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日前表示,中国气候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而天气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这样倒逼中国不得不开始考虑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图片来源:CFP
因温室效应而导致的全球变暖仍被一些人认为是个伪命题,比如最近令奥巴马都头疼的美国参议院环境和公共工程委员会主席吉姆·因何夫(James Inhofe)。为了让更多人相信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伪命题,他出版了一本书——《最大骗局:全球气候变暖阴谋如何威胁你的未来》,在书中,他搬出《圣经》为自己作证。
但是气候数据和人类的感受确实说明地球正在热起来,尤其是中国,热起来的速度比全球平均程度还要快。
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前,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发表了一篇致辞说,上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气温平均每十年升高0.23摄氏度,变暖幅度几乎是全球的两倍。
刚刚过去的冬天,中国各地都出现了暖冬迹象。根据气象数据,湖南省1月1日至19日该省平均最高气温为13.3℃,较常年偏高3.9℃,为1951年以来的历史第二高位;上海市从1月1日至17日平均气温为6.7℃,比常年同期5.1℃偏高1.6℃。
对于北方人来说,暖冬或许意味着不再遭受冰冻和严寒之苦,但是,气候变暖并非带来的都是暖冬,还有很多坏消息。郑国光说,高温、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增强。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巨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业,农作物单位产量减少,甚至连最基本的生长都不能保证。
根据郑国光提供的数据,本世纪以来,气象灾害造成中国的直接经济损失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是同时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
根据最新的数据,仅仅在2014年,全国作物受旱面积3.4亿亩、受灾面积1.8亿亩、成灾面积8516万亩、绝收面积2227万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2006万吨、经济作物损失276亿元、直接经济总损失910亿元。
郑国光认为,气候变化还导致主要河流径流量减少或变化不稳定,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物种迁移等生态恶化程度加深,大气环境容量降低,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制约。
他还特别提醒,由于气候变暖,青藏铁路、三峡水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北防护林等重大战略性工程的安全生产和运营遭受严重威胁。
中国气候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另一个证据是海平面的上升。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4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份《公报》也显示,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洋灾害。高海平面抬升了风暴增水的基础水位,高潮位相应提高,风暴潮致灾程度加大。2014年,先后有5个热带气旋登陆并影响我国沿海。9月,长江以南沿海处于季节性高海平面期,台风“海鸥”和台风“凤凰”登陆期间恰逢天文大潮,加剧了海南、广东、广西和浙江沿海的风暴潮致灾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约47亿元。
对于中国人来说,未来可能需要忍受热天气造成的痛苦,而热天气给中国经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将是越来越大的麻烦。
气候变暖有全球的普遍原因,但自身原因也不容忽视。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中国在短时期内就走完了西方20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中国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这种高速增长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
最新的数据提醒中国,确实应该做出改变了。当然,中国正在做出努力,比如中国正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也正在下决心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最近,中国还下令停止砍伐天然林,以保护脆弱的森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