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 话剧《海棠依旧》来沪演出

该剧以故宫文物南迁史为故事原型展开叙述,所有参演人员均非专业话剧演员,而是来自故宫各个岗位的在职人员。

 |  庞丹妮
《海棠依旧》剧照  摄影:祖忠人

《海棠依旧》剧照 摄影:祖忠人

不管是之前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热播,还是前两年爆火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近年来,人们对于故宫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此次故宫博物院自家人创作演出的话剧《海棠依旧》来沪又一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11月10日,由故宫博物院出品的原创历史话剧《海棠依旧》在上海文化广场演出。该剧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之一,以故宫文物南迁史为故事原型展开叙述,所有参演人员均非专业话剧演员,而是来自故宫各个岗位的在职人员。

该剧编剧王戈曾担任《紫禁城》杂志副主编,现为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在11月10日的正式演出之前,王戈为观众做了详细的导赏,对于故宫以及故宫文物南迁这段历史,他讲述了好久,讲到某些情节动人之处还会哽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整个北平战火纷飞,故宫文物身处险境,保护文物外迁还是坚持留守北平抗日引起故宫文物保护人顾紫宸与家人的矛盾,在当时社会各界,这也成为一大议题,双方意见僵持不下。1933年,山海关失手,故宫理事会正式决定古物南迁。顾紫宸得到了妻子的理解与支持,踏上了十几年守护文物的征途。同时,顾紫宸一家在守护文物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多种悲欢离合的人间万象。1933年至1949年,故宫一万九千余件文物行走大半个中国,最终毫发无损保存至今。

《海棠依旧》剧照  摄影:祖忠人

《海棠依旧》以故宫普通职员顾紫宸为保护故宫文物离开北平和有孕在身的妻子为切入点,还原了当时的文物守护人十几年颠沛流离保护故宫文物的故事。舞台上,近两小时的《海棠依旧》细腻动人。三幕戏分别选取了1933年南迁起运前夕、1944年抗战即将胜利,以及1948年文物迁台三个重要的节点,展现了文物南迁历程中,护宝人顾紫宸一家的三次选择和诀别。剧中,一路守护国宝、随文物颠沛流离的顾紫宸给妻子、父母和儿子寄去三封家书,虽然对象有别,却都是催人泪下的离别之语。

纵观全剧,既有饱含文人品格的汉唐诗句,也有充满哲学意味的典故寓言,文雅考究、切合身份的台词像珍珠一样随处滚落,这让《海棠依旧》渗透出一股浓厚的“文人气息”。剧名中的“海棠”意象,则借助家书反复出现,没有丝毫牵强感,反而令人愈加泫然。

在话剧结束时王戈介绍介绍了每一位《海棠依旧》的演员,他们分别来自故宫保卫处、行政处、开放管理处、文物管理处、修缮技艺部、资料信息部、文保科技部、出版部、展览部等一线部门,平常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了能统一时间段进行排演,他们只能牺牲自己下班后的时间,每一个参与者都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

王戈坦言创作这部剧的灵感源于自己心中对这段历史的执念,他最想让公众知道的是这段历史的伟大:“我们希望故宫的年轻人记住他们的前辈有这样一段过往,因为这段历史如果不被挖掘出来很多人确实不知道。我们的初衷是想教育年轻故宫人要一代代延续故宫老一辈人的精神,这就是为什么这部剧叫《海棠依旧》,今年的花开得再绚烂,它一定会凋谢,只要明年的花还开,就是海棠依旧,只要新一代故宫人能延续这种精神,那就是‘海棠依旧’。我们也想把这种精神告诉民众,保护民族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历史上,上海正是这场南迁历程的首个目的地,距上海文化广场剧场不远处便是当年位于法租界亚尔培路的故宫驻沪办事处。演出方表示来沪演出也是他们的心愿所在:“此番来到上海,于故宫人更像‘省亲’。我们期待在这片前辈驻足过的土地上,以故事还原史实,怀着敬畏的心去复苏这段‘被遗忘、被忽略,却延续了民族文化根脉的历史’。”

《海棠依旧》剧照  摄影:祖忠人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