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 中国股市  · IPO  · 港股通  · 上市公司

A股一季度IPO夺得全球新股市场冠军

德勤中国预测,A股巿场2015年全年可能完成260-300只新股发行,融资额将达1500-1800亿元人民币。根据在中国证监会的上巿申请情况,A股巿场或会有一宗来自能源和资源企业的大型上巿项目。

 |  朱梦楚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德勤中国日前发布了一份中国大陆和香港一季度IPO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一季度A股融资额攀升,上交所更是创新高,而H股融资热情则平平,未能达到预期。

据德勤统计,2015年前三个月,香港市场共有25宗IPO,共融资190亿港元(约合152亿元人民币)。其中前五大IPO融资额占总量84.58%,共募集160.7亿港元(约合128.5亿元人民币)。前五大IPO分别为福耀玻璃、香港宽频、高伟电子、雅仕维传媒以及苏创燃气,而剩下的20宗均为小规模IPO。在缺乏超大盘IPO的支持下,今年第一季度融资金额急降,但仍胜于2013和2011年同期水平。

而A股由于监管机构加快IPO审核,今年第一季度,上海交易所的IPO融资额多年来首次超越纽交所和港交所,夺得全球新股市场的冠军,一季度上交所共有35宗IPO,募集资金418亿港元(约合334.4亿元人民币)。而就整个A股市场来看共有70家企业IPO,较2014年同期的48宗上升46%,融资额由2014年同期的335亿元人民币升至483亿元人民币,上升44%。一季度A股市场前五大IPO分别为东方证券、东兴证券、春秋航空、蓝思科技和拓普集团,共计融资规模较2014年同期增长64%,共募集194.6亿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多个经济政治事件影响了中港资本市场。国际形势仍然严峻,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欧洲央行3月正式开始执行每月购债的全面QE,加之仍处于危机的希腊债务问题和面临放缓的俄罗斯经济等因素,香港市场在一季度一度受挫。不过,A股市场的上扬一定程度影响了港股,加之一些利好政策,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减息,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以提振正在放缓的经济,而公募基金不需QDII配额而直接通过沪港通投资港股的政策也刺激了港股的攀升。

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华北区领导合伙人林国恩先生评论指出:“香港股巿一方面因为仍然未能释除对美国加息的忧虑,而变得不稳定,但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利息和存款准备金率、地方债务重组和欧洲央行正式开始执行量化宽松计划等消息,表示欢迎。因此最后巿场仍然足以支持香港的新股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数量回落,但估值和回报率却攀高。25只新股当中,仅有9宗来自内地,占新股上市总数36%,比去年同期17宗的74%低38个百分点,融资资金也收窄至92亿港元(约合73.6亿元人民币),占市场新股融资额的48%。72%的IPO市盈率在10倍以上,其中市盈率达20倍以上的IPO更占56%,远比去年的39%多17个百分点。

由于港股中拥有独特业务概念的新股数量不多,中小规模股票的认购氛围转淡,因此今年首季前五大超额认购倍数全线下滑。在超额认购的股票中,仅有40%认购倍数在20倍以上,而去年同期该数值为58%。

相比之下,A股的打新就显然火热多了,由于有众多“没事打打新股”的中国大妈支撑,A股IPO常年100%获得超额认购,而一季度有86%的认购倍数都超过100倍。

2015年A股资本市场的看点在注册制,德勤中国认为,A股巿场推出注册制对2015年香港新股巿场冲击有限,但中小型民企赴港上市的趋势将减弱。日后,香港市场或许仅对于一些国企、有超大型或大型集资需要的企业,以及需要迈向国际巿场的中国企业还保持着吸引力了。

这样看来,香港有必要在未来一两年加强竞争力突围而出。德勤中国认为,香港市场未来应借着沪港通、深港通,帮助内地企业走向国际化平台,并且利用自己财富管理中心的优势,打造亚洲共同市场,加快推进H股全流通,吸引亚洲其他国家的企业来港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