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500强接连撤离背后的真相:苏州正进行产业腾笼换鸟

苏州正走上一条从代工厂向智能制造转变的大路。

 |  园区界

作者 | 李晓丽

近期,围绕中美贸易争端,舆论场喧嚣不止,深刻剖析这场争端背后,其实是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竞争正在打响。为了能在这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中占得优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产业动能腾换运动。

产业腾换最为典型也最为激烈的是苏州。苏州在上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工业园区特殊的管理模式、优惠的税收政策等因素成为了全球IT业的代工厂。如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提高,延续20多年的以外商投资为主“苏州模式”,在欧姆龙、日东电工等世界制造业巨头撤离的浪潮中需要转变。在这一轮的产业变革浪潮中,苏州正走上一条从代工厂向智能制造转变的大路。

园区,在这轮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中,依旧扮演着政府之手,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只不过,与上一轮的全球化浪潮相比,新一轮的产业动能腾换更加精细化,扮演政府之手的载体服务也更加下沉。

一些园中园作为地方招商引资的排头兵,他们具备最敏锐的市场嗅觉,最灵活的经营头脑,以及更智慧的服务体系。从这些园中园的视角,我们其实更能管中窥豹,记录和洞察这一轮对于未来国际产业格局而言影响深重的变革历程。

一、政府帮手:

区域产业提速换挡,环普助力经济转型

苏州环普国际产业园,是2008年进入苏州工业园的。环普作为普洛斯集团旗下的产业园品牌,已经进驻全国十多个城市,拥有20个园区。苏州则是普洛斯从擅长的物流仓储业务,加码产业园区的首站。

(图为环普苏州园区布局)

环普苏州园区的载体主要分布在6个区域——综合保税区A和B区,星海街创意园,苏虹创意园,港田工业坊,苏桐路产业园,建筑总体量为65万平方米。目前,入驻苏州环普国际产业园的企业已经有130多家,每年贡献税收超过20亿元,其中还有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

除了为入园企业提供标准厂房和研发中心,环普为近20家国际大客户在苏州工业园区定制了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的厂房。其中,光三星这一家企业,环普就为其定制开发了约43000平方米的厂房和研发中心。

如今,一场产业调整也正在苏州环普国际产业园上演。站在他们的视角,如何看待这场产业变革呢?

普洛斯环普工业园区运营负责人吴实认为,产业动能转换不是一个从下至下强推的行政命令,而是顺应产业发展周期,园区自发主动进行的调整。从产业研究的角度来看,就苏州地区而言,原本低附加值的电子产品代加工产业,正逐渐被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替代。而环普作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园区,更加要早早进行前瞻部署。

原本对于园区盈利来说,战略型新兴产业企业的承租能力强,园区租金收入就会多;高精尖产业企业市场份额在逐步扩大,企业为园区共享的税收就会多,园区得到的税收分成收入也会增加。

对苏州环普而言,他们往往是前置招商,早在几年前他们就洞察到了中国产业动能转换的趋势。在招商方面会往高精尖产业倾斜,又得益于环普母公司普洛斯的全球客户网络,他们有着更多“选商”的空间。在产业大方向的选择上,环普的眼光与苏州的整体战略一致。

比如,十年前苏州市以电子产业为主导,如今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逐渐过渡成为苏州产业主流。

但此前企业在苏州设立的主要是生产制造工厂,在最新这波动能转换中,苏州要如何向智造工厂进发呢?

二、动能腾换:

高精尖替代夕阳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进发

实际上,支撑智造强国的硬科技除了研发,还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加工、检验等环节。就拿芯片行业来说,设计、测试、封装、销售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目前,除了芯片设计产业集聚在北上两地,后续其他环节的产业集聚还正在形成过程中。

苏州转型,因为有此前积累的十多年制造经验,引进高精尖企业,从制造工厂向智造工厂转变,也就顺理成章。比如在环普苏州园区设立研发生产中心的诺菲纳米材料公司,就是目前全球采用纳米技术的纳米柔性屏中,唯一能够实现量产的公司。

(图为诺菲纳米材料产品示意图)

这家企业2012年创立,直至去年公司才将量产的产品推向市场。在此前长达近5年的时间内,诺菲一直在完善自己的供应链和柔性屏技术。而他们的目的,是通过颠覆性的新材料,打破目前国内光学膜市场被日本垄断的现状。

与诺菲一样死磕产品技术的还有华碧实验室,这是一家做产品失效分析的实验室,检测范围包含3000多项指标,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复杂检测项目。也是国内最早获得司法鉴定许可证的国家认可失效分析实验室。

(图为华碧声学实验室)

为快速精准的找出失效机理特征点,华碧实验室探索开发出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科学语音理解的软件对论文进行读取和抓取,制作出故障数来帮助失效分析人员分析产品可能出问题的原因。

目前,华碧实验室在全国各地分别设立有9个实验室及办事处。实验室面积达10000平方米,在环普园区拥有6850平米的检验工厂。

入驻环普苏州园区的特科芯,是一家更为典型的高精尖企业。特科芯是一家以固态硬盘、内存、服务器级硬件为研发重点,致力于为大数据时代各种计算服务做硬件支撑,打造软、硬件于一体的存储介质及半导体封装的企业集团。

(图为特科芯产品)

人工智能核心是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但除此之外装载数据的容器也不可少,特科芯所在的数据存储领域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存储基石。

而从全球产业竞争力来看,芯片存储所需的储存颗粒都由三星、海力士、镁光和东芝垄断。储存行业的中高端品牌,更是只有三星和镁光可以制造出来,国际垄断企业对于储存行业的控制之深,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躲开。

在储存颗粒、晶元、主控算法及封装等几乎全产业链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的情况下,特科芯创始人彭志文对于行业自主研发和自由技术的缺憾感触颇深。

不过,国家战略层面早已意识到这些问题,一些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正在各地落地。这类项目将以芯片制造环节为突破口,集存储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于一体。

对于技术的空前重视程度是全球层面的,将研发和制造紧密结合正是企业选址的未来趋势。

8年前入驻环普苏州园区的三星电脑,除了厂房,还将研发中心设立在了环普苏州园区里。“这个研发中心在当时,是三星除了韩国本土之外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吴实称。

对于高精尖产业的争夺,各地对于高端智造的争抢,可以说已经是白热化,环普是如何吸引这些企业前来的呢?

三、企业服务

吸引高端智造企业落户,环普靠精细化服务制胜

对于产业的前瞻预判,载体的高标准交付,对于企业的精心呵护,无人化的园区服务,这不仅是环普的经验,也是那些成功园区的标配。

拿苏州环普园区来说,这是一只人效极高的团队。不到10人的团队配置,服务着体量65万方的园区物业,以及一百多家入园企业,且保持着园区93%的高出租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普洛斯环普工业园区运营负责人吴实向园区界介绍到,环普首先有一个专业的招商中心,基于前瞻的产业研究,以及普洛斯集团的全球客户网络,环普能够保证自己处于“选商”的优势高地,从来避免为了“去化”胡乱招引企业。

再就是专业的客户服务。业界对于普洛斯的品质几乎都有耳闻,但对于如何专业却不够直观。

拿宝马研发中心落定环普北京园区来说,2014年6月宝马释放这个需求,环普拿到需求后火速在2周内给出完整的详案,在提交至宝马项目委员会审核后,项目即在当年12月落定。

三星研发中心落定苏州环普园区也是一样速度。普洛斯环普工业园区运营负责人吴实介绍,环普最开始为三星建设1期厂房用笔记本生产,后来又有了2期3期的扩产需求。当三星在第4期提出要建研发中心,环普从给方案到让客户实现生产只花了6个月时间。这期间,所有的进出货、排放系统、用电用水环普苏州团队全部细致地考虑了进去。

除了专业分工,环普园区服务的理念是——无人化。“好的服务是让客户享受到服务,却感受不到人的存在。”吴实称。在实现无人化感知的服务方面,环普在园区推行了智慧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能用APP软件、传感器等技术手段高效解决的,就节省人力成本的低效介入。

华碧实验室当初就是被苏州环普国际产业园优质的园区环境和国际化的运营服务所吸引,最终将总部设在了这里。

除了园区打造的硬环境,企业选址其实更加看重软环境,其中产业集聚程度是衡量指标之一。

比如,当初特科芯落户,就是因为苏州环普国际产业园集聚了大量高端制造企业。而对于华碧实验室的客户构成而言,外企占有非常高的比例,而入驻环普的130多家企业里,外企占比非常大。入驻环普园区的松下、施耐德、雅马哈、施泰力、德莱赛机械都是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

作为这场产业动能腾换里的一个重要操盘手,园区既是产业的集聚者,又是企业的服务者,他们贴身观察企业更能感受到新兴产业的发展脉搏。吴实称,“比起夕阳产业的企业来说,高精尖企业承租能力确实更强。”

高精尖企业受到园区欢迎不单纯因为承租能力高,更主要是这些企业都有着对于技术的专注和投入。尽管在技术突破,市场战略方面,后起之秀想要“弯道超车”非一日之功,但这些企业也早就做好了未雨绸缪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就像诺菲纳米材料公司创始人潘克菲看到的,“从竞争的角度看,未来红外线屏幕技术或将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而特科芯苏州普福斯总经理彭志文称,他们公司也在探索“中国芯”的路上努力,他们准备先从应用级做起,再慢慢往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封装和半导体设计。“我们计划在未来几年,上一到两条封装产品线,厂房的空位我们已经留出来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在这项智造强国的宏大进程里,除了决心,企业和地方还都需准备些耐心。有了足够的决心和耐心,智造强国就不会是只是一句口号,而将是中国跻身世界新经济格局竞争的硬实力后盾。(来源:园区界 )