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北京互联网创业的爆发之年,创业项目俯拾皆是,VC和PE遍地撒钱。David Zhu(朱华明)可能是千万创业者的缩影,今年,David和他的团队正以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的速度快速前进。
本文作者:David Zhu,由LinkedIn领英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在这里,我们分享David从“门外汉”的身份起步寻找合伙人的故事给大家。这是第一篇用如此细碎的情节纪录创业初期,从无到有的故事。创业者构建团队,有的凭借的是情怀,比如老罗;有的是财大气粗,比如高估值受到投资人青睐的中后期小米;还有的凭借媒体造势,比如新近获AngelaBaby投资的轻断食果蔬汁HeyJuice。David尝试过用熟人网络、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寻找自己的合伙人,最终通过在LinkedIn上打造自己的完美履历,向众多潜在合伙人发送站内信(InMail)约谈联系人的方式,组建了理想的团队。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宝贵的硬件行业知识和创业第一课。
当今的互联网乱象丛生,一面人人鼓吹“这里风好大”,一面人人唱衰“ABC轮死”,无数欲望和盲目随着热钱涌入创投圈。总有这么一群人,和大环境形成反差,用实实在在的勤奋和努力,稳扎稳打的态度,去制衡浮躁的风气,去化解人们对这个圈子的误解,并让大家的关注点多多少少地从“垄断者”转向“发明者”,从“1到100的红海”转向到“从0到1的蓝海”,去发现正能量和初生般的勇气。
前两年,我一直在思考下一个社交创业方向。去年夏天,我在查尔斯河旁边跟Yanfeng同学跑步的时候有了一个灵感,想做一个基于声音的可穿戴。
这是一个没有被人提出来过的问题,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案去解决一个垂直场景下社交化沟通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全新的可穿戴,完全没有参考系,完全需要从本质开始思考和执行的问题。我社交网络创业10年,非常知道挑战一个完全“Think different”的产品起步面临的团队、融资和执行的困难。当然,也因为此,我居然着了迷,很快就休了学飞了回来。
回来的第一周,我就约了以前创业认识的小米的KK。我们俩绕着五彩城外面的马路走了一下午,只记得当时小米墙上挂的“Always believe that good things will happen” 和KK说的,正是因为雷军在小米最开始的就找到他,他才会为了小米all in。我不能同意更多。是的,我要从一开始就搭建一个顶尖的团队。
尽管我自己的中美人脉网络并不弱,但初期找人还是挺让人抓狂的。首先,我并没有任何硬件方面的人脉,根本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其次,我自己也没有硬件经验,如何跟牛人探讨问题都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孤身一人,带着个疯狂的乍一听觉得“这孩子傻了”的想法,怎么能让人觉得靠谱呢?抓狂。抓狂。抓狂。
开始快速试试吧,大概就是那几种方法。我先挑了4000多微信好友里面几百个稍微有点可能有硬件人脉的人群发了一下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移动互联网从业者和创业的朋友。50%左右的回复率,10%的人认识硬件圈的人。但因为人数太少,约起来效率也非常低下。
我开始尝试新的方法,譬如参加一些线下活动,然后进入一些行业的微信群。我用了一周时间,去传说中的各个咖啡走了一圈,也加入了几十个硬创微信群,认识了一丢丢的人。麻烦还是在于Pool太小,效率太低,也非常难以知道对面这个人的水平。
我是做社交出身,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了一下。之前的方法一:靠朋友来推荐估计是不怎么靠谱了,二度人脉太过于集中在同一个行业。 方法二:微信群人才质量不符合,线下活动的效率非常低,招聘网站和猎头公司也更走不通。 我需要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可以精准定位,迅速扩大Pool,然后完成邀约。考察了一圈,试过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职业社交网站。也就只有Linkedin最符合,效率应该会最高。靠自己了。
首先,我把自己LinkedIn页面上的每句话都好好斟酌着写清楚。
其次,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靠谱,我给比较熟悉的朋友们发了邀请,让他们帮我endorse(背书)。差不多一天就有几百个人给我点了赞,我的个人页面终于看起来比较棒棒的了。
然后就是整理筛选词组,根据不同的词组组合去找人。首先我根据硬件公司,个人背景,相关职位词,和地点整理了相当多的关键词列表。当然,为了增加效率,我研究了LinkedIn手机版和PC版的交互的不同,发现手机版可以更快的加人,因为它不会跳转到新的页面。这样在坐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我都可以用手机版更好的加人。后来发现,那短短一两周,我居然加了上千个好友,这其中应该涵盖了联想,华为,索尼,诺基亚,摩托的大部分中高层。
接下来可以邀约了。我决定花12个小时写一封非常有吸引力的信。首先,要跟人拉近关系,要阐述自己对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比较specific。其次,我认为这个时代对于每个人的机会是非凡的。最后,我要很朴实的把自己的展示一下。最终大概花了4个小时完成。之后,剩余的8个小时修改了十几遍,也找了两个朋友帮忙修改,这封信就完成了。当然,我还留了我为找人新注册的微信号,专门用来整理。
【一封邮件案例】
Hi Larry,
很高兴通过我朋友认识你。你的行业经验和技术才华让我很敬佩,同时我也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期待与你继续互相了解、分享观点。
如今是智能产品的黄金时期。供应链已经成熟。人才储备已经很充足。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观念。而我们现在入场也为时未晚。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个爆款智能产品,同时细分市场正以超速发展,未来潜力可期,资本市场也很活跃。我们不能再等。
从22岁我博士辍学开始,我已经在国内创办了两个社交企业。其中一个是同学网,是第一个也是市面上3强的SNS社交网站和移动端产品,在中国的移动信息领域属于开创者。从清华到MIT,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我一直致力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连接,这也是我如今想要创办这个可穿戴设备的start-up的初衷。可这一切都需要业内最顶尖的人才助力,一并开启破坏性创新的入口。
烦请加我微信,保持联系。
朱华明
这封信的回复率高的超出我的想象。80%以上的人居然都回复了我这封信件,我这个新的微信号的联系人列表上面从几十个人在短短两、三周涨到了上千个人。我大概给每个人都加上了标签,项目,产品,技术的各种分类联系人都在上百人左右。当时感觉真的棒棒的。
以学习的心态邀约,是邀约过程中最好的总结了。加上微信之后,我一般直接开始约,每天安排四-五场,早上一场,中午一场,下午晚上三场,把自己的Calender排的满满的。
更重要的,我把这个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我很看重也很享受跟每个人的每次聊天。我会提前准备自己要问的问题Notes,事后我又会准备这次会议的总结。
这个夏天,我在一个月内聊了接近100个硬件中高层,这中间有相当多包括诺基亚,摩托,华为,联想在内的非常资深的伙伴。我不单单选定了我们最初的豪华硬件班底,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肯定了我的想法和方向的可行性,很多人也成了我们的长期顾问和伙伴。最重要的是,最开始的那一个月,我从每个见面的人身上学习到很多很多,也是我自己硬件和供应链生产知识突飞猛进的一个月。我们的从零到一终于也迈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