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私营家族企业,嘉吉的历任领导者们认为私营是嘉吉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至今,不必上市、也不被其他集团收购的原因之一。
嘉吉公司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Gregory R. Page。图片来源:cfp
1865年,苏格兰移民的儿子威廉·华莱士·卡吉尔(Willam Wallace Cargill)成为美国爱荷华州一处粮仓的主人,这个粮仓就是嘉吉(Cargill)的前身。
19世纪下半叶,在美国“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嘉吉的谷仓随着中西区铁路逐渐遍及美国。到今天,这家总部设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公司,已成为拥有10万名左右员工的跨国贸易、加工和销售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农产品、食品、金融和工业产品及服务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
1985年,福布斯首次对美国非上市企业进行排名时,嘉吉就以300亿美元营收荣登榜首;30年后,嘉吉依旧位列第一,公司年营收增加了超过4倍,达到1349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私人控股公司,嘉吉的高管们在集团成立150周年之际,纷纷表示公司“将在可预见的未来内保持私营状态”。这样的企业规划不仅对嘉吉自身,更会对整个嘉吉所涉及到的市场产生影响。“作为家族企业,嘉吉的每一任领导者都希望公司保持私营。”首席执行官戴维·麦克伦南(David MacLennan)表示:“我们也在私营中得到了实惠。”
现任首席执行官麦克伦南并不是嘉吉家族的人。1895年,约翰·麦克米伦(John MacMillan)成为了卡吉尔家的女婿,在老卡吉尔去世后,成为了嘉吉的掌舵人。到1960年,卡吉尔和麦克米伦家的第四代才首次任命一位“外人”——欧文·凯尔姆(Erwin Kelm),担任嘉吉的CEO。自1995年惠特尼·麦克米伦(Whitney MacMillan)退休后,家族成员就再也没当过公司的一把手。今天的嘉吉也只有一位家族成员仍在公司工作。
但是,大约100名家族成员掌握着90%的股份。嘉吉董事会的17名成员中包含有6名家族成员,6名独立人士和5名管理层人员,而公司年收入的80%将回报到业务上,其余的作为红利给股东。这种既不发行股票,还要保证现金流,并且要养活整个家族的模式,逼着董事会对每一项投资的决策都谨小慎微。“每次董事会都开得跟股东大会一样,你的观点或者异议都会立刻得到反馈意见。”嘉吉的非执行董事伯纳德·帕瑟特(Bernard Poussot)说。
在俄罗斯加工鸡肉,往中国运输大豆,为可口可乐提供甜味剂......不论从农产品交易数量还是企业规模,嘉吉都让行业对手们相形见绌。但业务上如此大跨度的运转,既需要短线的融资来购买玉米和大豆,又得考虑长远的投资以维护植物油精炼厂、养猪场、港口和船舶等。然而,年复一年,不管CEO怎么换,对于公司每一天的每一步运营和重要的决策,高层领导们都必须同第六代卡吉尔家族的股东商量,获得批准后才能办事。
此外,作为私营企业的嘉吉不能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所以即使在一些分析师预测的合理并购交易中,嘉吉都有可能会受到资金的限制。目前为止,嘉吉公司最大规模的收购案是在2011年以20亿美元买下动物营养品公司普乐维美(Provimi)。
历史上,全球农产品交易一直被称作“ABCD”的四大粮商主导着,即美国的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的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其中ADM和邦吉都是上市公司。
今年4月21日,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公开表示,集团将考虑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中粮继花30亿美元收购两家海外企业、营收增至633亿美元后,再次尝试向四大粮商发起挑战。
面对国际市场上愈发严峻的竞争考验,嘉吉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格里高里·佩奇(Greg Page)说道:“我们需要获得我们应得的股东身份,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以获得集团家族在情感及财务上的支持。”佩奇表示:“这是一个双行道。”
在2014财年,嘉吉的总股东权益(总资产减去负债后)是282亿美元,但部分股东早已将股份变现。一位退休的嘉吉高管曾表示,公司存在不少台面上富有的股东,但因为这些股东并没有充足的现金流,公司很难贷到利率较低的流动资产贷款。
事实上,因融资困难导致公司陷入是否上市这样问题的挑战,在嘉吉的历史上曾经两次得到过化解。第一次是在1992年,公司开创了员工持股计划,将家族股东17%的股份出售给员工,募得7亿美元;第二次是在2011年,嘉吉的第一大股东Margaret A Cargill基金会通过协议,宣布分散其集中在嘉吉的持有股。
嘉吉还曾剥离其持股64%的上市化肥公司马赛克(Mosaic)的股份,以120亿美元的估值转售给第一大股东和其他家族股东,并用其中的70亿美元办理了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偿还债务。这笔马赛克股权转让为嘉吉的不上市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嘉吉家族办公室的前首席执行官本杰明·奥勒尔(Benjamin Oehler)表示:“我觉得这笔资金足够帮助嘉吉来应付流动资金的需求,一直撑到家族的下一代了。”
公司的管理层也表示,集团内部已经习惯了这种私营模式,它的合理性是建立在集团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的。这也是嘉吉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到私营第150个年头都不必上市,也不被其他集团收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