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手表上链,机芯上链机制全面详解

所谓的上链结构其实就是动力能源机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储存与释放动能。

 |  大寫的蘿菈

作者:INFLUX引想力工作室

为手表上链,说来简单,但在机芯的结构里却是藏有各种不同巧妙设计的小宇宙。

一枚基础机芯包括了四大机构,分别是动能机构、传动机构、分配机构以及调速机构,而所谓的上链结构其实就是动力能源机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储存与释放动能。

什么是上链

一枚机械表运作的根基来自于动力,机械表的动力借由发条盒内的发条紧收储存,并在发条释放的过程中输出动力推动机芯内环环相扣的齿轮运作,根据动力需求的不同,机芯内发条盒的数量、大小与连接方式则略有不同:

1/单发条盒

发条盒与固定其内的主发条。

△ 发条盒与传动结构相接。

△ 大部分机芯采单发条盒设计。

△ Oris自制110机芯可提供10天动力。

大部分的机芯采用单一发条盒的结构,发条盒内搭载特殊合金的主发条,主发条的材质、长短、粗细甚至与发条盒中央轴固定的方式都会影响整枚机芯储能的表现。当为机芯上链时,主发条紧收储存能量,并随着松开过程释放动能。一般机械表可储存约36~48小时的动力,但也有可提供长达10天甚至更长动能的表现。

2/双发条盒

△ 积家381机芯的双发条盒各自独立分别可提供50小时动能。

△ Arnold & Son恒定动力陀飞轮腕表搭载双发条盒。

发条盒与储能有直接的关系,部分机芯采用搭载两个发条盒的方式达到延长动能的目的,或以两个各自独立的发条盒分别提供走时与其他功能的驱动。

3/多发条盒

△ 萧邦98.01L机芯共搭载四个发条盒,采用两组串联发条盒并联的结构。

△ 萧邦搭载98.01L机芯的L.U.C Quattro腕表,动力达9日。

△ 江诗丹顿2260机芯同样搭载四个发条盒。

△ 搭载2260机芯的传袭系列陀飞轮腕表拥有14天超长动力。

多发条盒的设计首要面临的是机芯空间配置问题,而根据动能需求多个发条盒会以串联或并联连结,也有同时采用串联与并联结合的设计。在机芯结构中,发条盒串联可增长动能,并联则可增加动力输出扭力。

上链种类

手动上链 

手动上链顾名思义,就是必须借人手由机械结构外部对机械表进行上链动作为机芯补充动能,帮助转动发条上紧的结构常见的有几种:

1/由表冠上链直接转动从机芯延伸出来的表冠为机芯上链是目前机械表最普及的手动上链方式。

△ 常见的位于3点钟位置表冠。

△ 香奈儿J12飞返陀飞轮的按压式隐藏表冠。

2/借助上链工具早期表冠还未发明时,多以上链钥匙帮助表款上链,现代部分表款也因为发条盒储能容量的需求,仍需借由上链工具帮助加快为机芯上链的速度,例如朗格拥有31天动能的Lange 31与帕玛强尼特殊结构设计的Bugatti等表款。

△ 朗格的Lange 31腕表与专属上链工具。

△ 帕玛强尼Bugatti Type 370与上链工具。

3/特殊上链设计少数表款既不是采用传统表冠结构,也并不需要额外的工具帮助上链,而是将驱动上链的齿轮结构重新设计,例如独立制表师品牌Romain Gauthier旗下Prestige表款便取消了表冠而改成与齿轮同样呈水平排列的圆盘结构并放在了手表底盖。雅典的奇想系列表款也因为机芯结构特殊,透过转动表壳后底盖为表款上链。

△ Romain Gauthier旗下的Prestige HMS表款从表背转动特殊圆盘上链。

△ 雅典奇想腕表借转动后底盖为机芯上链。

上链种类

 自动上链 

自动上链机芯搭载有一组可连动至发条盒的自动上链结构,借由佩戴时手部动作带动自动摆陀进而对发条盒自行上链。早在怀表时期自动上链系统便已诞生,而腕表时代的自动上链系统则在20世纪初以转动角度有限的撞陀方式首度出现,而后才研发出目前主流普及的全摆动自动上链系统。自动摆陀的设计根据其固定位置与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中央式摆陀自动上链摆陀最普及的形式就是传统的中央半圆形摆陀,自动摆陀固定于机芯中央,可以360度的最大幅度摆动,因此上链效果被认为最理想,但缺点是会遮盖住机芯且增加机芯厚度。

△ 部分镂空的中央自动摆陀。

△ 部分机芯的中央摆陀会以密度更高的材质制作摆陀外缘以增加重力。

2/微型摆陀微型摆陀是自动机芯的一个重要种类,摆陀以偏心方式置于机芯一侧,尺寸较中央式摆陀更小,不会完全阻挡机芯结构且可减低机芯厚度。

△ 宝格丽的BVL 138超薄机芯采用微型摆陀设计。

△ 百达翡丽的240机芯。

△ 伯爵1208P机芯。

3/外缘式摆陀外缘环形自动摆陀是将自动摆陀设计在机芯外缘,而不以中央轴固定,这样的设计既可保有摆陀大幅度摆动的优势,而且摆陀也不会覆盖机芯还能避免增加机芯额外的厚度。近年来许多品牌陆续采用了外缘式摆陀设计,包括爱彼的Cal.2897自动上链机芯、宝玑、伯爵、积家、卡地亚与宝齐莱等品牌都有推出外缘式上链摆陀的自动机芯。

△ 伯爵910P外缘式自动盘结构。

△ 伯爵910P腕表,外缘式自动盘结构位于表款正面。

△ 宝玑Ref.5377陀飞轮腕表机芯采用外缘式自动摆陀。

△ 宝齐莱自制机芯一直采用的是外缘式自动盘,此为CFB 2000机芯。

△ 江诗丹顿3500计时码表机芯。

△ 江诗丹顿2160陀飞轮机芯。

△ 宝格丽BVL 288机芯。

4/直线滑块砝码不同于大部分为圆周运动的直线滑块砝码是自动上链结构里极为少见的特殊形式,在这样的结构里头,上链用的砝码在具有棘爪齿的轨道上运行,并连接减速轮进而对发条盒上链,直线型的上链方式也提供了钟表有趣的视觉效果。近代使用这类上链系统著名的有泰格豪雅的Monaco V4概念表、海瑞温斯顿的Tourbillon Glissière与昆仑的金桥表。

△ 泰格豪雅V4概念表。

△ 海瑞温斯顿的Tourbillon Glissière腕表。

△ 昆仑金桥表的直线滑块上链结构。

随着自动上链技术的精进,自动上链系统还可根据摆陀如何对发条盒有效上链分成两大系统:

一、单向上链系统

发条盒内的主发条是以逆时针紧收,顺时针释放动力,因此仅允许以单一方向对发条盒进行上链,而所谓单向上链系统指的是自动摆陀在来回摆动运作时,其中一个方向会为发条盒上链,其中一个方向的摆动则呈现空转状态。

△ 传统常见的单向上链系统结构。

二、双向上链系统

双向自动上链结构的特点是,不论摆陀在哪个方向动作摆动都可转化相同的单一方向对发条盒上链,根据结构不同分有几个主要设计:

1/ 双止逆轮设计双止逆轮结构的双向上链系统,是利用两组换向止逆轮相互切换推动上链齿轮达到摆陀双向动作时皆可变换为单一方向对发条盒上链。ETA的自动上链机芯与劳力士的自动机芯皆采用双止逆轮的设计。

△ ETA 2824自动机芯内的双止逆轮结构。

△ 劳力士3135机芯也是采用双止逆的双向上链系统。

△ 劳力士双向上链系统的零件。

2/切换摇轴切换摇轴(Switching Rocker)是一种与双止逆轮概念相似的双向上链系统,是在两个并连的止逆轮系当中,透过一个传动轴承(也就是切换摇轴)相互牵动。摆陀朝任一个方向转动最先牵动切换摇杆中的第一个齿轮,然后牵动第二个齿轮,接着第二个齿轮将会连动第一个减速轮,并将对发条盒上链储能。反之,如果摆陀向另一个方向转动,就会从第二个齿轮将第一个减速轮连接传动切换到由第一个齿轮传动第一个减速轮对发条盒上链。积家的889与爱彼3120自动上链机芯采用的便是这样的双向上链系统。

△ 爱彼3120机芯。

△ 爱彼3120机芯内的切换摇杆零件。

3/比勒顿双向上链比勒顿双向上链系统又昵称为啄木鸟双向上链系统,是IWC万国表在1950年代时所推出的棘爪式制动结构,由当时万国表技术总监Albert Pellaton所设计,摆陀并不直接牵动轮系,而是被固定在一个凸轮上,凸轮则被固定在一个制动滚轮上,滚轮两侧以双红宝石滚盘牵动操作,由两个棘爪轮流勾动齿轮对发条盒上链。

△ 万国表的比勒顿双向上链结构。

△ 这枚是搭载比勒顿系统的万国表52850机芯。

△ 万国表80111机芯内的比勒顿双向上链结构与位置。

△ 泰格豪雅的1887机芯与棘爪双向上链系统。

4/新式棘爪双向上链系统棘爪上链系统是利用一个两端长短不一的Y字形的杠杆零件直接连接摆陀中轴与减速轮,当摆陀顺时针转动时,Y形杠杆的右臂往下拉动减速轮顺时针运转进而上链,左臂则空转制动。当摆陀为逆时针旋转时,Y形杠杆的左臂则上推,使减速轮亦以顺时针方向转动为发条盒上链。这类系统以精工的魔术杠杆机制为代表,此外包括万国表、沛纳海、卡地亚、泰格豪雅皆有采用。

△ 精工的魔术杠杆系统与其运作方式。

△ 卡地亚1904MC机芯内的棘爪上链双向上链结构与运作。

△ 万国表所采用的新式棘爪双向上链结构。

△ 泰格豪雅的1887机芯与棘爪双向上链系统。

上链简单两个字,在机械结构中实际却是蕴含了各种学问、技术与专业,短短一篇文章探究有限,所涉及的结构与讲究又何止如此,借由这一系统的整理,希望能帮助钟表爱好者更清楚理解机械表动能机构的个中巧妙。

INFLUX引想力工作室 由专业机械腕表评论家Laura Lan蓝思晴创办,从事精品、钟表、文化领域的专业顾问、讲座、文章与创意方案。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作品,作者与本号保有文章所有著作权,欢迎朋友圈转发文章。如需全文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号进行授权。禁止任何第三方平台未经许可之擅自转载及任何自行撷取篇章或删减文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