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股不同权纳入港股通,马云:仍希望能在港上市,否则是遗憾

此次同股不同权改革从动议到方案落地,前后历经近五年,可谓香港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

 |  MIss .cat

文| MIss .cat 赵建勋

也许不久的将来,A股投资者也能炒炒阿里巴巴的股票了。

近日,香港财经事务局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透露,港交所与中国证监会已达成共识,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的股票,7月起可在“沪港通”和“深港通”交易了。

【内地投资者的好消息】

同股不同权最终纳入港股通,过程并不太顺利。

去年4月,港交所改革了新股发行机制,开始接受同股不同权、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来港上市。

不到三个月,7月9日,小米(01810)就打响了第一枪,成为首家依据香港新规则上市的企业,并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然而5天后沪、深交易所突然通知,考虑到投资者熟悉程度等因素,暂不将同股不同权公司纳入港股通投资标的。港交所急忙作出回应,表示希望中国证监会尽早确认纳入时间表。

直到去年12月9日,沪深港三家交易所才就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纳入港股通具体方案达成共识。彼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同股不同权股份将在2019年年中纳入“港股通”,正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就纳入细节作准备。

目前在港交所挂牌的同股不同权的内地公司,只有小米与美团点评。此前由于三大交易所之间没有形成共识,两家公司没有成为港股通的标的股票,股价也一路走低。

现在同股不同权股票正式纳入互联互通,意味着小米、美团点评将成为港股通标的,内地资金可以通过港股通渠道进行投资。

受此消息刺激,小米和美团股票4月23日均有上涨,其中小米股价涨4.27%,报12.20港元,美团涨1.81%,报56.20港元。

值得关注的是,4月24日,马云在接见到访的香港立法会长三角考察团时表示,他很喜欢香港,本身在港亦有不少投资,仍然希望阿里巴巴能够在港上市,“似乎觉得阿里巴巴不在香港上市是遗憾”。

2013年阿里准备IPO时,优先考虑的上市地点其实是香港。但那时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股份约占10%,不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按照当时港交所非同股不同权的上市规则,阿里巴巴管理层将“大权旁落”。最终阿里放弃香港,跑去纽交所上市了。

如今香港修改了上市规则,虽然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肯定赴港二次上市,但毕竟给市场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而如果未来阿里巴巴果真要回香港上市,内地投资者将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直接买卖阿里的股票。对广大股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同股不同权是什么】

所谓“同股不同权”,是指持有相同股份的股东,其享有的对公司事务的表决权、监督权或资产收益权不同,有些股东的表决权是一股一票,另一些股东则“一股多票”。

比如把股票分为两类:A类,给普通股东,一股一份投票权;B类,给创始股东,一股10份投票权。B类股东通常为公司创始人、早期加入公司的合伙人、主要战略性投资者或公司高层。

以高科技、互联网生物以及医药研发为主的新经济公司,大多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资金,经过几轮融资,创始人团队的持股比例就被摊薄得很严重了。

同股不同权,既可以让公司上市融资,又保障了创始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提供更强激励机制,抵挡恶意收购。

美国是最早实行并良好运行“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国家。2000年互联网浪潮兴起时,总共有482家公司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2002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虽然数量一路下滑,仍有不少公司维持这一架构,其中既包括美国本土企业如谷歌、苹果、Facebook,也包括中概互联网企业如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大股票交易市场均在积极吸引“新经济”企业上市,全球最大的46个国家股票市场中,有30个国家有或曾经使用过双重股权架构的上市制度,以更好地满足高投入、高不确定性、高增长的科创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比如,为了吸引小米、蚂蚁金服、陆金所等中国公司上市,英国、新加坡交易所几年前已着手修改上市架构,以期引入同股不同权公司。

在国内,大陆地区的沪深交易所目前尚没有同股不同权公司,目前与港交所达成的协议显示:此类公司可在香港上市,并原则上纳入港股通,允许内地投资者买卖。但具体细则还要等7月制度正式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火热的科创板,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港交所的这项改革如何落地施行,或可对科创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新经济倒逼下的港交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同股不同权制度曾在港交所十分盛行,后因管理不善引发市场混乱,港交所于1989年将其废弃,对很多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关上了大门。

相关统计显示,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仅占香港总市值的3%,与之相比,纳斯达克该比例高达60%,纽约交易所达到47%,伦敦交易所达到14%。

包括爱奇艺、B站、搜狗、乐信、和信贷、拍拍贷等在内的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均纷纷“绕过”香港,赴美上市。

香港没能成为科技公司IPO的乐土。其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失了阿里巴巴的IPO。

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以信息产业、生物制药、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也迫在眉睫。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将金融资源引入到创新型产业中,香港也在思考。

此次同股不同权改革从动议到方案落地,前后历经近五年,可谓香港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

这项改革,也或可为港交所乃至香港经济带来一系列利好。

一方面,作为多年来内地企业国际化的第一站,上市制度改革后,香港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中所具备的独特“主场”优势将更加明显。港交所能够吸引到更多内地新兴企业,为其收购国际同行与先进技术,寻找海外科技开发伙伴、进行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布局搭建平台。

另一方面,改革上市架构后,香港还可吸引更多全球其它国家创新企业来港上市。特别是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国际新经济公司,将在港上市作为涉足中国市场的第一步,继而扩展在中国的业务,扩大与中国新经济公司的合作、收购兼并,加快新兴行业的集聚。

最后,对于内地投资人来说,无论是赴港上市的内地新经济公司,还是其它国家创新企业,待制度落地,股民们就可通过港股通机制买卖这些公司的股票,分享其发展成果与红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