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青计划”被认为是上海国际艺术节中最具创新活力的板块,7天内将为上海观众呈现近40部作品。
《霸王鞭》剧照
偏远山区的老人拿起画笔,创作出他们的处女作;上海城市的空间景观被等比微缩成为模型,演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被改编成了京剧;蒲松龄的《画皮》有了歌剧版本……这些奇妙的场景都来自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的原创作品。
今年是 “扶青计划”的第七个年头,迄今“扶青计划”已经展演了59部作品。本届“扶青计划”将于10月21日-27日之间举行,七天内将有6部委约作品、30余部邀约作品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场馆上演。此外,青创周还将推出众多大师讲座、工作坊、电竞日、涂鸦艺术等活动。
在昨日举行的“扶青计划”暨青创周发布会上,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表示,“扶青计划”是上海国际艺术节中最具创新活力的板块。在今年的“扶青计划”中,以下几部关注现实、探索内心的原创作品值得注意:陈凤华的《处女作》着眼于偏远山区70岁以上的老人,作品通过鼓励老人拿起画笔与他们进行对话,展现了老人们一生中的“第一部作品”。“这个作品不仅是展览画作,更是创造出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对话空间,”王隽介绍道。青年编舞杜彦昊创作的现代舞《微缩空间》把镜头对准了生活于上海的个体,并将城市空间等比微缩,以此展现个体与有限空间之间的对抗和张力。
“扶青计划”还将为观众们呈现以重写经典为主题的作品,比如以京剧独角戏形式改编海明威的经典著作《老人与海》,以及改编自蒲松龄《画皮》的实验歌剧《皮》,还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大本曲与现代话剧、肢体剧以及现代偶剧结合的剧目《鸳鸯履》。
除原创作品之外,“扶青计划”中还包含了一些外来引进的佳作,诸如2017年阿德莱德艺术节上颇受青睐的跨界音乐作品《茧》,2018年在爱丁堡艺穗节独放异彩的视觉戏剧《一封信》,以及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制作的戏剧《俄狄浦斯》。
“扶青计划”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板块之一,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9日至11月22日举行。本届艺术节将呈现45台中外剧(节)目、6台委约新作、1项文化周活动,共132场演出、12个参展项目;“扶青”板块遴选委约作品6部、邀约作品约30部;“艺术天空”系列演出全面覆盖上海全部16个区,上演57台109场演出;艺术教育板块走进大中小幼校园,预计举办50多项100多场活动;交易会论坛参会机构520余家,代表总人数将超过1000人。艺术节期间总计约有350多项活动,覆盖约400万人次观众。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