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ia】华泰证券上调两融规模至2000亿 再度打开融资空间

在上周五证监会公布新的两融办法征求意见稿后,华泰证券成为首家上调两融规模的券商。

 |  证券时报张欣然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除了监管政策的变化,大券商的两融业务动向也备受投资者关注,今天粉墨登场的又是华泰证券。

昨晚(6月15日)晚间,华泰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从不超过1500亿元提高到不超过2000亿元,并同意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在上述额度范围内,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或调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具体规模。

华泰证券也由此成为近期首个公开表示扩大两融规模的券商。

华泰两融先试先行

作为两融市场中的急行军,每次在两融市场发生变化时,华泰证券必定会先试先行。

1月29日,南北车被华泰证券相继调整出两融标的证券。

2月1日,华泰证券再放大招,推出上浮两融保证金比例的举措,称自2月2日起将调整标的证券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其中ETF统一调整为60%,股票统一调整为70%。

华泰证券在2014年9月22日曾对ETF和股票的保证金比例分别设定为50%和60%,不难看出华泰证券近期对于两融风控逐步趋严的态度。

4月28日,华泰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等多家券商,集体宣布调整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及折算率。一些近期涨幅较大的证券品种,被调降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个别品种甚至被直接调出可融资标的池。

6月1日,华泰证券再发公告,为有效降低两融交易市场风险,对信用账户持仓集中度采取分级控制。

随后中信证券、国盛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也相继采取提高保证金比例降杠杆措施。不仅融资买入标的被压缩,信用账户持仓集中度的风险控制也得到强化。

期间,华泰证券还多次对两融标的可充抵保证金证券及折算率进行调整。

两融余额排名第八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华泰证券两融余额为1056亿元,在全部券商中排名第八位。

从上图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5月两融余额超过千亿的券商共计8家。两融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发证券、银河证券、海通证券,规模分别为1488.52亿元、1382.45亿元、1271.53亿元。

申万宏源、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两融规模均在华泰证券之上。

广发证券今年以来两融余额持续居首位,5月份两融余额为1488.52亿元,较4月份的1305.76亿元增加了182.76亿元,增速较高。

此外,银河证券增速也较快,由4月份的1181.85亿元上升为1382.45亿元,一个月增加了200.6亿元,仍居第二位;海通证券两融余额及排名较4月份增加明显,4月份,海通证券两融余额排名第五位,达1055.37亿元,5月份,其一举跃居第三位,达到了1271.53亿元,两融余额增加了高达216.16亿元。同时,国泰君安两融余额增速也较为明显,4月到5月,两融余额增加了149.07亿元。

据统计,截至5月底,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共计92家,标的证券数量912个,其中19个是ETF。投资者数量367万,融资融券余额2.08万亿元,占流通市值的4.11%,日均交易额2300亿元,占同期沪深A股总交易额的15%左右。客户提供的担保品市值6.28万亿元,客户整体维持担保比例275%。

华泰两融的“有松有紧”

在业内人士看来,华泰证券扩大两融规模这一举措,与证监会12日发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强调的“有松有紧”相得益彰。

梳理征求意见稿可以发现,此次意见稿强调了完善证券交易机制,重点是形成逆周期的调节机制,建立健全融资融券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机制,具体规则可谓有松有紧。

紧的方面是强化监管、防控风险。强化证券公司自主调节和防范业务风险要求,完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底线,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要求证券公司业务规模与自身资本实力相匹配。

松的方面则是优化业务规则,取消部分不适应业务发展实际的限制性规定,提升融资融券业务服务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能力。具体来说,包括完善客户参与条件,放宽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条件;允许融资融券合约合理展期;优化客户担保物违约处置标准和方式,使之更加灵活、合理。

正如华泰证券此前曾发布研报称,融资融券规模仍有空间,将继续稳步向上,同时新规适当控制了两融规模,表明监管层希望股市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当前两融规模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券商积极补充资本也为两融发展打开了空间。

(本文经授权界面转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微信ID:quansh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