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破产到年营收超80亿,这家公司的传奇是如何成就的?

养元饮品是家什么样的公司?从濒临破产到实现81亿收入,它的传奇是如何成就的?

 |  涤新资本论

文|涤新资本论

在植物蛋白饮品市场,曾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西有唯怡、东有银鹭、南有椰树、北有露露。如今,势易时移,养元饮品旗下的“六个核桃”的销量,已经超过上述任何一家企业。那么,养元饮品是家什么样的公司?从濒临破产到实现81亿收入,它的传奇是如何成就的?

养元饮品是家什么样的公司?

养元饮品成立于1997年,原名河北元源保健饮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元源”),销售额只有300万元,此后被两次转手,成了无人接盘的烂摊子。

1999年,河北元源已经资不抵债,处于破产边缘。为了使其能够存续下去,在河北衡水市人民政府的推动下,控股方由衡水电力,转到了另一家国企衡水老白干名下。

衡水老白干的主营业务是白酒,核桃乳作为辅业在这里没有一点地位,接手后没能扭转河北元源的颓势。

2004年,衡水老白干进行国企改革,不赚钱的河北元源被要求改制。最终公司58名员工以309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河北元源的国有股,变成一家私企,后改名为河北养元。

2006年,河北养元销售额达3000万。

2008年,河北养元销售额达3亿。

2018年,河北养元上市,改名为养元饮品,实现销售额81亿元,净利润26.8亿元。

从濒临破产到实现81亿收入它的传奇是如何成就的?

1.聚焦产品

从跟风、没有特色,到做“品类引领者”。在养元饮品早期的经营中,虽然年销售只有300万,但是做了很多款跟风产品,看市场上什么卖的好,就卖什么!市场主流饮料品类都有进入,如碳酸类、果汁类、含乳类等,品种竟达15个之多。

2005年,在姚奎章为首的管理团队买下、改革之后,进行的反思就是,再也不能走老路了,简单的模仿没有未来,一定要有个自己独特的“亮点”,才能够撬动市场。

于是,养元饮品果断砍掉了多个跟风市场的项目,聚焦核桃饮料。这个选择,一下子改变了六个核桃的产品路线——从跟风到聚焦特色!

2.突出产品特色

六个核桃所聚焦的核桃乳饮品,无论在植物蛋白饮料里,还是针对整个饮料市场,都是有自己的特点。

六个核桃与其它饮料相比,其主要成分“核桃”,还是具有很强的特色优势。核桃被称为四大干果(核桃、杏仁、腰果、榛子)之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民间对于“核桃具有补脑功效”有高度的认同,这让六个核桃与其他饮品相比,具有很强特色的价值——高营养、补脑功效好!

3.消费场景的选择

在前期的调研和运作中发现,植物蛋白饮料主要在两种情况下被购买:一是礼品,多在流通渠道卖。二是作为女士、儿童饮料,在饭店卖。

于是,养元饮品团队将这两个消费场景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不过,养元饮品,一开始并没有进攻流通渠道,而是借助酒的销售渠道进行铺货,因为团队有做酒水渠道的经验、资源,前期集中在餐饮业做推广、在餐馆、去酒店进行破局。

在饭店尝过六个核桃的消费者,又到批发部、超市去买,反向拉动了流动渠道商进货。

4.渠道精耕细作

随着渠道销售起来,养元饮品开始注重渠道的做透、做细。养元饮品推出了“星级服务体系”——派出销售团队帮助代理商确定渠道价格、促销政策,掌握铺货技巧、培训业务员,帮助经销商真正实现产品顺利上市;以及“零风险代理产品”——代理期满,卖不出去的产品养元饮品原价购回。

这一系列工作,构建了立体网络,也大大提高了网点质量,从而打造了强势渠道网络体系,保证了销量产出。

目前,养元饮品拥有超过1500家经销商,主要覆盖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县级市场,触达的零售终端数量超过100万家。

5.广告强势占位

在经过渠道的精耕细作后,养元饮品团队雄心更大了,决定更大的运作——进行央视广告投放。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短发陈鲁豫一边拿着饮料走向工作族,一边如是说道。

上述广告耗费了养元饮品6000万元。与此同时,为了广告效果,养元饮品还买下央视新闻联播30秒后的广告时间。

真金白银的广告投入确实达到了效果。2010年8月后,这句广告金句简单粗暴地抓住了学生、家长、白领等目标群体,这一年,“六个核桃”的销售额达到15亿元。

2016年,养元饮品成为《最强大脑》的赞助商,拍下2.5亿元的赞助费。同年,养元饮品的净利润接近24亿元,弯道超车同类上市公司承德露露。2018年5月,六个核桃又邀请了“流量小鲜肉”王源作为代言。

养元饮品利用独特的消费场景切入植物蛋白饮料市场,通过精耕细作强化销售渠道,获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养元饮品收入过度依赖六个核桃,占比达到98.5%,未来,养元饮品一定要进行产品升级和创新。目前,行业整体创新升级力度还明显不足,对养元饮品发展是不错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