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烂、突变、寄生、改造,感受大卫·柯南伯格的极致肉体恐怖

影片中如噩梦般的恐怖皆源自于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  巴塞电影

今年,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公布获奖者,一个让人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大卫·柯南伯格

说陌生,是因为对国内海量的观影者而言,你几乎无法在院线的大银幕上看到他的名字,说熟悉,是因为只要一提及他的某部作品,譬如《变蝇人》、《蝴蝶君》,或是《裸体午餐》、《欲望号快车》,你就会恍然大悟,并惊呼“噢!原来这部电影是他的作品!”

这位在1943年出生于加拿大的怪咖导演,被称为是肉体恐怖类型电影的代表导演,而肉体恐怖电影这个类型可谓“臭名昭著”:肉体恐怖,又称为生物性恐怖、组织器官恐怖。是恐怖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方式。主要来源于人类对自身形体的破坏或肉体衰退、生理上的变异所产生的恐惧。

这类型的作品经常会有肉体上的疾病、腐烂、衰败、寄生、破碎、改造、突变等题材的描述。其他还包括不合常理的怪异动作,或借由肢体结构的错置组合、突破人体部位所产生的怪物。

如果听完介绍后你依然对他的电影感到好奇,那么欢迎你踏上这趟肉体恐怖电影之旅,毕竟,了解一个导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了解他的作品。

早在1970年代,拿到加拿大政府提供的资金后,柯南伯格开始了他首部肉体恐怖电影《毛骨悚然》的拍摄制作,在拍摄这部处女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继续拍摄了《狂犬病》,在这两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柯南伯格开始了对他标志性的肉体变异的探索,最终创造出了《毛骨悚然》里通过人体培育而出的,外形酷似女性生殖器的寄生虫。

《毛骨悚然》剧照

还有在《狂犬病》里那个幼时曾患狂犬病,因车祸受伤引起病毒复发,结果在腋下竟然不可思议地长出一个嘴巴,内里还有一个可伸缩自如的吸血肉刺的罗斯小姐。

《狂犬病》剧照

而两部电影的剧情要素也如出一辙:染上怪病的女性意外将病毒扩散了出去,结果这些人都陷入了无法控制的性疯狂状态中,最后在得到群体性高潮的同时也迎来了死亡。

《毛骨悚然》剧照

《毛骨悚然》与《狂犬病》对柯南伯格后来的影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暴力与性占据人类肉体”的思考将成为他未来电影作品的共同议题,还为它们赋予了只属于柯南伯格本人的恶趣味:对情色幻想无处不在的扭曲。

如此小众的创作思路自然无法得到主流论调的认可,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无疑激怒了苛刻的评论家们,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

获得成功后的柯南伯格再接再厉,在1979到1983这四年间接连拍摄了三部影片:《灵婴》、《夺命凶灵》与《录像带谋杀案》。

《灵婴》是柯南伯格对他熟悉的肉体恐怖类型的升级,将一如既往让人恶心反胃的肉体恐怖进阶为生殖恐怖,直接向你展示人类如何以无性繁殖的方式从肉体分裂出后代。

《灵婴》剧照

而《夺命凶灵》更加直截了当,通过赋予主角随意操纵他人肉体的超能力,借助大量泼洒的血浆、手工精制的场景,动辄让角色的头颅膨胀爆炸,向观众炫耀他已然成型的肉体恐怖主义。

《夺命凶灵》剧照

《录像带谋杀案》则是柯南伯格对肉体恐怖类型的一次超越与跳出,将平庸的现实世界与他脑中那残酷的想象空间结合在一起:喜欢观看暴力、情色录像带的主角,在看了名为《电视竞技场》的录影带后,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幻觉,逐渐无法分辨现实与幻觉,并且脑中慢慢长瘤让肉体发生不可逆转的异变。

《录像带谋杀案》剧照

如果说曾经的柯南伯格只专注于展示暴力与性,以及令人骇然的视觉奇观,那么你会惊喜地发现《录像带谋杀案》除了上述要素以外,还蕴含了对“科技危机”的思考:这个世界已经被媒体集团通过影像的幻觉所控制,普通人深陷其中(脑瘤的隐喻)无法自拔。

对于观众来说,他的电影是那么惊世骇俗,是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恐怖片类型,在满足视觉刺激与猎奇心理的同时,还能给他们不断抛出一个又一个的社会议题,也难怪一旦看进去大卫·柯南伯格,就很容易成为柯氏恐怖片的忠实拥趸了。但即使有着堪称复杂与深刻的电影内涵,他始终未能够获得国际上主流观点的认可。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86年他拍摄《变蝇人》,并在次年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夺得最佳化妆奖后才有所好转。人们开始以全新的、更加严肃的视角去看待柯南伯格与他的恐怖片,在获得了应有的对待后,大卫·柯南伯格方才跻身于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之列。

《变蝇人》角色化妆中

获奖之后,柯南伯格并没有停下学习与自我超越的脚步,在1988年拍摄了《孽扣》,他踏出自己的舒适区,放弃了一以贯之的肉体恐怖,塑造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形象来满足“主体”的分裂,同时补充了一个身体畸形、拥有三个子宫的女主角来充当“他者”,通过描述三者之间纷乱如麻的人际关系,完美诠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

《孽扣》剧照

而堪称他创作生涯分水岭的,则是1991年改编自威廉·巴勒斯那争议性同名小说的《裸体午餐》,讲述了一个有嗑药嗜好的作家在写作与嗑药的幻觉经验中再也难以分辨现实世界与迷幻世界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里,柯南伯格不再压抑自己,将他脑海中所有疯狂恶心变态情色扭曲的幻想一并爆发出来,无论是吸入杀虫粉的作家、蜈蚣肉做成的解毒药,亦或是甲虫制的打字机、化为蜈蚣的妻子,各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诡谲怪异,都被柯南伯格用影像化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正如影片台词所说:“那是诗意的兴奋,是卡夫卡high,让你觉得自己像只甲虫。”

《裸体午餐》剧照

自此之后,柯南伯格放下了对生理畸变的探索,开始了探索心理畸变的全新旅程,并创作了诸如《蜘蛛梦魇》、《暴力史》与《大都会》这样专注于剖析角色内心变化的作品,虽然不发佳作,但脱离他标志性的肉体恐怖之后,总感觉少了些味道。

《蜘蛛梦魇》海报

许多批评家喜欢将大卫·柯南伯格和另外两位著名恐怖片导演乔治·罗梅罗以及托比·霍珀相提并论,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柯南伯格的影片和两位一样喜欢强调感官的刺激对观众的视觉冲击,但柯南伯格的恐怖片却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观众强调:影片中如噩梦般的恐怖皆源自于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许多人说大卫·柯南伯格的电影晦涩难懂,脑洞清奇,就连他本人都曾表示他的电影应该“从病态的角度来观赏”。但如果能够放下内心的那份矜持,将全身心投入影片之中,相信你一定能够与柯南伯格一齐,在属于他的恐怖荒原中携手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