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哥们儿来自加拿大 他拍摄了平壤官方城市宣传片

从多伦多到平壤,再到上海、福州,这个叫做JT Singh的印度裔加拿大人把这些城市都拍成了视频短片。

 |  楼婍沁
专为城市拍摄宣传片的JT Singh 图片来源:JT Singh

专为城市拍摄宣传片的JT Singh 图片来源:JT Singh

伴着传统朝鲜打击乐的背景音乐,成片的城市楼群、忙碌的地铁站接连跃入眼帘,如果不是镜头拍到了挂着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和金正日画像的建筑,很难想象这些一派生机,甚至可以说不失繁华的城市风景属于朝鲜首都平壤。

这段名为《走进平壤》的视频由一个叫做JT Singh的印度裔加拿大人拍摄。有着品牌管理和城市研究学教育背景的他,成立了一家“城市品牌管理”公司,除了平壤,他还为上海、福州、多伦多、维尔纽斯等城市拍过宣传片。对了,电影《小时代3》开场时那光影穿梭如画的上海全景也出自他的团队之手。

在他的公司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城市若没有进军世界舞台的雄心,也就没有未来。”而JT要做并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有野心的城市的美好一面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

JT进入这个行业是因为上大学时一次尼泊尔旅行,这趟旅行让他重新开始思考城市形象和真实城市状况之间的关系。

“说实话,在去到尼泊尔之前我没有一点期待。但当我真的到了那儿,我发现除了山和乡村,那里也有受到韩剧影响而打扮得讲究又时髦的年轻人,也有环境、情调都很棒的餐厅和咖啡馆。我被这座小国家给震惊了。”JT说。

在他看来,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一座城市,都是靠着媒体、网络上传播的信息一知半解,甚至是仅凭想象。当然,城市会被误解,也有它们自己的错——它们并不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形象。

“我觉得每个城市和国家都该好好管理自己的形象,学着怎么去推广自己,”JT对界面新闻记者说,“现在人们对于一个国家的想法过于的简单和片面,而我想做的事情是让大家知道更多有关这个城市的有趣的、特别的、细致的方面。”

这些被一知半解的城市里,当然包括平壤。因为政治造成的隔离,平壤这座城市生活在外界巨大的想象里——疯狂的领导人、独裁、军事激进、饥荒等等都成了这座城市的标签。

作为一个外国人,JT如何得以进入平壤拍摄的故事多少显得有点离奇——依靠与平壤政府有旅游开发合作关系的旅行社友人,得到了前往平壤拍摄短片的机会,并就此成为了第一个为朝鲜平壤拍摄旅游宣传片的人。他强调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没有受到特定的指示和干涉。

“视频里出现的场景都是我自己挑选的,我在拍摄之前就做了很多功课,除了在网上找资料,我还在到达平壤的第一天让接待人员开车带我在城市里转了一整天,到处看看。”JT说道。

在坐车转悠了一整天后,JT只用了近一周的时间便完成了拍摄——通常而言,JT拍摄一条城市宣传片从准备到完成需要耗时3个月至6个月,《走进朝鲜》拍摄时长被大大压缩。不过之后,他又用了2个月的时间做了后期剪辑。

在他的片子里,好多从未在媒体曝光过过多细节的场景都第一次完整出现,比如平壤那个深度惊人、能抵御原子弹轰炸的地铁站,以及面积不算小的轮滑公园等等。

JT希望片子能让许多未曾踏足过朝鲜的人感受到,平壤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和我们并无太多不同。就像片子里,轮滑公园内一群朝鲜小朋友正滑直排轮,其中一位小女孩突然发现了JT的镜头,露出了惊讶和羞涩的笑容。

“观众注意到了视频里那个微笑的小女孩,他们表示很惊讶,原来朝鲜人民也会笑,而我就是想通过这些场景告诉大家,这么多普通人也生活在这个国家,过着平凡又正常的生活,会开玩笑、穿着讲究、会去运动,就像你和我一样。”JT说。

JT镜头里,惊讶又害羞的平壤小女孩

“延时摄影”的处理手法在《走进朝鲜》的多个拍摄场景都被使用到了,而这种手法在JT的其它作品里也频繁出现。JT解释道,延时摄影其实非常适合用来拍摄城市,他希望观众能从不一样的视角,用更有趣的方法来看一个城市。而用延时摄影或是其它一些特殊手法呈现的效果可以是平常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景象。

批评他的人不少,认为他只拍一个城市的正面场景。而他在面对这样的质疑时,用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表情,反问道,“难道我拍摄吸引游客的旅游宣传片还要把负面的内容都拍进去?”在他的理解里,现在的负面新闻已经够多了,就像人们对于朝鲜的印象估计99.99%都是负面的,所以他完全有空间和理由去做点正面的东西。

JT在上海工作时的自拍

事实上,JT的不少作品都是在中国拍摄的。两年前,他开始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目前已经在上海拥有了一个10人的核心团队。但他也坦言,在中国与客户沟通(多半是政府机构)是件不容易的事。

他在自己的官网里写道,“如果我们不认同客户理念或者客户对我们的工作模式亦不认同,我们是不会接单的。”但这对于不少中国的政府机构而言,还是个有点“任性”的要求。好在,他终究还是遇上了几个理想客户,比如在JT眼里,“上海政府很开放”,与他们合作的过程就很愉快。

JT为上海已经拍摄了包括《行走上海》在内的3个不同主题的宣传片,而第4个也已经在计划中。如果说《走进平壤》是为了寻找城市共性,那么他为其他城市拍片的时候更多是在突出个性。城市之间越长越像,尤其在中国,都是一样的摩天大厦,被相似品牌占领的街景。

不过JT却觉得,如果你觉得现代都市都是差不多的,只能说是你还没有足够仔细地去观察这个城市,“就好比每个城市的面条都有可能完全不同。(拍片子时)我讲究元素和元素之间要联系在一起,选择要串联起来的元素一定是具有城市代表性的,是可识别,是独一为二的。”

正式开拍前的前期调研中,JT经常会问当地人他们心里这个城市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他拍杭州,会拍绿茶、西湖、钱塘江,以及悠闲和现代结合;但上海,元素的选择就需要体现上海闪亮、快速、开放这些特点。

但相比起城市容貌的相似性,JT面对的真正难题其实是如何在短短两三分钟里,把城市的不同处精彩地表现出来。

把片子做长是个不太现实的做法。“如果我不能把视频做得简短,那么很多人连点开视频的欲望都不会有。但我希望能够有很多人来看我的视频。”JT强调道。

所以,找到一个城市最核心的特色成了最重要的任务。JT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去到每一个新城市时,他都会用走路的方式逛逛整个城市。正如他在《行走上海》里做的一样,穿越大街小巷,见到各种各样的人、事、物,试着用最本地化的视角来讲述城市故事。

为了突显城市个性,背景音乐也很关键。JT需要为每一个城市设计音乐,他认为音乐能帮助人更好地理解城市和他的作品。不论是《走进朝鲜》里那段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朝鲜鼓点配乐,还是《行走上海》里配合脚步节拍,还夹杂人声的诙谐旋律,都是他和作曲家反复碰撞的结果。

拍摄城市宣传片是门竞争激烈的生意,JT还要考虑如何避免自己作品间的相互重复。为此,除了10人核心团队,他还有一支国际化的“游击队”。他会从世界各地优秀的技术人员、艺术家、战略家等人中找到并邀请最合适参加所操作项目的人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

“对于我而言,每一次拍片都是做实验,我会尝试各种新的构思、技巧、技术等。”JT说。

而在中国拍片,还有个特别的困扰——雾霾,《行走上海》本来计划在2015年1月上线,但直到5月才真正开始传播,原因是上海的雾霾天拖慢了整个拍摄进程。“我可不想把雾霾拍进城市宣传片里,所以只好一等再等,一拖再拖。”JT说。

对了,在6月底或7月初,JT又会有新作品上线。不过,这次的新作品不是城市宣传片,而是个依旧与城市有关的互动性网站。他与全球很多环境学者、政策研究员、建筑师等合作,设计了一个可以为政府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议和问题解决方案的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城市的垃圾、人口等问题将会是讨论的重点。

JT参与在日本举办的创新型城市论坛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