的速度会变得很慢。

就好比抄作业,如果一位同学抄另外一位同学的作业,不用等很快就能抄完,抄作业的人一旦变多,会明显拖慢抄写的速度。

随后出现的P2P( Peer to Peer )技术,就对原有的下载方式做了改进。

P2P 使得每台计算机不仅可以从服务器上下载文件,它本身还可以当做服务器提供带宽给其他计算机下载,而且下载的人越多,速度也越快。

这种下载方式就好比每个人都只抄作业中的一部分,再互帮互助从其他人手中抄自己没抄的部分,抄作业的速度自然得到提升。

而迅雷在结合了 P2S 和 P2P 技术后,又进一步做出了改进,在全球首创了 P2SP( Peer to Server & Peer )技术。

P2SP不但能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下载,还可以从多台服务器上下载文件。

服务器的增加,相当于写有答案的作业从原来的一份变成了多份,抄作业的速度再一次得到了提升。

就这样迅雷依靠的 P2SP 技术,加上自家服务器的优势,在资源的下载速度上,开始领先起其他的下载器来。

不过当时P2SP 技术使用的手段不是很绅士,曾被其他网站指控过其未经许可,擅自盗用别人的服务器资源为己所用。

就好像盗打电话,迅雷不用自家的电话,直接从别人家接条线出来打,而话费却还是由被盗打的人支付,导致迅雷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不少网站的抵制。

当时某个网站对迅雷的控诉

但不管怎样,迅雷依靠自家服务器和下载技术优势,逐渐成为了国内用户量最大的辅助下载类软件之一。

托尼记得当初的迅雷除了带数字的标准版,还有极速版以及精简版。

那时候的迅雷极速版,无广告,无插件,无捆绑,启动快,下载更快…回归极简,一切只为下载服务,真的就是一款纯粹的下载器。

后来迅雷可能出于商业化的考虑,下架了极速版,在之后迭代更新的版本中增加了浏览器、会员、游戏、直播等功能。

毫无意外的,和其他大多数免费的软件一样,迅雷变得越来越臃肿。

非会员的功能被阉割受限,引导充值会员的广告弹窗越来越频繁,下载时被限速不能充分利用带宽。。。

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免费享受迅雷下载速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需要付出点代价,毕竟软件本身的维护和运营也需要成本。

至于这些运维成本,最终也统统通过广告的形式,转嫁到了我们消费者身上。

毕竟免费的东西,永远不会是真正的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