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DAY9/10: 《聂隐娘》登场刊最佳,围观《爱恋》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等金棕榈奖公布等的好着急啊!

 |  陀螺凡达可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在《聂隐娘》之后,这两天似乎都没有太多看片热情了,毕竟心里已经很满足,并且剩下几部主竞赛影片也不可能能在我心目中超过《聂隐娘》了。结果主竞赛除了欧迪亚《流浪的迪潘》还不错,其余两部仍然是属于今年主竞赛最多的那种电影,不烂,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平庸得连吐槽的欲望都没有。要是《青木原树海》那样的电影至少还能吐槽,看这些平庸片真是感觉在浪费时间。

【主竞赛单元】《流浪的迪潘》:★★★★

欧迪亚《流浪的迪潘》其实很出乎我意料,影片讲述斯里兰卡的三个政治难民临时伪装成已经在战争中死去的迪潘一家人拿到签证来到法国巴黎,在郊区住下后开始尝试融入当地生活,在一切看似踏上正轨时,却不料被卷入当地的黑帮争斗之中。虽然这又是典型的欧迪亚式故事,边缘人群的挣扎,黑帮的犯罪,但是整个故事悬念铺设精准,人物刻画细腻,特别是对于在法国留过学的人,会看得非常有代入感。而欧迪亚也把他夺得2009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预言者》中的许多优点特点都巧妙的用在了这个平凡人的故事中。虽然最终不及《预言者》,但肯定要好于《锈与骨》。后来欧迪亚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才透露,影片在上周六,也就是戛纳电影节开幕的三天后才剪辑完成。

外媒评价也以好评为主,法国独立影评人说道“此片将《暴力史》的一些元素融入到这个家庭故事的构架之中,让人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主人公的命运”,《首映》杂志称这是一个“让人无法预料到剧情发展的非一般战争电影”,《电影手册》也称赞道“欧迪亚将巴黎郊区变成了如梦似幻的战场”,《巴黎竞赛报》影评人说这是一个“关于爱与黑暗的故事,震撼惊人”,The Playlist的影评人说“《流浪的迪潘》或许是欧迪亚自《我心遗忘的节奏》以来最好的电影”。

本来计划在早上的《流浪的迪潘》后接着看午夜展映《爱恋》的媒体场,但是前一晚在推特上看到举行午夜首映的卢米埃尔大厅现场万人空巷一片混乱,很多媒体记者都没能挤进去,而《爱恋》媒体场又设在仅350人的巴赞厅,想说肯定挤不进去,就临时换成了一种关注单元的《宝藏》。

【一种关注单元】《宝藏》:★★★★

罗马尼亚导演柯内流·波蓝波宇在《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警察,形容词》后的新作《宝藏》再度上演带有政治隐喻的黑色幽默小品,讲述男主角听信邻居的话,坚信邻居亲戚的旧屋后花园内卖有宝藏,于是两人千辛万苦不顾一切想要找到。其实看似是个格局很小的小品,起承转合简单流畅,几乎全是固定长镜头,黑色幽默逗得全场笑声不断。但是就像波蓝波宇的前作,在这个“现代罗宾汉”式的幽默小品背后,其实还藏了一个更大的与上个世纪40年代罗马尼亚共产革命相关的政治隐喻。其实对于波蓝波宇这样被戛纳扶持,已经功力成熟佳作不断的导演,早晚都是能进主竞赛的。只是这一次的《宝藏》实在太小品了,但这仍然不妨碍它成为本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外媒评价也是铺天盖地的好评,不知道最终能不能获得一种关注什么大奖。

看完《宝藏》后刚好赶上《聂隐娘》的媒体发布会。不少影迷朋友可能已经看了发布会视频了,其实这场发布会时间安排太短,本来现场提问回答要经过几轮翻译就已经很费时间了,所以最终不少问题都没来得及回答,就匆匆结束了。要知道前一天《山河故人》的媒体发布会可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发布会结束后大家都涌上去找侯孝贤签名,我也顺便蹭了一个。还有记者朋友站在台下继续向正准备离开的侯孝贤提问,而侯孝贤也很耐心的不顾身旁助理的催促,一字一句认真回答。

午饭后提前一个半小时来到六十周年大厅外排《爱恋》。今年戛纳电影节最火爆的电影就是这部了吧,之前我放弃的巴赞厅那场据说也是挤得头破血流,导致六十周年这场放映前一个半小时已经限制入内排队了。

等待《爱恋》的记者证件队伍

等待《爱恋》的其它证件队伍看不到尾

【午夜展映单元】《爱恋》:★★☆

本来对加斯帕·诺的《爱恋》有很高的期待,光是“《遁入虚无》似的情色电影”就已经足够诱惑了,况且还是3D。如此火爆也是因为噱头够足,这片在国际销售上也是势如破竹,看来“猎奇”始终是最大的市场效应。影片开场就是长达5分钟的男女互相XX长镜头,一开始还感觉挺新鲜,但是越到后来就越觉得无趣。不知道是否跟性取向有关,片中一男战两女的火爆激情戏我愣是差点看睡着。其实对于入选戛纳的加斯帕·诺电影,本来就不该仅仅只有色情戏。《爱恋》的确不仅仅是色情,它还讲了一个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但问题在于色情戏实在太多了,要特别说明的是,色情并非情色,这些戏份的“高潮”都是真枪实弹展现在荧幕上的,有一幕男主角达到性高潮后向镜头喷射出液体,这一段专门使用了3D广告经常使用的“出框式”3D镜头,让你感觉那些液体全部朝你脸上喷来,下意识还要闭眼甚至遮脸。除了这个镜头和几个男性生殖器向观众“戳来”的镜头以外,3D其实并没有太大作用,且所有这些重复冗长的色情戏和3D特制镜头,除了“噱头”这一个作用外,也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所以《爱恋》更像是一部以3D色情为噱头,且最终只剩这些噱头的电影。加斯帕·诺迷幻的风格还在,但并没有像《遁入虚无》那样让人咋舌,反而是意料之中没惊喜的感受。

外媒评价是意料之中的两级极端,有的说“迷人且震撼的关于情欲和爱的故事”,有的说“这就是一坨屎,但所有人都想尝尝看是否真的恶心”。如果是加斯帕·诺的影迷,或者想要猎奇的话,还是可以找来看看的。

晚上就是主竞赛最后一部法国电影《爱之谷》。在《边境杀手》《山河故人》《年轻气盛》《聂隐娘》以及《流浪的迪潘》之后,让本来已经对本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失望透顶的大家又重新燃起一丝希望, 会不会佳作都排在了最后几天?而《爱之谷》由两大法国巨星主演,故事也很吸引人,所以有理由相信这是一部可能会“爆”的电影。

结果我们都错了,可能真如谣言所说,于佩尔和德帕迪约通过和福茂的私下关系,联手将此片带进了主竞赛。首次入选戛纳电影节的法国导演纪洛姆·尼克乐这次在《爱之谷》中讲述一对法国演员夫妻受去世儿子所托,来到美国加州的死亡之谷,试图找到儿子遗愿的秘密。看预告片似乎是林克莱特式的话唠,且很有创作空间的故事,让人期待值倍增。结果的确话唠,但是台词功力简直不能与林克莱特比。当然《爱之谷》真正值得一提的并不是话唠,而是阿彼察邦式的神秘主义,但神鬼元素却又用得浅尝辄止,寥寥几笔,根本不够形成整体的风格,最终变成让人过目即忘的几个镜头而已了。因此不管于佩尔和德帕迪约的表演有多好,仍然无法拯救这部电影的平庸,让人大失所望。

外媒的评价褒贬不一(感觉今年除了《卡罗尔》外其余所有主竞赛电影都褒贬不一),好评主要集中在法国媒体这边,认为这部片“感人至深”“充分展现了导演的出色功力”“于佩尔和德帕迪约实在太棒了,双双角逐影后影帝的节奏”,而差评则集中在其它国家的媒体,The Playlist的影评人说“这哪儿是什么爱之谷,分明就是屎之谷,不知道是怎么入选戛纳电影节的”,一个多伦多影评人说“故事就像发生在加州的《青木原树海》,而影片质量居然也如此相像”。

插播一个小八卦:之前多兰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说自己最喜欢的APP之一是Grindr(同志群体的约炮APP),而今天就有朋友在Grindr上发现了多兰,于是跟多兰打招呼说“你好”,等了很久多兰回了一个“你好”,这哥们儿就兴奋了,回复说“你约么”,结果多兰就不理他了...噗,可能是看了采访后冒充多兰的吧?!

【主竞赛单元】《慢性》:★★★

今天只有一部主竞赛电影,来自墨西哥导演米歇尔·弗兰克的新作《慢性》。米歇尔·弗兰克上一部作品《露西亚之后》入选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当年一种关注单元评委主席是蒂姆·罗斯。蒂姆·罗斯看了《露西亚之后》后非常喜欢,不仅最终将一种关注最佳影片大奖颁给了米歇尔·弗兰克,还随即主动要求主演米歇尔·弗兰克的新作。于是就诞生了这部《慢性》。影片讲述蒂姆·罗斯饰演的孤独护工专门照顾那些病入膏肓瘫痪在床的病人,但他的孤独和每天说经历的绝望正逐渐将他吞噬。看《露西亚之后》的时候没觉得,但看《慢性》的时候就觉得太学哈内克了。大量固定长镜头对衰老患病的身体残忍地冷眼旁观,简直就跟《爱》一模一样。感觉今年几位大师都没拍或者没拍完新片,福茂就找了几个模仿这些大师的新面孔来充数,之前的《市场法律》完全就跟达内兄弟电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这部《慢性》又模仿哈内克的《爱》。但是结果也都一样,模仿总归是模仿,力度差了十万八千里。《露西亚之后》还会让你觉得虐心,但试图让你觉得压抑绝望的《慢性》却由始至终都没法让人产生丝毫的情绪波澜,尽管蒂姆·罗斯的表演绝对值得一个影帝。

外媒的评价再次褒贬不一,炮火主要集中在影片的结尾,一个英国影评人抱怨道“忍受了那么多苍白无聊的长镜头后居然就等到这个结局,成功毁了这部本来就不怎么样的电影”,一个法国记者说“感觉就像导演不知道这故事怎么结局,然后就随便弄了一个来吓唬你,愚蠢至极”,另一个法国记者说“感觉像是专门定制给戛纳电影节影评人们看的电影,还来自一个能力不怎么样的导演”,一个加拿大影评人说“整部电影就像是在惩罚那些以为最后会有惊喜的记者们,结果什么都没有,反而更糟糕”;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好评,《银幕》场刊说“影片通过引人入胜令人绝望的故事来探讨生死之间的距离”,Indiewire说“一开始非常强劲,结果毁于结局,但这并不妨碍此片成为一部佳作”。

【非竞赛展映】《小王子》:★★★☆

在如此致郁的电影后,《小王子》实在是太完美的选择了。《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联手法国制片公司的新作《小王子》是本届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单元的第二部动画片。影片故事大家应该都已经有所了解,被母亲严格规划人生的小女孩认识了奇怪的邻居老头,老头给女孩讲述了《小王子》的故事,给了女孩勇气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小王子》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很不像近年来的好莱坞动画片,尽管仍然有好莱坞式高潮段落,但是大部分叙事却是平缓写实,主角都是普通人,在普通的世界过着普通的生活,看不到好莱坞动画片里面那些幻想元素,几乎就像是动画版的剧情片。对于马克·奥斯本,这样的叙事可能跳出了他的擅长领域,因此《小王子》有很多叙事和节奏问题,会不时给人拖沓或者突兀以至于混乱的感觉。但就像《头脑特工队》的强项是想象力,《小王子》的强项则是视觉效果。影片在讲述“现实”时是CG动画,而在展现《小王子》原著故事时又用的定格动画。两种动画不断交替最终融为一体,画风美得令人惊叹,视效也十足震撼大饱眼福。卢米埃尔大厅内不少记者最后都被汉斯·季默的配乐煽哭了,我倒是由始至终都没啥感觉,在我这里也远不及皮克斯的《头脑特工队》。不过在预测这两部动画片在豆瓣上的评分时,我觉得很可能故事和画面取胜的《小王子》最终会完胜《头脑特工队》。

外媒评价也挺不错,Indiewire的影评人说此片“尽管剧本缺陷有点严重,但始终饱含感情,让我泪流满面”,《银幕》场刊则说“虽然比不上皮克斯梦工厂这些同行,但足够清新可爱动人”。法国媒体记者则一如既往的为动画片疯狂,“可以拿金棕榈”这种夸张荒唐的反馈就不值一提了。

主竞赛还剩下一部《麦克白》,看了两支片段还挺期待。这两天法斯宾德老在海滨大道上独自溜达,身边不带保镖不带助手,被无数人拦下合拍,也不怕被扑倒被乱摸么!

影评人周和导演双周单元都已经颁奖了。影评人周那边,阿根廷影片《帮派》获得了影评人周单元大奖,哥伦比亚影片《大地与阴影》获得了视野奖和SACD奖,法国电影《非天非地》则获得发行资助奖。导演双周那边,同样来自哥伦比亚的影片《蛇之拥抱》爆冷战胜几个名导佳作获得导演双周单元的最佳艺术电影大奖。

之前有很多豆友都在问为何没有场刊了。在电影节上我们说的场刊也就是《银幕》的电影节特刊,主要广告商和受众都是电影市场的电影从业人员,场刊上内容主要是电影市场上的最新资讯,放映信息,海量海报,访谈以及影评等。但是一般到了电影节第二周,电影市场上的买家卖家就开始逐渐“撤退”了,场刊也就没了用处,所以一般电影节最后几天都是没有场刊的。而大家在意的场刊评分,则会在他们的官网上发布。比如今天就更新了这几天的主竞赛影片评分,恭喜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冲至3.5与海因斯的《卡罗尔》并列最佳,但这并不等于锁定奖项,能否获奖还得看运气。话说看这评分真是惨淡的一年啊,去年上2.5分的多达13部,上3分的就有4部,而今年上2.5分的电影才7部,上3分的才两部。据法国媒体报道,今年主竞赛五部法国片质量是戛纳电影节近20届来最差的一届,场刊评价最差的四部中就有三部是法国片囧。

卡罗尔 3.5

聂隐娘 3.5

索尔之子 2.8

山河故人 2.8

我的母亲 2.7

海街日记 2.5

流浪的迪潘 2.5

龙虾 2.4

年轻气盛 2.4

市场法律 2.3

边境杀手 2.3

猛于炮火 2.2

故事的故事 2.0

慢性 2.0

爱之谷 1.7

我的国王 1.4

玛格丽特与朱利安 0.9

青木原树海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