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幕人生杨嘉敏:国内音乐剧市场鱼龙混杂

当外界的目光聚焦影视产业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留意到音乐剧市场的巨大商机。创办于2012年2月的七幕人生无疑赶上了文化产业投资的好时代。

 |  数娱梦工厂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文娱产业投资如火如荼的当下,没有什么比藏在这些公司背后的BOSS们更具吸引力的人群。作为这个新时代的弄潮者,他们的眼光、见识、谈吐、圈子都胜人一筹。我们虽身在“圈外”,但数娱君希望能通过这些BOSS们,带着大家一起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圈内”世界。所以从今天起《数娱梦工厂》将推出一起新的人物栏目“数娱BOSS”,我们会主动的约访搜寻目标,也欢迎BOSS们能主动来约访。

本期嘉宾:七幕人生首席执行官杨嘉敏

所在行业:音乐剧

公司背景:成立于2012年2月,2015年1月获得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与华创资本3000万元A轮投资。

BOSS话题:音乐剧产业的潜规则,商业模式,市场增速,机遇和瓶颈

当外界的目光聚焦影视产业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留意到音乐剧市场的巨大商机。

2014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市场总计296亿,单部电影的最高票房获得者是《变形金刚4》,后者以19.7亿元的票房在当时刷新了有史以来国内票房的最高纪录。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成绩,与著名音乐剧的票房收入相比,只可谓是小巫见大巫。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票房累计收入超过18亿美元,《剧院魅影》的票房累计收入为32亿美金,音乐剧《狮子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2亿美金。

“2013年中国的音乐剧票房收入约为2.34亿元人民币,还不到日本市场的5%,但音乐剧品类的增速达到了21.7%,是现场演出中增长最快的品类,按照这一增速和中国市场的体量来保守估计,国内音乐剧市场的产值至少将会有200亿元的想象空间。”目前国内最大的音乐剧演出机构之一、七幕人生CEO杨嘉敏对《数娱梦工厂》说。

创办于2012年2月的七幕人生无疑赶上了文化产业投资的好时代,这家以西方音乐剧演出为主营的文化公司在2015年1月获得了包括黎瑞刚旗下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华创资本在内的A轮融资,首轮总计募集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创下了音乐剧领域国内最大额的单笔融资纪录。

作为国内文化产业圈内的顶尖投资人,黎叔在音乐剧领域的投资眼光极其独到。2015年5月6日,华人文化产业基金领衔投资出品的音乐剧“Something Rotten!”和话剧“Hand to God”横扫第69届美国托尼奖15项提名。托尼奖与电影奥斯卡金像奖、电视艾美奖、音乐葛莱美奖并称为美国娱乐四大奖,是美国百老汇戏剧的最高奖项。在美国托尼奖的历史上,非改编的原创剧目同时获得如此众多提名并不多见,而且领衔出品方来自中国,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作为黎叔在国内音乐剧市场的“代言人”,从2012年至今,七幕人生先后引进了百老汇的多部大剧,包括《我,堂吉诃德》《Q大道》《一步登天》等,并将其改编成中文版进行全国巡演。

那么音乐剧的商业模式到底怎么玩?这个市场的增速到底有多快?这个产业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潜规则”?数娱君与外界一样,对此一无所知,所以在最近有幸专访了七幕人生CEO杨嘉敏,也在此感谢她的不惜赐教。

人才的短缺和市场教育是最大的障碍

《数娱梦工厂》:对于音乐剧产业,我们比较陌生。请问这个行业的“烧钱程度”如何?能问一下你们A轮融到的钱都怎么花了吗?

杨嘉敏:音乐剧行业属于初期制作及剧目品牌建设投入大,后续现金流好且持续的行业,前五年属于IP(intellectual property,素材版权)投入期或“烧钱期”,后续会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因为音乐剧的商业模式很独特。一般一部作品有两大块投入,一是前期制作成本,二是单场运营成本。每增加一场演出就会有相应的运营成本,包括场租、灯光音响设备、现场乐队、演员,工作人员等成本。而音乐剧的盈利渠道主要是票房收入。我们需要生产出优质的作品,通过长档期的演出,运营和良好的口碑效应,确保单场收入高于单场运营成本,用这部分差额回收前期制作成本,等到制作成本回收完毕后,才真正产生正向现金流,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益。所以在达到收支平衡点之前,都是一部音乐剧的“烧钱”阶段。

而一旦一部音乐剧经受住市场考验,成功达到收支平衡点产生收益,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现金流,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部非常成功的音乐剧累计的票房会比全球任何一部电影的票房还高的原因。

我们的A轮融资主要用于剧目的版权积累,剧目制作和品牌建设等。

《数娱梦工厂》:音乐剧这个产业那么文艺,你觉得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吗?

杨嘉敏:前面说了音乐剧的商业模式,就资本市场来说,尤其是在国内的资本市场,我认为现在还是比较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音乐剧市场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已经开始有了爆发的迹象。因为人民的收入提高了,而且80、90后人群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出过国,他们对音乐剧这种形式其实不陌生,而这个群体现在也都工作了,有这方面的消费需求;从市场角度来说,已经到了即将爆发的前夜。

2、在国内,真正进剧场的人还是那些有一定消费能力,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而音乐剧是在线下演出,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网络一大批相关的人群。这部分用户的粘性非常高。从线下服务的角度来说的话,音乐剧可以算是非常好的一款产品。它所能敛聚的用户粘性、品质都非常高。

3、从行业来说,音乐剧是个基础和核心。除了票房收入,围绕音乐剧可以连带出来很多的其他产业,比如衍生品开发,商业赞助,未来还会拓展其他文化产品的IP开发,音乐剧培训等衍生业务。

《数娱梦工厂》:这个行业目前最大的壁垒和阻碍是什么?

杨嘉敏:我觉得是专业人才的短缺以及市场教育的时间。在西方,音乐剧是很平民的艺术,很多人从小就会接触音乐剧甚至在学校或社区里参与过音乐剧的表演,人才储备和市场教育都要比我们充分得多。但是在国内,很多艺术类院校开设音乐剧专业的时间不长,而音乐剧对于演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唱、跳、演三项全能。

百老汇一个群舞演员的角色可能就会吸引上千人前来面试,这在国内现阶段是无法想象的。除了演员之外,制作人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音乐剧是一个非常精密的工业化流程的产品,背后的制作涉及方方面面的人才,很多工种比如舞台监督,在国内是很稀缺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制作团队,都是两套班底,我们会让中方团队跟外方团队配合,一起来制作,从而积累最先进的经验,培养我们自己的制作人才。

从市场角度来说,音乐剧毕竟是一个舶来品,所以国内的观众对它熟悉的不多。好多观众一听到音乐剧就以为是歌剧,是必须穿礼服才能看的,认为内容会无聊,或者都是英文的,看不懂。这些都是观众固有的思维模式。其实音乐剧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娱乐方式,会给观众带来一种很轻松愉悦的观剧体验,而且大多数的音乐剧就是讲述生活本身,很接地气。

那我们来说,七幕人生现在为什么要引进+本土化?也是为了让观众观剧的时候,最起码在听力上没有障碍,不影响观剧体验。而且我们会引进一些比较轻的剧目,比如《q大道》《一步登天》这样的,就是生活中的事情,并且在布景、台词、服装等方面都做的贴近国内的生活场景,这样的本土化,更容易让国内观众接受。

业务模式三分天下

《数娱梦工厂》:目前国内音乐剧市场的产值有没有相关统计,每年的增长预计是什么速度?这个行业未来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杨嘉敏:其实音乐剧不仅仅是在西方国家比较盛行,近两年,日韩市场也非常的火爆。我们目前对标的是日本的著名音乐剧公司“四季剧团”,四季剧团的年均营业收入差不多在200亿日元,相当于16亿元人民币,而整个日本音乐剧市场的有近百亿的规模。

根据道略演艺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音乐剧票房收入约为2.34亿元人民币,还不到日本市场的5%,但音乐剧品类的增速达到了21.7%,是现场演出中增长最快的品类。而随着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中产阶级的崛起,对有品质的娱乐产品需求将不断走高,中国的潜在音乐剧消费市场要比日韩大得多。保守估计,国内音乐剧市场的产值至少将会有200亿元的想象空间。

《数娱梦工厂》:国内音乐剧的市场份额现在是处于一种什么样子的格局?

杨嘉敏:目前国内的音乐剧市场比较鱼龙混杂。从业务上可以分为几种模式:原创音乐剧,引进音乐剧和版权引进本土制作模式。

原创音乐剧模式数量众多,但由于剧目的成熟度跟西方音乐剧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没有出现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剧目,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

引进音乐剧模式从业者较多,引进的主体可以是演出公司,也可以是剧场,多以项目制形式运营,时间周期短,大多在一个城市演出三五场或一个星期,一般是一次性行为,很少有长期运营的考虑。也由于这种模式需要配合国外剧团的空档时间,客观上也很难形成真正的驻场演出。因此虽然项目众多,但是单个项目演出周期短,整体体量也不算大。

最后一种就是版权引进和本土制作的模式,(我们选择的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外成熟剧目的版权,挑选已经在成熟市场上验证过的成功作品,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原创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本土制作模式,用中国本土的演职团队进行演出,同时通过剧本的汉化让观众无需担忧语言的障碍,使得长档期驻场演出成为可能。同时我们坚持用以公司化的运营方式,持续、系统性地生产音乐剧产品,我们每部剧每一轮演出都在两到三个月,并且会持续几年反复复排重演,在以上几种模式中不仅是目前占比最高的,也是未来最有可能规模化的一种模式。

《数娱梦工厂》:那你们会如何来选择剧本?百老汇的剧本改编是否是主要的来源?

杨嘉敏:获奖作品(经过西方成熟市场考验)+普世价值(适合改编在中国落地)

全球范围来看,最为有名的音乐剧大本营有两个:美国的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除了这两个地方以外,法国,德国,奥地利,日本,韩国等等都有很多优质的音乐剧剧目。这些地方只要有非常优质的经受过当地市场乃至全球市场检验的剧目,我们都会考虑。我们选择剧目时大的原则有两个,第一看这部剧是否在其他国家长演不衰,经历过市场考验,第二看这部剧是否有普世价值观,能否被中国观众接受并产生共鸣。

《数娱梦工厂》:最后想问一下你们公司的情况。七幕人生的资产估值是多少?股权结构中,创始人是否控股?你们什么时候会做B轮?

杨嘉敏:估值我们不方便透露。目前创始人依然保持控股。今年下半年我们会有做B轮的打算。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来源数娱梦工厂 微信ID:D-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