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的智能新衣

一款好的行车记录仪应该是什么样?最起码一些最基本的属性要能够保证,诸如:保持长久运行的稳定性、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清晰度足够、夜视性能良好,逻辑简单、取证方便,以及安装简便、可靠。其他的一些创新,用户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  逐鹿网

作者:白腾飞

智能硬件的出现大多以改良用户体验为名,但其中也不乏为纯粹贴牌互联网概念而生的新品类。比如,很多人发现了行车记录仪新的生机。

这个市场的确很符合改造的条件:品类繁多、没有特别出众的品牌、质量参差不齐、运行不稳定,以及行业内盛行的虚标参数的潜规则,用户体验差强人意。

更加让人头疼的是,行车记录仪不仅有很多的形态(自带屏幕型、简装小巧型、后视镜型等),现如今还有各式各样“智能化”的包装,普通用户更是难以选择。

关联手机的盲目

开车时用手机本就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因而这样一款用于车上的产品理应避免过多跟手机的交互,但某些产品不这么认为,比如奇虎360的行车记录仪。

这款火柴盒大小的行车记录仪自身带有一块屏幕,也许考虑到屏幕太小没什么实质作用,他们便开发了手机App,通过Wi-Fi跟行车记录仪相连后,用户可在手机上实时查看录像视频、点击拍照截图、视频回放,以及一些设置选项。

所以这个功能是开发给谁用的,司机肯定不如果是给乘客用,也没什么好玩的吧,而且据媒体评测资料,“在与手机通信时360行车记录仪只能拍照而无法实现视频的录制”,这不是耽误正事儿了么?

实际上,行车记录仪的使命是记录视频,前方的景象本就实时呈现在眼前,只要保证它没死机一直在正常工作不就好了,为什么还要通过另外一个屏幕来看实时画面?如果真的需要外接大屏幕,那接一个平板固定在旁边体验不是更好吗?何况还能充当车载导航来用。令人费解。

社交分享的化身

某种程度上,为视频分享而生的行车记录仪的确是个新思路。对一定范围的受众群体来说,放一个呆板安静的行车记录仪在车上真的索然无味,他们需要更为新奇的玩法,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分享这两个功能想必能赢得一部分人的青睐。

这其中的代表产品是极路客(Goluk),它采用一个特制的遥控器(可粘贴在方向盘上)来控制行车记录仪,按下按键,它会自动保存按下前6秒至后6秒的视频,然后通过内置Wi-Fi传输到手机上,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分享到社交网络。或者也可以设置生成直播链接分享给其他人观看,同时支持语音对讲交流。

除了碰瓷的片段以外,分享自己行驶路上独特的风景也是比较有意义的事情。目前,极路客已经获得创新工场和富士康的上千万元天使投资。

后视镜的重生

行车记录仪的形态有很多种,包括后视镜样式。还有的人更进一步,想把这块带屏幕的后视镜做成“有脑子的智能行车记录导航仪”。比如车叮咚。

这个产品的大体逻辑是,满足用户在开车时的各种需求,如多媒体播放、导航、电子狗、实时路况等,以及接打电话、微信(或者QQ)消息的实时语音播报、语音助手等。这一切都通过一款内置Android系统的行车记录仪来实现,类似于带视频记录功能的小型Android平板。

车叮咚还在众筹阶段,截至发稿时已筹得850多万元,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产品受欢迎的程度。这些智能化的名头能吸引不少的关注,但真实体验效果如何很值得怀疑,至少语音助手的功能不会很实用。

一款好的行车记录仪应该是什么样?虽然在这变革的年代有很多新的理解,但起码一些最基本的属性要能够保证,诸如:保持长久运行的稳定性、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清晰度足够、夜视性能良好,逻辑简单、取证方便,以及安装简便、可靠。

其他的一些创新,用户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本文首发于逐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