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短租  · 携程  · 途家

蚂蚁短租链接海外房源背后,途家系的携程式资源整合之路

这次整合,几乎是携程与去哪儿当年的整合的翻版。

 |  劲旅网

10月29日,蚂蚁短租宣布上线海外房源。值得注意的是,此批海外房源全部源于途家。这意味着双方完成了房源库存的打通。不仅如此,双方在技术、团队、营销、公关等方面也实现融合。此轮调整之后,蚂蚁短租依然保持品牌独立,途家系则完成内部资源初步整合。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则是一条具有深厚携程印记的资源整合之路。

◆蚂蚁链接海外房源

根据蚂蚁短租规划,10月底,平台将批量上线海外房源,总供给量超过10万套,覆盖全球565个目的地。

蚂蚁短租还将联合途家系旗下专门开拓海外市场的大鱼自助游,共同发起“带你睡遍全世界”推广促销活动,活动期间蚂蚁短租平台上的全部海外房源将推出9折优惠券,吸引出境游群体前来消费。

蚂蚁短租CEO兼途家CFO王枫向劲旅君表示,作为国内短租民宿市场的老牌平台,海外房源的上线将拓展蚂蚁短租民宿版图,也能在更好完善用户使用场景的基础上,强化市场地位。

事实上,蚂蚁短租链接海外的看点,并不在事件本身,而在于透过此次新闻发布,途家系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

“依托携程支持,途家系基本完成了内部民宿板块及资源的全面整合,未来将建立统一资源供给、多品牌渠道销售的全新架构,基本形成国内短租民宿平台的寡头格局”。

◆一年的整合

途家系对于蚂蚁短租的整合从今年初就悄然进行。标志性事件就是有家民宿的独立运营。

今年2月,有家民宿成立,这个由蚂蚁短租孵化的项目,将创业方向定在短租民宿供给侧房源运营方面,属于平台的下游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有家民宿CEO由彼时蚂蚁短租CEO申志强兼任,而有家民宿的核心团队,大部分来源于蚂蚁短租团队。

以今年6月有家民宿召开战略发布会为标志,蚂蚁短租和有家民宿实现业务全面分离,后者由申志强带领,前往全新领域探索;前者由途家CFO王枫兼任CEO,开始与母公司进行全面融合。

在团队方面,除了划归到有家民宿的一批人员外,蚂蚁短租其余团队成员全部划归到途家总部,随着途家10月整体迁址国家会议中心写字楼,双方办公地点实现合并,蚂蚁短租团队规模保持在70人左右。

房源供给方面,蚂蚁短租和途家实现房源打通,双方共享房源库存,前者还共享途家的海外房源。

技术研发方面,途家将承担蚂蚁短租所有的技术研发和后勤保障,后者不再保留相关团队。

品牌营销方面,途家整合蚂蚁短租相关团队,未来将由途家统一制定、执行相关营销推广规划。

市场开拓方面,双方各自保留相关团队,针对各自擅长的市场,进行分别开拓。

“双方整合过程持续了大半年,目前来看一切进展良好。”王枫表示。

◆“蚂蚁”最终将消失?

途家系对于蚂蚁短租的整合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业内人士直言,如此整合,蚂蚁短租实质上已经被途家全部吸收,未来这一品牌逐步退出市场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王枫向劲旅君强调,途家系对蚂蚁短租整合之初就有明确规划,这一品牌将始终保持独立。在他看来,此番整合需要认清两个逻辑。

从内部资源整合逻辑上看,途家系目前大的板块包括携程及去哪儿网民宿板块、途家板块、大鱼自助游板块和蚂蚁短租板块。除了大鱼自助游板块专注于海外市场之外,其他板块之间,尤其在国内市场上存在大量的资源重合、浪费甚至冲突的情况。这就造成了团队臃肿、沟通不畅、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打破不同板块之间的隔板和隔阂,将优势资源、团队等集中使用,成为必然趋势。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未来途家系的内部资源将整合为一个中央厨房,向所有的旗下品牌开放资源供应,大家各提要求,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再由各个品牌根据自己的特色分别加工销售。”王枫如是说,这将最大程度降低内部损耗,提升效率。

从外部品牌矩阵建立逻辑上来看,建立了中央厨房的途家系不仅仅需要一个品牌,而是需要不同的品牌组成矩阵,来满足多元化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一点从今年3月途家的战略发布会上就可以得到清晰的展示,根据规划,途家系旗下品牌矩阵各有定位:

途家、携程及去哪儿民宿主要针对国内中高端民宿市场;

蚂蚁短租主要针对年轻人群体为主的中低端民宿市场;

大鱼自助游主要针对海外民宿市场;

可以发现,途家系旗下几大品牌分工明确,基本实现对国内民宿行业各个维度的全面覆盖。王枫笑言,这一点特别像全球日用消费品巨头宝洁公司的逻辑,旗下拥有数量众多的全球知名品牌,既有高端品牌SK-II;又有中高端品牌Olay(玉兰油)、Illume(伊奈美),还有大众品牌飘柔、海飞丝等。

“消费者可以不知道宝洁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但一定会喜欢并购买宝洁旗下的其中一个品牌的产品,这也是途家组建品牌矩阵的逻辑。”王枫向劲旅君解释,从这个角度来说,蚂蚁短租的品牌只会被不断强化,和途家系其他品牌一起去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他同时透露,明年蚂蚁短租将会对品牌进一步优化,无论从LOGO及颜色,还是客群定位、SLOGEN等,都会有大幅提升,最终目标是让蚂蚁短租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中的高性价比民宿预订平台。

◆背后的携程印记

透过途家系对于蚂蚁短租的整合,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深厚的携程印记。

换个角度来看,这次整合,几乎是携程与去哪儿当年的整合的翻版,同样是保留了两个行业知名品牌,同样是打通了双方彼此的全部后端资源,同样是一个针对中高端市场,一个针对中低端市场……

最终的目的,也都是保持整个携程系在一个行业中的绝对领先优势。

事实上,2016年,当杨昌乐进入途家的那一刻,今天的一切都早已注定。彼时,在去哪儿负责大住宿业务的他,带着梁建章的嘱咐,来到途家担任COO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全面整合途家的线上业务和携程、去哪儿民宿业务。再加上如今的蚂蚁短租,杨昌乐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将携程系旗下所有民宿板块成功打通融合,可谓效率极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携程系非标住宿版块的首阶段整合告一段落。分析行业现有格局可以发现,国内主要玩家中,携程支持的途家系基本牢牢占据了老大地位,距离行业寡头也就一步之遥。

另一个有趣的角度则是,非标住宿版块也是携程推动国际化战略的排头兵。从实际效果上看,非标住宿版块对携程国际化推动的符号意义,甚至要强于其他版块。

今年初,途家和大鱼自助游合并之后,杨昌乐表示海外业务今年至少要有3000%以上的增长。途家还在不遗余力的拓展日本、东南亚等民宿活跃的新兴市场,尤其在日本民宿新法颁布以后,途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努力保持在这一市场的竞争优势,包括和日本各级政府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就在不久前,途家和日本鱼沼市签约合作,帮助当地扩大观光市场。这样的案例还包括途家和日本饭山市的合作,前者将帮助后者在途家平台上进行各种宣传,吸引国人前往。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蚂蚁短租也要接入海外民宿资源了,民宿正在成为携程杀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综合以上逻辑,劲旅君认为,途家系对于内部资源和品牌的系列整合,是一场携程式风格的流量深耕战争。途家系要做的,就是不断精耕细作,做大做强整个体量,从而能够保持绝对竞争优势,这也是携程的一贯打法和逻辑,值得学习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