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路虎开始重用中国管理层

在持续数月的销量下滑之后,捷豹路虎终于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更重视中国管理层、调低了增长目标、调整部分对经销商的商业政策等。

 |  孙翔峰
图片来源;CFP

图片来源;CFP

捷豹路虎中国和奇瑞捷豹路虎在6月的第一天联合宣布了一系列任命,开始提升中国本土管理层的地位。此前,外界一直认为因为管理层的权责不清,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这其中包括将毕少朴(Mark Bishop)任命为IMSS总裁,一位中国人——胡俊为常务副总裁。IMSS是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机构,专为协调捷豹路虎及其合资公司等多方在中国市场的利益而设立。胡俊是奇瑞捷豹路虎市场销售与服务副总裁,2014年IMSS成立后,胡俊兼任IMSS客户服务执行副总裁,而此次被任命为常务副总裁。

IMSS在此之前由陆逸领导,但是陆逸于今年5月离职。外界分析,无法协调捷豹路虎与合资公司等多方利益是陆逸离职主因。

捷豹路虎此次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随着胡俊的职位晋升,中方本土管理层在协调机构的话语权将得到一定提升。捷豹路虎同时也加强了IMSS的职能,为其匹配了行政以及财务部门,让IMSS看起来更加完善。

销量的持续下滑让捷豹路虎不得不做出改变。捷豹路虎4月在华销售了8289辆,同比下滑20.9%。而今年1-4月,捷豹路虎在华的累计销量为31815辆,去年同期为40045辆,同比下跌20.6%。在此之间,外界传言多家经销商拒绝继续提车,捷豹路虎为了应对经销商的“起义”甚至取消了经销商年会。

“销量的下滑在我们预期之内。”捷豹路虎中国、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品牌公关高级经理常昕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说,“豪车市场在整体下滑,奥迪和宝马在前4个月都几乎没有增长。”

实际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奥迪4月在中国销量同比增长0.2%,前四个月销量同比增长5.2%;宝马4月在华销量同比增0.6%,前四个月销量同比增长也仅为5%。

捷豹路虎现在试图更有效率地应对这种局面。虽然做出了改变,但这家公司、特别是IMSS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令人担忧。在此次的调整中,胡俊的晋升可能为整合捷豹路虎中国进口车和合资车型之间的销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是胡俊和毕少朴仍然分属不同的体系。

胡俊对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总裁百润负责,而毕少朴则是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的直系下属。百润和高博分别负责合资车型和进口车型的销量,之前二者之间就纠纷不断。在国产极光上市之前,进口极光一直希望能继续销售。在上市发布会前几天,捷豹路虎在对外宣传时仍然称揽胜极光定制版本等仍然在国内销售,直到发布会采访时很多媒体才清楚进口极光停止销售。

于此同时,外界传言百润和高博在奇瑞捷豹路虎下一款车型全新发现神行的销售策略上也没有达成统一。捷豹路虎之前计划尽快在中国推出更多车型,但是在发现神行上的争执拖延了这一计划。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捷豹路虎存在的问题,进口车型和合资车型的管理者互不相让,二者达成共识至少在短期内还相当困难,这会直接影响到捷豹路虎在中国的市场增长。

此外,需要解决的还包括国产捷豹路虎的定价难题。高博曾在2014年11月份表示,虽然中国市场整体增长减缓,但是捷豹路虎仍然有信心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这一判断基于路虎揽胜极光的国产化。捷豹路虎与奇瑞合资建立的常熟工厂在去年已经开始生产路虎揽胜极光,并且已经在今年2月份上市。

但由于定价过高,国产极光并没有帮助捷豹路虎在中国取得增长。在国产极光上市之初界面新闻的采访中,多数消费者预测降价幅度在20万元左右——也就是不到40万元就可以获得一辆国产的揽胜极光,但是新车最终的定价在44.8万元-58.28万元之间。

捷豹路虎此次为经销商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去打动消费者。不久之前,捷豹路虎在中国调整了商务政策。在新调整的商务政策中,捷豹路虎决定提前5个月为经销商进行返利结算,二季度的销售目标也下调了10%-20%。此外,为了鼓励经销商,还新增了目标完成奖励。

“销量目标已经降到了我们相对轻松的程度。”上述经销商工作人员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目标远低于捷豹路虎年初下达的任务,但是更加现实。”

“返利提前也能让店里的现金更充裕,我们的压力会变小很多。”上述经销商工作人员补充。

但是价格仍然是一个问题。“很多人觉得价格高了点,所以国产比进口难卖。”一位上海的经销商工作人员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让消费者接受国产极光仍然需要时间。

读更多有关汽车的内容,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