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片很火,但那不是我们的青春

自《致青春》拿下7亿票房之后,国产青春片就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挤满了电影市场。这些“中国式青春片”大都以高中生活为背景,高考、表白、初恋、群架、遗憾似乎成为了青春片的标配情节。但是这些青春片里的青春真的属于我们吗?

 |  蒲公英微校园

自《致青春》拿下7亿票房之后,国产青春片就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挤满了电影市场。这些“中国式青春片”大都以高中生活为背景,高考、表白、初恋、群架、遗憾似乎成为了青春片的标配情节,其中经常出现的堕胎情节更是遭到了观众不少的诟病。“不霸道不表白,不群架不哥们,不酒精不激情,不堕胎不青春”但是这些青春片里的青春真的属于我们吗?

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段话:“《左耳》告诉我们,你永远不会和你高中喜欢的那个人在一起;《匆匆那年》告诉我们,你永远不会和你高中喜欢的那个人在一起;《同桌的你》告诉我们,你永远不会和你高中喜欢的那个人在一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告诉我们,你永远不会和你高中喜欢的那个人在一起。”青春片中雷同的情节也许早已让我们审美疲劳,并且都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都太过遥远。

“实际上,我们的青春,没有抽烟,没有堕胎,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恨情愁。陪伴我们的应该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温柔了时光,一个惊艳了岁月,我至今都能清晰回忆起,他们一个叫薛金星,一个叫王后雄。”

为了越过高考这个大关而努力学习,每天有做不完的习题,有三五个好友在身旁,也许心里还有个默默喜欢的人,这才是我们的青春。没有那么的轰轰烈烈,跌宕起伏,虽然平平淡淡却又让每个人都刻骨铭心。可能会有遗憾,也许没有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或是和昔日好友断了联系,青春五味杂陈却真实。

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之后,大家忽然都开始集体缅怀起了过往的青春,在男主和女主最终分别的情节里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但当大量所谓青春片上映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些充满着“疼痛感与情欲”的电影跟我们的青春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过只是打着“青春”幌子的一次圈钱运动。

在几部青春片大卖之后,导演和投资者都想要抢占市场,买下几本流行小说,跟风炮制出一部部雷同的电影推上大荧幕,最终收获的是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差口碑。在这些电影里,看不到青春期对世界的看法,有的只是对爱情的自以为是和对未来的无病呻吟,除了谈情说爱之外几乎一无所有。电影标榜着成熟就是对爱情和梦想的放弃,或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过去的无限缅怀。大量的年轻观众被唬进了影院,在导演刻意营造的梦幻感中被强制怀旧了一把。

青春片中也不乏有票房和口碑双收的好片,正是它们的高票房吸引着更多的导演前赴后继。希望导演们能赋予青春更多的内涵,拍出真正接地气,能够引起我们共鸣的青春电影,我们更想被这样的青春片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