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抽取了31个国家的16万名成年人作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家中有一个体量可观的“家庭图书馆”,那么一名中学毕业生从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便可与一个不怎么看书的大学毕业生不相上下。
理想家庭:孩子在家中的书架前阅读。图片来源:Alamy
一项新研究表明,一个藏书汗牛充栋的家庭对青少年将来的读写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过,家中起码得有80本书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其裨益才得以彰显。
这项研究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乔安娜·西科拉(Joanna Sikora)博士牵头,她和研究团队参与了2011-2015年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调查(PIAAC),并收集分析了来自31个不同国家的16万名成年人的数据信息。每位受访者都被问到了一个问题,即他们16岁的时候家里有多少本书(研究人员告诉他们,一个一米高的书架大概能放40本书)。受访者们还进行了文学读写、算数和信息通信技术(ICT)测试,以衡量各自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国家中此年龄青少年家中书架上的平均书本数量参差不齐:在土耳其,每个家庭平均藏书27本,在英国这个数字是143本,而在爱沙尼亚,家庭图书馆的平均藏书量达到了218本之多。“在全球范围内,家庭图书馆的体量大小对人们总体读写能力产生的影响可谓巨大,”西科拉和她的研究团队在报告中如此写道。这篇报告名为《书香文化:31个国家成年人在青少年时代阅读的书籍是如何提高其读写、算数和科学技术能力的》(Scholarly Culture: How Books in Adolescence Enhance Adult Literacy, Numeracy and Technology Skills in 31 Societies)。这篇研究论文新鲜出炉,刊载在期刊《社科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arch)上。
“青少年阅读书籍是个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他们培养长期的认知能力,从读写能力到计算能力,甚至是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都能在阅读中有所增益,”报告进一步说明,“让青少年泡在家庭图书馆里,能在成人阶段培养他们在这些领域的能力,在家庭教育、自身教育和职业准备层面获得更多的提升。”
反观那些家中几乎看不到一本书的青少年,研究发现,他们的读写和算数能力低于平均水平。如果一个青少年家中的藏书量大约为80本,上述能力就会得到提升,高于平均水平。而一旦家庭图书馆的体量达到了350本,“书籍数量和读写能力的正相关联系就不甚明显了。”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和藏书数量的联系也有着同样地趋势,不过能力提升变化幅度没有这么大。
根据研究报告,来自书香家庭但只完成了中等教育的青少年,“成年时期的读写文学素养、数学能力和科技适应性,和那些家庭成长环境中缺少书籍陪伴的大学毕业生相当。”后者的读写能力水平大致居于平均值上下,而那些相当于在九年级就终止学校教育(13-14岁)、但成长在充满书籍的家庭中的青少年,成年后也能达到相当的水平。因此研究者们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博览群书所带来的收获,能抵得上许多通过教育习得的优势。”
算数能力与青少年时期家庭藏书量的关联也大致相同,于是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青少年时期的书籍阅读量能弥补他们成年后在文学读写能力和数学能力上的不足,其影响相当于好几年额外的教育。”
西科拉解释说:“正如我们预期的那样,不管在哪里,受访者的教育程度、职业情况和阅读活动都是优秀文学素养的影响因素。但有一点十分明显,受访者们在青少年时期阅读的书籍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远超于以上因素。早期成长过程中,在原生家庭接触到的书籍十分重要,因为书籍是日常生活和时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终身受益。”
该论文还提出,随着人们步入数字社会,纸质书的影响有可能逐渐式微,但文章对此作出了回答,“在目前看来……在许多不同的社会中,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图书馆对个人发展的增益依然是巨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没有任何削弱的迹象。”
“另外,家庭藏书量和更高一级的数字化技能也呈正相关,这也就说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在父母家中接受的书香文化熏陶——也就是书籍——将在成年阶段持续给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带来信息通信技术能力的提升。”报告总结称,“目前,纸质书消费的社会实践已经过时,这样的论断还为时过早。”
(翻译: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