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神奇的话剧,让《哈姆雷特》彻底成了喜剧

本月12号到14号,由德国著名戏剧导演奥斯特玛雅执导的莎翁戏剧《哈姆雷特》亮相天津大剧院。王子复仇的悲剧,在现场却听到频频的笑声,你会问,哈姆雷特到底怎么了?

 |  蒲公英微校园

开场即是名言:“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角色们身着休闲西装,在舞台上端着摄像机与机关枪;六位演员演着20多个角色,将观众“间离”到故事之外……从本月12号到14号,由德国著名戏剧导演奥斯特玛雅执导的莎翁戏剧《哈姆雷特》亮相天津大剧院。王子复仇的悲剧,在现场却听到频频的笑声,你会问,哈姆雷特到底怎么了?

近乎疯狂的表演方式

篡位的克劳迪斯和老国王是一人所演,王后和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莉亚也是一人所演,整个舞台,六个人串联了《哈姆雷特》的全部人物。当然,主角自然是哈姆雷特。但是,你见到的哈姆雷特王子决不是想象中的风度翩翩,他有两套主要戏服,一套是宽松的休闲西装,一套是颇有热带风情的粉红色T恤。在布满泥土的舞台上,哈姆雷特数次在泥土里打滚咆哮,甚至上演了吃土的戏码,直到最后,两套戏服全都沾满了泥土,看不出本来的样子。

这还不算,演员还会手持摄像机,将画面通过投影投射到屏幕上,你看到演员们夸张而又带有各自角色的感情的脸,特写,大特写。每个演员都在台上穿着现代的服装,嘶吼着,怒斥着,发疯着,三个多小时,从未安静。

演戏为了让你“出戏”

《哈姆雷特》的故事早就耳熟能详,如果你做好严肃看一出悲剧的准备,估计就要大失所望。当你看到哈姆雷特为父亲的死悲痛欲绝,现场突然放起了一段摇滚乐,你开始不自觉随音乐摇摆;当你看到哈姆雷特亲爱的奥菲莉亚你睡而死心痛不已,哈姆雷特突然来了一段机械舞动作,瞬间严肃气氛被打破;当你为哈姆雷特和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迪斯要决斗而揪心的时候,现场灯光突然亮起,哈姆雷特跑下台到你的面前,问:我有错么?……这种感觉,是不是就像电视剧看到关键时候结束或者插播广告一样,可是这样的情况,这样的感觉,贯穿了这部三个多小时的戏剧。

最夸张的是,念着台词的哈姆雷特突然跑下舞台,从剧院一层爬上了二层,坐在了观众席,和观众玩起了自拍,种种互动,让你无法觉得你是在看一出戏剧,一出你早就在心里有了预设的悲剧《哈姆雷特》。

演出结束,自然褒贬不一。偏爱传统戏剧的人们,觉得“上当受骗”,觉得这样的表演方式简直是对莎翁的亵渎;喜欢的观众,即使在这出“悲剧”中频频找到了笑点,也觉得它展现了新时代对戏剧的态度,创新值得褒奖。

众所周知,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世界公认的经典剧本,它对人性复杂的刻画,对悲剧的阐释让无数的人为之着迷,可就像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一个疯狂得近乎分裂的哈姆雷特,到底想给人们传递一个什么讯息?

分分钟让观众“出戏”的表演方式,既不是对原作的不尊重,也不是演员的素养不够。根据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演员在演戏时不能太多地融入角色,同时也不能让观众太多地融入情节,由此造成一种“离间”效果。这个理论认为,戏剧不是为了让你体验故事,而是为了让你从中获得思考,只有你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才会为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不至于被戏剧情节带着走。而这出《哈姆雷特》,恰恰是在布莱希特的理论指导下编排的。

笑过之后,是更深的忧伤与沉思。看戏时,你被哈姆雷特小丑般的表演方式逗笑了,他每一次假装的忘词,每一次“出戏”和你互动,你都会哄然一笑。过后呢,当戏剧散场,你脑海中一遍遍闪现哈姆雷特那疯癫的样子,和嘴里满是土时纠结痛苦的表情。你开始想,究竟是什么因素会让一个人不成为人?你开始和同伴说,如果你可以像哈姆雷特一样,可以在满是泥土的地方随便翻滚、嘶吼,是不是也可以减轻释放很多的压力和痛苦?欢笑是暂时的,思考却是长久的。

最后,自然还有市场的因素在其中。电影产业越来越兴盛,而话剧似乎正在渐渐没落。最明显的就是演员常常因为自己是话剧演员而感到骄傲,因为话剧对演员对舞台的把控和表演功底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话剧并不能“养活”演员们,于是,众多我们所熟悉的演员纷纷转战了大荧幕。因此,话剧如此颠覆性改变,除了导演想要用现代人思维诠释传统故事,启发人们思考后现代浮躁的生活,也有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院,重拾对话剧兴趣的目的。不过,迎合市场是否需要牺牲艺术创作规律,为了市场需求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不论是导演还是演员,心中都应当有一把理智的秤。

经典作品的颠覆性改编,争议在所难免。可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应该允许新思维、新想法。也许,看似无厘头的颠覆,就是对时代最好的批判性映射。就像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彭涛在看完这出《哈姆雷特》后的评论:“《哈姆雷特》让我直接想到中国一个摇滚歌手窦唯,他不跟这个时代合作,不跟这个世界玩,他以他的一种个人对抗在跟你们这个体制和时代和权利机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